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1939
锁骨骨折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窦庆寅 王鹏飞 刘金慕

    单位:430060 武汉,湖北省人民医院骨科(窦庆寅,刘金慕);安徽省萧县人民医院外Ⅱ科(王鹏飞)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526 锁骨骨折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2%,可出现局部疼痛、畸形、上肢功能活动受限及臂丛神经受压等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对9例成人锁骨骨折骨不连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固定及植骨治疗,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990~1996年间,9例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骨不连病例,男6例,女3例,年龄11~58岁。车祸伤5例,户外活动伤3例,运动伤1例。4例分别合并颅脑及脑外伤,2例为多处骨折,2例为外院手术治疗失败病例。所有病例突出的症状是活动上肢时局部疼痛,患侧上肢抓力、上举力较对侧有不同程度减低。2例患侧肩宽明显缩短,2例局部呈现阶梯状畸形。病程最短17周,最长2年。萎缩性骨不连6例,增生性骨不连3例。

    2.手术方法:锁骨上方切口,骨膜下分离锁骨,小心不损伤锁骨下血管及神经,切除骨折端硬化骨、增生肉芽组织及过度增生的骨痂,疏通髓腔,选用6孔动力加压钢板,扳成与锁骨外形相一致,钢板置锁骨上方,确保固定牢固,取自体髂骨植骨。不放引流,关闭伤口。术后患侧上肢以三角巾悬吊固定6周,术后2周适量被动活动肩关节,2个月后行主动活动。

    3.结果:术后3个月全部病例达骨性愈合,双侧肩宽对称,患侧上肢功能基本恢复,疼痛明显减轻,术后6个月6例疼痛完全消退,3例仅感患肢上举时轻微不适。7例上肢活动范围达到正常,2例改善。1年后3例再次入院去除内固定物。

    讨 论

    锁骨中1/3骨折骨不连发生率高,并非所有骨不连都需手术治疗,其手术适应证为:局部不能缓解的明显疼痛,患侧上肢功能受影响及锁骨下神经受压迫。锁骨中1/3表面仅有少量肌肉覆盖,两端参与构成关节,远近端分别受到上肢及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端容易移位,很不稳定,锁骨外形独特复杂,以上结构特征要求任何内固定物必须产生足够牢靠、坚强的固定作用,同时作植骨。动力加压钢板符合以上要求,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取髂骨植骨是必要的,骨折断端存在着骨缺损及骨质吸收,手术中剥离骨膜导致局部血供受损,植骨刺激诱导骨断端新骨形成,促进愈合。术后3个月至半年的随访显示所有病例均达骨性愈合,局部疼痛消退及患侧上肢功能增强,充分证明这种治疗方法是有效的。手术技术要点:钢板足够长,每端不少于3孔,因为锁骨上方为张力侧[1],应将钢板置于锁骨上方,起到张力作用。交叉克氏针、钢丝及髓内钉难以达到牢固的固定,不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Hill JM,Mcguire MH,Crosby LA.Closed treatment of displaced middle-third fractures of the clavicle gives poor results.J Bone and Joint Surg,1997,79B∶537.

    收稿日期:1999-06-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