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1968
胃畸胎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赵玉元

    单位:730000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549 患婴男,70天,1996年8月19日入院。入院主诉:进行性腹胀,呕吐50天,加重并发热3天。患儿入院前50天出现腹胀并呕吐,曾呕咖啡色液2次,无发热及黄疸史。入院前3天腹胀明显加重,呕吐频繁,呕吐物为绿水及咖啡色液,发热(T39℃)。体查见:T38.7℃,P160次/分,R40次/分,W6 kg,发育正常,营养差,头、颈、胸、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高度膨隆,上腹可触及一20 cm×12 cm之包块,表面 有结节感,边界不清,下界在脐下3 cm,肠管被挤压向右下腹,活动差,无明显触痛,右侧腹股沟斜疝。B超检查:上腹部混合性包块,内有多个液性暗区,与肾脏无关。CT检查:上腹部巨大畸胎瘤。8月24日在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体部前壁巨大肿物18 cm×12 cm×10 cm,与肝、十二指肠、横结肠及其系膜紧密粘连,其余肠管被挤压向右下腹。仔细分离粘连游离肿瘤直至胃,围绕肿瘤切除部分胃壁,见其突入胃腔部分6 cm×5 cm×5 cm,表面之胃粘膜凸凹不平,糜烂渗血。

    剖开肿瘤见有多个小囊,内含脂肪、皮脂腺、毛发及钙化。缝合修补胃壁,从腹内修补腹股沟疝,痊愈出院。16个月后复查,恢复良好。病理诊断:胃良性畸胎瘤。

    讨论 胃畸胎瘤甚为少见。由Eusterman和Sentry于1922年最早报告1例31岁成人病例。Selman 1943年首次报告一新生儿病例。至1996年,国外文献报告47例,国内13例。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肿物的大小、生长部位、有无溃疡及出血有关,早期多无症状。诊断主要根据进行性腹部膨隆、呕吐、呕血,上腹部可扪及不规则的骨样钙化。钡餐透视可见胃内占位性充盈缺损,胃及肠管受压。B超检查可见胃部有强光团或部分液性暗区的肿物,CT及MRI对诊断颇有价值,胃镜除可见胃内部分肿瘤的形态、胃粘膜破坏情况及范围外,尚可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本病应同胃恶性畸胎瘤、胃平滑肌瘤、淋巴瘤等作鉴别。

    胃畸胎瘤的治疗为切除肿瘤及胃部分切除,术后部分可能复发,可再次手术切除,一般预后良好。

    收稿日期:1997-12-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