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08986
肺切除178例支气管残端处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何振波 张福维

    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关键词:

    广西医学990675

    支气管的处理是肺切除术的最后步骤,正确的处理是防止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关键。1981年3月至1999年3月我院共行各型肺切除178例,用闭式结扎或潜行缝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78例中男134例,女44例,年龄14~7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5年。肺结核患者术前均经正规全程抗结核治疗。疾病种类:中央型肺癌21例、周围型肺癌50例,支气管扩张症68例,慢性肺脓疡11例,结核性毁损肺17例、肺结核球3例、结核性脓胸并支气管胸膜瘘1例,其他7例。术式:肺叶切除137例、肺叶加肺段切除20例、全肺切除11例、复合肺叶切除10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常规处理肺动、静脉,游离欲切除的肺组织,支气管不作过多游离,注意保护支气管动脉。肺癌病例常规清扫肺门淋巴结。在预定切断的支气管平面(一般选择距分叉0.5cm处)近端用直角钳夹住,远端用气管钳夹住,用纱垫保护周围组织,于两钳间切断支气管,移去病肺,残端修剪平整、常规消毒后用1号丝线按Sweer氏法闭合,再于其近心端用10号丝线结扎一道,11例全肺切除中10例按Sweet氏法闭合残端后于其近心端用圆针、10号丝线从支气管前壁进针、潜行缝绕支气管4/5周径(不阻断支气管动脉、不缝穿管腔)后结扎。鼓肺检查残端无漏气后,用带蒂胸膜或疏松组织覆盖或包埋残端。

    1.3 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支气管残端瘘1例,此例为左中央型肺癌行左全肺切除术患者,经二期行瘘口修补加胸廓成形术治愈。

    2 讨论

    2.1 支气管残端瘘的发生常与残端感染、吻合不良、切端肿瘤细胞浸润、切端支气管内膜结核或术前放疗等因素有关(1)。本组21例肺结核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残端瘘,可能与术前经过正规全程抗结核治疗、控制活动病变、痰菌转阴、全身情况改善后再施行手术治疗有关。所发生的1例残端瘘患者,经复查病理切片证实残端有癌细胞残留,在行胸廓成形术时见残端结扎线圈脱落于肋膈角,分析其瘘的原因除与残端内膜的病理状态有关外,与结扎线远侧残端血运不良致缺血、感染、坏死、线结滑脱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认为,为预防肺癌患者术后支气管残端癌细胞残留,完善术前检查尤为重要,除胸部X线和CT检查外,应常规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时术中作冰冻切片活检,证实残端有无癌细胞残留,以决定残端的处理方式亦是防止残端瘘的重要措施。
, 百拇医药
    2.2 支气管残端瘘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支气管残端处理方式欠佳却是术后引起残端瘘最重要的原因。实验证明,支气管残端愈合的首要必备条件是丰富的血运和良好的抗压性能(2,3)。本组术中均未对支气管作过多游离并注意保护支气管动脉,从而保证残端有良好的血供。陈克能(3)认为,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漏气部分均发生在缝合材料出入管壁的部位。闭式结扎或潜行缝扎法则无此缺点,只要方法掌握得当就可避免漏气。用该方法不仅可使残端达到可靠的严密闭合,减少胸腔污染机会,同时对残端进行覆盖或包埋,更增强残端的牢固和抗压性能,亦促使残端血运再建(4),为残端愈合提供了保证,并保证残端不致过长,造成盲囊引起感染,又可防止支气管内缝线引起的异物反应(2)

    2.3 本组11例全肺切除中10例用潜行缝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术后无1例发生残端瘘。我们认为,该方法对全肺切除者尤为适用。因为术侧有余肺组织的残端因有肺组织的粘连加固,其耐压性能优于术侧无余肺组织的残端(3)。而潜行缝扎法除具备上述优点外,不仅不影响残端结扎线远侧的血运(2),更有线结牢固、不会滑脱、闭合性能稳妥可靠、更安全等特点。
, http://www.100md.com
    本组1例术后4个月咳出结扎线圈,但无残端瘘发生,可能与结扎过紧割裂管壁深层至管腔所致。因此,结扎时松紧要适宜,如用潜行缝扎则须准确缝穿腔外结缔组织。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39

    2 李前生,王明训,王 伟,等.肺切除支气管残端闭合方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摘要),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1;7:44

    3 陈克能,杨国梁,袁宏银.肺切除时结扎支气管残端的实验研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5;11:109

    4 汪德宽,杜 平.肺切除支气管残端处理的体会,陕西新医药 1985;14(6):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