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2803
急性心肌梗塞不同年龄组静脉溶栓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缪新才 刘逸菲

    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常州市 21300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年龄

    华夏医学990611 自80年代初开展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AMI的治疗手段。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AMI病例有所增多[1]。对于年龄65岁以下的患者溶栓效果已被肯定,而对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如何,近年来许多资料研究认为溶栓治疗能使老年AMI患者病死率降低[2]。笔者收集了本院1995~1998年收治的264例AMI患者中给予溶栓治疗的61例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1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其中男57岁,女4例,根据年龄不同分为3组,青年组4例,年龄40~44岁,平均(42±2)岁;中年组34例,年龄45~64岁,平均(54±8)岁;老年组23例,年龄65~80岁,平均(72±6)岁。根据发病距溶栓的时间又分为两组:A组为发病后6h内;B组为发病后6~12h,但心电图ST段仍有明显抬高者。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均无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出血倾向等禁忌证。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参照AMI溶栓参考方案[3],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尿激酶(UK,广州天普公司或南京大学制药厂)静脉溶栓,UK150万u,加生理盐水150ml溶解后,0.5h内滴注完。然后顿服阿斯匹林300mg,以后改为150mg/d;低分子肝素钙10 000AXaIC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7d。

    1.3 观察指标

    1.3.1 胸痛程度的变化 掌握胸痛的变化过程。

    1.3.2 心电图(ECG)的变化 溶栓前作常规12导联,并加做V3R~V5R和V7~V9导联,开始溶栓后每半小时做常规12导联,如有下、后壁或右室梗塞则做上述18导联1次,直至溶栓后3h。溶栓前后过程中连续心电监护,注意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出现的时间。

    1.3.3 心肌酶谱的变化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于发病后6,8,10,12,14,16,18,20,22,24,48h采静脉血测定。
, 百拇医药
    1.3.4 并发症的有无 注意有无出血及出血部位。

    1.4 梗塞相关动脉再通判断标准 ①胸痛自开始用溶栓剂后2h内基本缓解或消失。②心电图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于开始用溶栓剂2h内迅速下降≥50%。③自开始用溶栓剂后2h内,出现短暂的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下、后壁梗塞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低血压状态。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至14h内或CK峰值提前至16h内。具有以上4项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考虑为再通,但仅第1及第3项两项组合不能判为再通。

    1.5 统计学处理 各种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或直接概率法。

    2 结果

    2.1 三组不同时间UK静脉溶栓再通率 见表1。

    表1 三组不同时间UK静脉溶栓再通率的比较(n,%)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A组(6h内)

    B组(6~12h)

    总例数

    再通数

    再通率

    总例数

    再通数

    再通率

    青年组

    4

    3

    75.0%

    -
, 百拇医药
    -

    -

    中年组

    29

    21

    72.4%

    5

    3

    60.0%

    老年组

    19

    8

    42.1%

, http://www.100md.com     4

    1

    25.0%

    合 计

    52

    32

    61.5%

    9

    4

    44.4%

    61例AMI患者UK溶栓后再通36例,再通率59%。从表1可以看出,溶栓越早,距发病时间越短,年龄越小,再通率越高。经统计学处理,A组再通率有显著差异(P<0.05);B组再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老年组再通率有下降趋势,增加观察例数可能会有统计学差异;而A、B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 http://www.100md.com
    2.2 三组患者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61例AMI溶栓患者中有5例出血,出血发生率为8.2%。青年组无1例出血;中年组1例为齿龈出血;老年组4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皮下出血1例,齿龈出血2例,出血发生率为17.4%。

    2.3 三组患者病死率的比较 61例AMI溶栓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9.8%,其中中年组1例,为多发性再梗塞;老年组5例,病死率21.7%,多为前壁或多发性AMI,或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死亡原因为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或心原性休克。

    3 讨论

    AMI溶栓的目的是使血栓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尽早再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维持心室功能,提高AMI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所分析的12h内溶栓的61例AMI患者再通率为59.0%,与国内较好水平69.5%[4]和国外大剂量UK300万u静脉注射再通率62%[5]相接近。发病6h内溶栓AMI者,青、中、老年组的再通率分别为75.0%、72.4%、42.1%。发病6~12h内溶栓AMI者,中老年组再通率分别为60%及25%,提示老年组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的再通率均低于青、中年组,表明老年人溶栓疗效较差,特别是发病后6~12h溶栓者,若能扩大此组患者观察样本,可能会进一步了解此组患者溶栓的利弊。本研究也表明发病后6h内溶栓患者的再通率明显高于6~12h者, 这与国内外的报道一致[6,7]
, http://www.100md.com
    从出血并发症来看,老年组有4例出血,达17.4%,而中年组仅1例,青年组无1例出血。这表明老年人溶栓后出血的危险性增大。研究表明:年龄70岁以上者出血并发症较年龄70岁以下者高4倍,年龄为溶栓疗法出血并发症的重要预测因素[8]

    老年组溶栓后病死率为21.7%,青、中年组仅2.6%,而且是心肌再梗塞患者。此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溶栓后的病死率与年龄有关。进一步分析表明:本资料老年死亡患者多为前壁AMI或多发性AMI或合并有轻度糖尿病、高血压及溶栓未通者,其直接死亡原因主要是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国内有学者也指出,溶栓治疗虽可降低老年AMI患者的病死率绝对值,但出血并发 症尤其是最为致命致残的脑出血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9]。因此老年人AMI溶栓的危险性比青、中年要大。

    综上所述,对65岁以上老年AMI患者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并发症及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前壁AMI或多发性AMI或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应从严掌握溶栓治疗的指征及禁忌证。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戴端鸿主编.心肌梗塞.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

    2 沈卫峰主编.实用介入性心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7:221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3):137

    4 “八五”国家公关课题(85-915-02-01)研究组.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临床应用研究(1138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3):169

    5 Wall TC,Phillips Ⅲ HR,Stack RS,et al.Results of high dose intravenous urokinase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J Cardiol,1990,65:124~131
, http://www.100md.com
    6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全国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3~325

    7 White HD.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senting after six hours.Lancet,1992,340:221~222

    8 沈卫峰主编.实用介入性心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1997:223

    9 叶平,牟善初.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15:58~60

    收稿 1999-04-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