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23652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误诊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鄂眉馨 太太丽丽 韩雪玲

    单位:鄂眉馨 太太丽丽(七台河市医院);韩雪玲(勃利县卫生防疫站)

    关键词:

    1 病例介绍 1 病例介绍

    例1 姜臣,男,30岁,农民。于1992-11-25腹痛、发热、咳嗽,用药无效,3d后又出现呕吐、腹泻住某医院。后因诊断不清来本院以急性“胆囊炎”收入外科。该患来自疫区,有流行病学史。入院后查体T38.2℃,P92次/min,BP19.9/1.33KPa,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心肺无明显变化,上腹触痛,2次便检有脓细胞,又以菌痢转入传染科。经查体发现腋下有线状出血点,针刺部位有出血瘀斑,呕咖啡样物,伴有腰痛,少尿,尿中有膜样物,尿蛋白(++),白细胞8~10个,颗粒管型0~1个。尿素氮22.5mml/L。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4×1012/L,白细胞34×109/L,中性粒细胞0.77,淋巴细胞0.15,杆状核0.06,晚幼粒细胞0.22,血小板85×109/L,诊断为“出血热”少尿期。经积极抢救于12-01开始有尿(24h 600ml)。但皮肤粘膜、消化道出血严重,血色素进行性下降,血压持续升高19.9/12.2KPa以上。血尿素氮高达67.5mml/L以上。
, 百拇医药
    例2 翟贵义,男,32岁,农民。于1993-11-08开始发热,伴有头痛,腰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自认为“感冒”用药无效,于第4d经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内科。该患者来自疫区,有流行病学史,入院后查体:T36.6℃,BP10/0KPa,脉细速,痛苦病容,双眼结膜充血,水肿,面颈,腋下有点状出血,心肺无异常,腹满,有轻微压痛,肝脾未触及,肾区叩痛(+),四肢发凉呈休克状态。实验室检查:尿蛋白(++)白细胞10~20个/高倍,红细胞5~10个/高倍。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77×109/L,中性粒细胞0.44,淋巴细胞0.54,血小板60×109/L,大便潜血(++),尿素氮32.1mmol/L,诊断为“出血热”于第5d转入传染病房时已处于少尿期,每日尿量300ml左右,经抗休克,对症治疗不见好转,皮肤粘膜,各腔道严重出血,血压升高10.6~10.6KPa/13.3~15.9KPa之间。持续少尿,心率快,全肺满布大中水泡音。为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出现心衰,肺水肿,虽经积极抢救,终因肾损害严重,(少尿超过5d以上)并各脏器均受累而于入院第9d医治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是汉坦病毒所致,病死率较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特征之一是多脏器、多系统受损害。临床症状多、表现复杂,尤其目前此病多不典型,因而易发生早期误诊、误治。

    2 讨 论

    本文报告2例都具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所以最初诊断都以消化系疾病介绍入院。本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都有明显增高呈类白血病反应。此类病病例与“毒痢”或急性胃肠炎伴休克相混,应加以鉴别。如考虑问题不全面,只注意到某系统突出表现如头痛、鼻塞、咽痛、咳嗽及呕吐,腹痛,腹泻等而忽略皮肤、粘膜充血,出血等诊断价值的体征,未将上述突出表现与“出血热”三大症状(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五期经过联系起来分析,就容易误诊,教训是惨痛的。

    目前,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方法在基层单位尚不能广泛开展,故本病诊断仍需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一般实验室检查为主要依据。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凡有急性发热,类似感冒症状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应首先考虑本病的可能性。要仔细检查有否皮肤、粘膜充血、出血体征。及时检查尿常规、血象中有无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或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以便做到早期诊断就地治疗。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1999-01-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