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1002
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有关性状内容的看法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5期
     作者:席葆荃

    单位:席葆荃 湖北省云梦县药品检验所(432500)

    关键词:

    9905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新版药典)自颁 发与实施以来,中药质量标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使这部药品法典更加完善,笔者浅谈 一下其中的不足,以期药典修订再版时供有关专家参考。

    新版药典收载中药材质量标准522种,尚有82种只有性状而无其他检验项目。我国医药学对 中药材直观的性状鉴定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新版药典性状内容应该完整、严谨,并能反映中 药的真实原貌。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 应全部列出多来源中药的气味

    新版药典对多来源中药的气味有的全部列出,但大多数只写第一个,其余的则 不 写出。到底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还是有差异,令广大同仁不解。当然大部分多来源中药 的气味是相同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如龙胆的来源有龙胆与坚龙胆之分,龙胆的味甚苦,而 坚龙胆的味极苦(药典未写),“甚”与“极”两字义有点不同。又如山慈菇的两个来源:毛 慈菇是味淡带粘性,而冰球子的味未列出,它的味虽淡但微苦而稍粘。笔者认为不论同否均 应全部列出气味。
, 百拇医药
    2 关于金钱白花蛇

    金钱白花蛇在每版中国药典一部沿用下来的性状内容过于简略,由于有一定难 度, 故广大同仁对它的建议较多,而这次新版药典增加了几条重要特征。在新版药典中性状内容 有所修订的恐怕仅此一种,但喜读之后,发现“通身1.5行”在排版后仍未更正,应改为“ 通身15行”。在来源原动物后宜加“幼蛇”二字,因传统以小条质佳,性状中盘径由原版“ 3~15 cm”改为新版“3~6 cm”,蛇体直径由原版“0.3~2 cm” 改为新版“0.2~0.4 cm”,唯有幼 蛇才能与之吻合。与本品同科同属的还有金环蛇,其鳞片特征与银环蛇颇为相似,很易混淆 。因此,本品(银环蛇)头尾的形状亦很重要,在盘径当中非常显眼,建议新版药典补充“蛇 头长方圆形,蛇尾末端尖细”;而金环蛇蛇头椭圆形,蛇尾末端钝圆而略扁。新版药典中有 “48个以上白色环纹”而未规定其环纹的上限,“宽均1~2鳞”的“均”字应改为“约”字 ,黑白相间也未描述与白色横纹相间的黑色鳞片(呈菱形)的宽度(3~7鳞),这些均可算作美 中不足。
, 百拇医药
    3 关于金钱草腺体特征

    时至今日,我县医院药房和社会药店使用的金钱草,经我所抽样检验均是伪品 。它 们分别从汉川、汉口、安徽亳州等地中药材经营单位购进,这说明广大同仁还没完全掌握鉴 别真伪的要领,也说明了中药伪品在我国存在的阶段性及顽固性。金钱草腺体特征最突出, 新版药典只记载叶片上具有黑色或褐色条纹,笔者认为对这一中药特色还没有完全表述。建 议 补充:花萼、花冠裂片上均具有黑色条纹;茎断面皮部具有棕黑色腺点;花梗长达叶端;蒴 果 直径2.5~3 mm,表面棕黄色、光滑无毛、上具黑色短条纹。因为金钱草是夏、秋二季采收 ,所以药材商品有的无花无果,有的带花又有果。笔者已多次见过带花有果的,故以上特征 有必要加以描述。

    4 应保留山药断面“小亮点”的描述

    中国药典1977版一部记载山药断面可见“发亮的小点”(后三版均未记载),笔 者经 过长期的药检工作实践也是如此。将饮片临时折断,借助光源及放大镜,只要看到断面上有 小 亮点就是真品,即其他性状、鉴别特征完全符合规定。而且,山药断面小亮点可见度越易, 就说明它越新鲜、质量越佳。众所周知,土茯苓的断面也可见小亮点,这是由于它们都含有 粘液质,粘液细胞均较大,草酸钙针晶束都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针晶都较长而粗。因 小亮点特征而在不同科、不同药材中所共有的事实,在我国药典中恐怕仅此一例。中国药典 再版时应继续保留此特征的描述。
, 百拇医药
    5 关于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为常用名贵药材,由于资源紧张,它的混淆品较多。新版药典中只有性状 一项,其内容应更详尽。笔者建议子座上部应补加呈笔头状,有众多颗粒状突起的不育顶端 (长约1.5~5.5 mm),子座的断面应补加纤维状;子囊壳近表面生卵形或椭圆形,基部稍 陷于子座内,在放大镜下观察显无数颗粒状突起。而混淆品亚香棒虫草无不育顶端,子囊壳 (烧瓶形)埋于子座内,开口呈黑点状,在放大镜下观察较平坦。虫体的断面应补充中央有明 显暗棕色“U”形状,而混淆品亚香棒虫草的断面中央有稍明显灰棕色“一”字纹[广东省 药品检验所.中药材鉴别彩照集.1986:88]。

    6 关于两种来源前胡性状的不同点

    前胡有白花前胡与紫花前胡,新版药典对二者性状不同点有所简略。笔者建议白花 前胡应补充皮部约占根面积的3/5,“味微苦、辛”应改为“先甜后微苦辛”。紫花前胡应 对“根头顶端……”补充“无纤维毛状物”,还要补充“皮部较窄,油点少,木质部占根面 积1/2或更多”;药典中气味未列出,应补充“气芳香,味淡而后苦辛”。传统经验以皮部 肉质厚,质柔软,断面油点多,香气浓者质佳,而白花前胡正是如此,补充上述内容很有必要。
, 百拇医药
    7 关于两种来源葛根的味别

    葛根有野葛与粉葛之分。笔者建议在野葛“质韧”后补加“轻松”,这就与粉葛的 质重有明显区别。粉葛应补充“有的呈绵毛状”,“味微甜”(新版药典中未写出)。特别是 对野葛的味,有的说淡,有的说微甜,学者们各执一词见诸于各资料。笔者认为新版药典中 野葛的“味微甜”应改为“味淡”,因为野葛纤维性强,粉性差。粉葛呈绵毛状说明纤维少 ,富粉性,其味肯定就甜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笔者赞同野葛味淡的说法。

    8 关于玫瑰花与月季花

    玫瑰花与月季花是同科属的两味中药,在特征上有许多共性,性状极为相似。玫瑰 花在每版药典中均收载,在临床上医生也都喜欢用,而月季花则较少使用,但购买时常相混 淆,不易区别而购错,就是误用了也有所不知。建议新版药典对玫瑰花从花托、萼片、雄蕊 、花梗四个方面加以补充:花托基部钝圆,萼片内面密被淡黄色绵毛,雄蕊长于花柱,花梗 易从花托底部断落(上被绒毛)。而月季花花托基部渐尖,萼片内面密被白色绵毛,雄蕊约等 于或短于花柱,花梗近无毛,由于与花托(基部渐尖)融为一体,不会断落。

    (1998-04-30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