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52308
许连霈教授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
     作者:孙凤琴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科 北京100700

    关键词:名老中医;痤疮;泻火解毒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990518 许连霈教授是著名中医药专家,其学验俱丰,中西医理论融汇贯通,临床治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显著。今将许教授治疗痤疮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临床资料

    统计1997年5月至1998年4月跟师病例及笔记,共治疗痤疮197例,剔除青春期初发轻度痤疮和治疗疗程不足4周、重度痤疮疗程超过8周者,共计151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14例,15~20岁39例,>25岁者71例,最大患者45岁。

    2 治疗方法
, 百拇医药
    治法:泻火解毒。方药:黄芩15 g、黄连10 g、金银花15 g、连翘10 g、丹参10 g、地丁15 g、桑白皮15 g、生甘草6 g。结节囊肿明显者加当归10 g、制大黄6 g;聚合性痤疮加黄柏10 g。每日1剂水煎服。重者每剂煎3次,前2煎内服,第3煎涂洗患处。并宜忌食腥辣。4周为1疗程,4周后可每周服药3~5 d,或改服清热解毒中成药1~2周。8周后判断疗效。

    3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皮疹基本消退,无新疹出现,或停药4周以上,仅个别新疹出现。显效:皮疹消退50%以上,无新疹出现,或皮疹基本消退,但停药4周后复发新的炎性丘疹>3个。无效:皮疹消退<50%,尚不断新疹出现,停药后复发较多新疹。

    结果151例中痊愈86例,占57%;显效53例,占35%;无效12,占8%;总有效率为92%。

    4 体会
, 百拇医药
    痤疮西医病因甚为复杂,有睾酮作用使皮脂分泌增加因素,有皮脂腺管及毛囊孔角化阻塞因素,更有痤疮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等微生物水解甘油三酯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的炎症因素,也有由此做为抗原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许教授据此巧妙与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尤其以中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皆属于火”、“火热并邪皆成毒”以及“痈疽原是火毒生”的理论为根据,认为痤疮的形成源于下、中、上三焦,属于实证或实中挟虚,病位在气分、血分。认为素体阳热、生理亢盛之火的遗传素质使营血偏热,为其内因,源于下焦;嗜食甘肥辛热,阳明多气多血助其化生湿热,源于中焦;自然中六淫之火侵袭肌表(外感生物因素),太阴多气少血助毒热上行,蕴郁头面或胸背肌肤为其外因,源于上焦。内外合邪为毒,决定皮损的定位及预后。热盛挟湿则肿;热毒郁久,耗炼津血则瘀;瘀久化火,湿热火毒与瘀血互结,免疫机制参予为阴虚阳亢之火,更使本病加重,结节囊肿形成而难愈。故而治疗以清火解毒为主,兼以消肿散瘀之法。方中重用黄芩清上焦心肺之火,除肠中湿热为君。黄连、山栀清心胃中焦之火,消肿解毒除烦;银翘消肿散结,清解气分之毒;地丁、丹参凉血散瘀解血分之毒,透营转气,共为臣。桑白皮引药入经清利肺经湿热为佐。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共奏其效。有家族史的聚合性痤疮加黄柏以清肾经亢盛之火,清阴虚阳盛之热;伴结节囊肿者加当归、酒军助清三焦诸火,散瘀通经之功,可谓组方用药精巧。同时许教授指出,以上清火解毒诸药协同应用,尚有调节免疫、促进组织修复和抗菌抑菌作用,此对治疗本病提高疗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者简介:孙凤琴,女,47岁,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1998-07-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