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52489
关于“伏气温病”的讨论及其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刘 鹏 丁京生

    单位:刘 鹏(北京中医药大学二附院 北京 100078);丁京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关键词:温病;伏气学说

    在温病学的萌芽和成长阶段 在温病学的萌芽和成长阶段,伏气学说作为解释温病病因发病的理论工具,被多数医家接受或采纳。但随着医疗实践的需要和对温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围绕伏气的认识发生了长时期的争论。这种学术争鸣,促进了对温病火热机制的研究,丰富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在温病学发展的历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伏气学说的核心内容和争论焦点

    伏气学说由“伏寒化温”的观点演变而形成。“伏气”一词,首见于《伤寒论》“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条。冬感寒邪而不即病,邪伏体内至春而发为温病,是伏气学说的理论雏形,进而扩至除燥邪之外,外感诸邪皆可能内伏。而且,感邪及发病不限于冬、春两季。伏气学说的中心内容体现在其对温病发生过程的认识方面,强调邪伏、化热、外发三个环节。如周禹载所言:“邪伏于经,内郁既久,已自成热,至行春令,开发腠理,阳气外泄……故为温病。”其认识代表了持伏气学说医家的观点。
, 百拇医药
    围绕伏气的争鸣,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伏气实质和伏气潜藏及外发机制两个方面。对于伏气实质的认识,一是持“伏寒”说,此说缘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经文,《内经》注家大都倡此观点,历代医家从之者甚众。二是持“伏火”说,辨此鲜明者如戴麟郊云:“温热为伏火,与风寒之因大异。”又有何廉臣直言“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第三种观点认为,四时皆有伏气,章虚谷认为《内经》“冬伤于寒”一节同时论“春伤于风”……等即寓意“四时皆有伏气发病”,只是有成温者,亦有不发温病者。关于伏气成温之因,何廉臣解释说:“虽其初感受之气,有伤寒、伤暑之不同,而潜伏既久,酝酿蒸变,逾时而发,无一不同归火化。”并未从根本上否定“伏寒”的认识。因此,可以说“伏寒”、“伏火”的不同说法,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对伏邪潜藏变化的不同阶段各有其侧重而己。

    论“伏气”之为病,不可避免地要讨论邪伏和外发的机制问题。对此,历代医家虽各持一端,但医理一致。邪盛正弱是邪伏的根本原因,得阳气外助而逾时发病。邪伏部位认识各异,归纳起来,不外内传于脏腑而伏藏,藏于少阴,藏于肌肤,藏于骨髓等,多是以发病症候而推测的。未发病时无征可验,因而其临床意义远不如外发途径的讨论显得重要。由于《难经》云“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因此,后世医家多根据发病时的表现,分别辨证治疗,并无伏气温病统一治法。惟王孟英、何廉臣等温病学派立足卫气营血辨证,言“伏气温病,邪从里发,必先由血分,转出气分。”以此明确区别伏气与新感发病类型的截然不同,并提示出初起治法即有大的差异。
, 百拇医药
    可以认为,伏气是前人在认识内发温病时,综合发病季节、时令主气的致病规律及发病特点等因素,对该类型温病作出理论总结和概括。伏气学说的提出与对温病内涵的认识密切相关,是温病学说成长时期的历史产物。

    伏气学说的临床意义

    伏气学说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内经》理论的指导,同时也是对临床经验的总结,是温病学发展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现在的温病学教学及研究工作者较为一致的态度是:从临床出发,着眼不同征候的病机所在,不必拘泥于概念上的感而即发和伏而后发。尽管如此,认识伏气学说的实质性内容,对温病临床实践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伏气学说可以帮助认识易于从阳化热体质发病的特点,重视外感热病治疗进程中兼夹致病因素的处理。对某些慢性反复发作性热病,认识到邪气内伏的特点,在缓解期治疗伏邪,体现“治未病”的预防原则。有些热病或表现出火热为主的内科杂证,外感病史不明显,初起即表现为血分证,应按邪伏血分的原则辨治。如在慢性肾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临床辨证遵伏邪学说而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也有人主张某些传染性疾病,在其潜伏期内可以按伏气学说的精神认识和治疗。

    总之,作为温病学发展史中的理论产物,伏气学说仍有可借鉴、值得研究的地方。

    (收稿日期 1998—12—01 修回日期 1999—02—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