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7363
乌梅汤加茵陈治疗胆道蛔虫3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5期
     作者:范明华

    单位:江西省莲花县人民医院,江西 莲花 337100

    关键词:乌梅汤;茵陈;胆道蛔虫

    现代诊断与治疗990505

    中图分类号:R383.1+1;R28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5-0273-01

    胆道蛔虫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自1993年8月至1998年8月用中药乌梅汤加茵陈治疗胆道蛔虫36例,同时用B超动态观察治疗过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例,女22例,男女之比为2∶3,年龄9~48岁。其中9~19岁15例,20~29岁12例,30~39岁6例,40~48岁3例;农村患者25例,城镇患者11例,患者自临床症状出现时间至就诊时间最短为2小时,最长为3天。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特点 (1)突发性剑突下绞痛,自觉有向上“顶钻”感。(2)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或胆汁,也有吐出蛔虫者,且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3)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发作时自觉症状重,体检时腹部触诊柔软,压痛、反跳痛均不明显。(4)间歇期如常人,不腹痛也不呕吐。(5)大便镜检常有蛔虫卵。(6)B超检查胆总管直径增宽,常大于5mm或更宽;胆总管无回声暗区中显示一组或多组二条平行线状或等号状强回声,平行线状或等号状强回声之间呈现低回声。

    2 治疗方法

    2.1 方剂 乌梅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熟附子6克,桂枝5克,枳壳15克,花椒5克,当归5克,茵陈15克;4岁以下者,药量酌量减少。

    2.2 煎药方法 每剂加清洁饮用水连续煎煮3次混合,一般3次药液总量为400~800ml。第一次煎药时细辛茵陈后下入煎。以防二味药煎煮时间过长所含挥发成分散失过多。
, 百拇医药
    2.3 服药方法 每6小时服总药量的四分之一。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1,2] 符合以下3点为有效。(1)腹痛、呕吐消失。(2)B超检查胆总管宽度恢复至正常。(3)B超检查胆总管无回声暗区中无平行线状及等号状强回声蛔虫图像。

    3.2 治疗结果 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总管内蛔虫图像消失34例,其中1~2天6例,3~4天20例,5~6天5例,7天3例。1例服药1天B超检查胆总管仍重度扩张采用手术治疗,术中见5条蛔虫扭曲成团使胆总管梗阻;1例服药一天后自动中断治疗。

    4 讨论

    乌梅汤[3]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可治疗多种疾病方剂。治疗胆道蛔虫是其中功效之一。方中乌梅性味酸涩,蛔虫得酸则安,有和胃安蛔疗效;黄莲、黄柏苦寒,蛔虫见苦则下;细辛、熟附片、花椒、桂枝等都是温热药,蛔虫得热则优,又不致黄连黄柏苦寒伤胃;配以枳壳行气,当归养血,气血行则蛔虫软;茵陈有扩张胆道及抑制细菌作用[4],更有利蛔虫从胆道排出。改进煎药方法,保持药液中有效成分充分利用。调整服药次数,药液在胃肠内作用时间较长,发挥了更好的疗效。治疗中用B超进行动态观察,无痛苦无副作用,准确性高,患者也乐意接受。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97-1398.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63.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588-1591.

    [4]李培生.伤寒论讲义(高等医学院校教材)[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4.190-191.

    收稿日期:1999-02-23,修回日期:1999-03-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