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血液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9628
急性白血病合并肝、脾深部霉菌感染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蔡云 汪明春 叶选海 李明 陈俊雄

    单位: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霉菌感染/肝脾

    临床血液学杂志990528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3岁,1997年10月3日入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B细胞型,高危组)。入院给VDP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后分别给予VDP、VDLP、VP 16+Ara-C、HD-MTX+CTX+MTZ+PRED、Vm 26+Ara-C等方案巩固及强化治疗9个疗程,此间因怀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还完成MTX 15 mg+Dexmethason 5 mg椎管内注射10次,60钴头颅+全脊髓照射18 GY。其间多次复查骨髓均为完全缓解状态。1998年7月8日给予Vm 26+Ara-C方案(Vm 26 200 mg×4 d,Ara-C 1 800 mg×5 d)化疗。化疗结束1周后,病人出现高热、阴茎疱疹,WBC 0.02×109/L,PBC 16×109/L,血培养阴性,诊断为阴茎疱疹合并感染。给予无环鸟苷治疗的同时,还先后给予了西力欣、丁胺卡那、灭滴灵、泰能、万古霉素、泰利必妥、SMZCO、大扶康等药物。支持治疗包括输血、输血小板、丙种球蛋白及G-CSF 300 μg/d×6 d。化疗结束第21天,病人阴茎疱疹逐渐痊愈,血象恢复正常,骨髓增生活跃,粒系0.69,红系0.11,全片巨核细胞52个,原幼淋细胞0,为完全缓解骨髓象。而此时病人仍发热,体温每日波动在37℃~39℃,无其它症状及体征。多次血细菌及霉菌培养阴性,胸片(-),肝肾功(-),尿便检查及霉菌检查(-),TBT(-)。曾怀疑有药物热而停用所有药物,但发热未见好转。后做B超、CT检查发现肝、脾内布满大小不等的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最大的约13 mm×9 mm。B超和CT的影像学意见为转移癌或白血病髓外浸润。行肝穿活检后病理示:肝细胞变性、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有肿瘤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穿刺物涂片检查见霉菌菌丝及孢子,故诊断为深部霉菌感染。给予静脉点滴大扶康、大蒜素及给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小剂量GM-CSF等支持治疗1个半月后,病人体温正常,复查B超、CT等检查示肝、脾内病灶已吸收好转。

    2 讨论

    深部霉菌感染是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并发症,随着化疗强度的增大和广谱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其发生率已从5%~10%上升至25%~50%。最常感染的器官依次为肺、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和肾。由于缺乏简便、快捷的检测手段,常易误诊。血霉菌培养阳性率低,CT虽可有特征性的多发性低密度阴影,但极易与转移癌相混淆。故确诊主要靠组织活检。本例病人虽B超、CT均提示为转移癌或浸润可能,但因病人存在有反复化疗、长期应用激素及广谱抗菌素这一情况,我们仍考虑为深部霉菌感染可能,并经肝活检得以证实。

    *邮政编码:深圳市,518029

    1998-11-18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