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检验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41181
国内细菌L型研究的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临床检验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夏佩莹

    单位:蚌埠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关键词:

    临床检验杂志990543 近10余年来,细菌L型研究工作逐步深入,已涉及到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及检验学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现将近年来国内细菌L型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

    1 细菌L型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细菌L型为细胞壁缺陷变异菌,但不同菌株其细胞壁缺陷程度不一,有资料显示细菌形成L型后,膜可代偿性增厚,细胞壁中脂质成份有所改变[1]。赵丽等用气相色谱法对大肠杆菌细菌型和L型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者脂肪酸成分大致相同,而L型在12.59 min、17.53 min、20.60 min、22.24 min、27.59 min、28.00 min比细菌型多六个峰。认为细菌发生L型变异后细胞壁缺失,脂肪酸成分改变从而导致某些生物学性状如抵抗力、耐药性和生化反应的改变。由于气相色谱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特点,作者提出如建立常见细菌及L型的“指纹图”,可作为临床快速诊断的指标[2]
, 百拇医药
    关于细菌型及L型之间是否有抗原性的差异意见不同[1],夏佩莹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稳定L型分别免疫家兔,将得到的抗血清经交叉吸收后发现两者抗原性有差异[3]。叶淑芳等对马棒状杆菌不稳定L型株研究中发现制备的免疫血清与原菌、次代菌及返株菌之间能出现凝集反应,表明两者间抗原性无变异[4]。这种对L型免疫原性研究的差别可能与菌株变异程度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2 结核杆菌L型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近年来结核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有相当部分结核病例症状不典型,且易于误诊,结核L型在发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结核菌L型可以自发或诱导产生,变异为L型后其形态、染色性均出现很大差异。尤其抗酸性改变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有些资料表明L型是结核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相,是结核菌生长周期中的一个自发过程[5]。国内一些学者对结核菌L型临床检验及致病性方面作了许多研究。马筱玲等用较稳定结核菌L型感染动物发现,L型致病性减弱,动物淋巴结增大但病理变化很不典型,常无特征性Lamghans巨细胞的结核结节形成,而只表现为间质性炎症、血管扩张、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内可见干酪样坏死,实验动物OT试验始终阴性。推论是由于结核菌L型细胞壁表面脂质缺失所致[6]。张世馥等对155例病理学检查无典型结核结节而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的病理标本作回顾性检查,发现其中60%标本抗酸染色后可查到抗酸L型,68.8%的标本结核菌抗体免疫酶染色阳性,说明L型失去细胞壁后不能引起典型病变[7]。陈余清等从临床病例研究中发现结核菌L型感染的患者症状及X胸片不典型,PPD试验呈阴性,治疗效果差[8]。对此类患者若不加做结核菌L型检查可引起大量漏诊与误诊。
, http://www.100md.com
    结核杆菌可经血行播散引起全身各器官感染,但从血液中分离结核菌较困难,近年来有从血液中分离到结核菌及结核L型的报道。我室在支气管镜检查刷片中发现巨噬细胞内有大量抗酸菌、L型圆球体、巨形体[5],说明结核菌L型与细胞型一样,可在细胞内寄生,并通过巨噬细胞使感染扩散。此外国内有报道在前列腺增生组织、男性不育者精液、咽感异常者咽部涂片组织中查到结核菌L型,证明结核菌L型可在不同器官内增殖,与多种疾病发病有关。

    由于结核菌微生物学检查的特殊性致使结核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国内庄玉辉(1984年)首先改良制备了TSA-L培养基,诱导分离出结核菌L型。黄谷良等(1992年)又推出液体92-3TBL培养基,缩短了培养时间,提高了阳性率[5]

    3 细菌L型致病性研究进展

    细菌L型与原菌相比,致病性有所减弱,而且各种不同的细菌L型所致的病理表现均相似。张世馥等发现细菌L型感染主要表现为多器官慢性间质性炎症,失去原菌典型的病变特征(如结核杆菌L型感染无结核结节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感染不引起化脓性炎症),这是病理诊断中造成漏诊和误诊的重要原因[9]。故对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病理组织切片中仅表现为慢性炎症的病例应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 http://www.100md.com
    钩端螺旋体是我国许多地区的流行病,钩体病的并发症表现多样,许多患者出现脑血管栓塞及眼部并发症,其发病机理尚未阐明。林特夫等从20例脑动脉炎患者血及脑脊液中分离到21株钩体L型,将其感染豚鼠,两个月后仍能从豚鼠血液中分离到相同的钩体L型,从豚鼠脑、眼、脊髓前角神经细胞中发现细胞变性,证明钩端螺旋体感染后也可形成L型且在体内长期存留,并与钩体病并发症的发生、疾病的传播有密切关系[10]

    有学者发现细菌L型由于失去细胞壁,表面电荷发生变化,易于粘附于体细胞表面从而浸入细胞,可能是造成一些慢性感染的原因。

    4 细菌L型致肿瘤的研究

    张世馥等对人类多种肿瘤进行了研究,发现许多肿瘤与细菌L型感染有关;110例葡萄胎中细菌L型检出率为28.2%;420例乳腺癌、腺癌中抗酸菌L型检出率为11.2%;98例鼻咽癌组织中L型阳性率高达79.6%;恶性淋巴瘤和肺癌组织中抗酸菌L型检出率分别为50%和30.6%[9]。何杰等曾对50例宫颈癌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及革兰染色,结果细菌L型检出率达66%,其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进一步对12例组织用金葡菌L型核酸探针作原位杂交,发现83.3%(10/12)癌细胞核内有金葡菌L型DNA杂交阳性信号,认为金葡菌L型DNA已与细胞DNA整合,可能是引起细胞突变的原因[11]。在实验动物中也提示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有相关性,汪万英等用金葡菌、结核菌及其L型先后感染三批小鼠,其自发肿瘤发生率分别为6.3%、11.7%和13.3%,对照组则无一例肿瘤发生[12~14]。目前认为细菌L型感染诱发肿瘤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细胞增生或突变;②炎症及细菌代谢产物对体细胞的直接损害,如吞噬细胞吞噬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损伤细胞器膜及细胞DNA,可导致细胞发生恶变;③细菌DNA与体细胞DNA整合导致细胞癌变[9]。病原性细菌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已受到关注,据统计约有30%~50%的胃癌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入第一级致癌物质,而细菌L型作为一种慢性致病因子可长期在体内存活,通过上述机制致细胞突变或诱发肿瘤的发生有其理论依据,并已有一些实验证据。细菌L型感染在肿瘤发生中的确切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 百拇医药
    5 细菌L型的临床研究

    细菌L型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已屡见报道,潘立民等对细菌L型败血症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细菌L型败血症的临床症状与细菌型引起的败血症相似但不典型,易迁延复发,并对细菌L型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败血症的临床诊治有一定参考意义[15]。朱培芳等对细菌L型所致的多种临床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炎、二重感染、肝硬化伴腹水感染等)的相关因素和外周血象进行了观察,提出细菌L型可能是人体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细菌L型的形成除各种作用于细胞壁的因素外,可能是局部营养物质的缺乏所形成的微生物营养不良症的表现[16]

    细菌L型检验的开展已大大提高了临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并对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相信随着细菌L型科研工作的深入,定会取得更多具有理论及应用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黄谷良主编.细菌L型与疾病.学苑出版社,1991.33

    2 赵丽,等.大肠杆菌细菌型和L型脂肪酸成分的对比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21

    3 夏佩莹,等.金葡菌L型抗体免疫组化试验在妇科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2,4(2):43

    4 叶淑芳,等.马棒状杆菌L型的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23

    5 黄谷良,林持夫.结核分枝杆菌L型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4

    6 马筱玲,等.结核分枝杆菌L型致病性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1):1

    7 张世馥,等.抗酸菌L型感染病理和临床误诊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4,17(3):159
, 百拇医药
    8 陈余清,等.结核菌L型检测在肺结核诊治中的意义.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4):46

    9 张世馥,等.细菌L型的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7

    10 林特夫,等.钩端螺旋体L型稳定株致病性的实验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7,12(5):10

    11 何杰,等.原位核酸杂交检测宫颈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DNA.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7,9(5):18

    12 汪万英,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L型感染对小鼠不孕与致癌的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3:10

    13 汪万英,等.金葡菌及其L型感染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8(5):38

    14 汪万英,等.结核杆菌及其L型感染对荷瘤小鼠生长的影响.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21(6):377

    15 李莹,潘立民,等.细菌L型败血症312例15年随访.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80

    16 朱培芳,等.关于细菌L型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10(4A):58

    (1999-01-1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