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6675
自发性基底节—丘脑出血100例临床与CT分析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6期
     作者:江万荣

    单位: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基底节;丘脑;出血;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医学文选990610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基底节—丘脑出血分型、出血量 、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CT证实的100 例自发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的CT表现、临床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100例中非脑室积血型65例,脑室积血型35例,内科治疗89例,外科治疗11例,死亡17例 ,其中非脑室积血型2例,脑室积血型15例,内科治疗死亡16例,外科1例。结论 自发性基底节—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的分型、出血量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 密切关系,CT能准确分型、计算出血量,反映血肿与病理的关系,对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 案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自发性脑出血多发生于基底节—丘脑区,临床上较常见。现对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4 月经CT证实的自发性基底节—丘脑出血100例分析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3例,女37例,男∶女=1.7∶1.0,年龄30~8 0岁,平均年龄57.5岁,以41岁至71岁最多,共计84例(占84%),有明确高血压史、且入院 后血压高于正常者36例,血压正常者18例;有糖尿病者12例,脑卒中16例,冠心病8例,二 次出血2例。

    1.2 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58例,呕吐51例,意识障碍56例,其中 昏迷35例,偏瘫72例,失语30例,颈项强直26例,Babinsh征阳性78例,其中双侧阳性者12 例。腰穿检查36例,压力增高21例,血性脑脊液19例,浅色8例,无色9例。

    1.3 CT所见 出血类型:非脑室积血型65例,其中壳核—内囊型4 2例,丘脑—内囊型23例;脑室积血型35例,其中壳核脑室型18例,丘脑脑室型13例,混合 脑室型4例。出血量为3~124ml,平均27.9ml,其中<20ml 52例,20~40ml 26例,>40ml 2 2例;中线移位51例,脑软化灶8例,病灶均在出血区对侧;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萎缩23 例。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89例内科治疗,11例外科手术治疗,出院时明显好转48例,好转27例,瘫痪肢体无恢复 7例,植物人状态1例(外科治疗),死亡17例,其中内科死亡16例,外科死亡1例。

    3 讨 论

    3.1 基底节区—丘脑出血的分型 自发性脑出血约80%发生于基底 节—丘脑[1,2],CT问世前多采用Scheinheni提出以内囊为界的分型方法[3 ],CT问世后分型繁多,本组以金谷-工滕分类法为基础进行分型[3,5],分 为非脑室积血型、脑室积血型两大类。非脑室积血型分壳核内囊型、丘脑内囊型,脑室积血 型分为壳核脑室型、丘脑脑室型、混合脑室型。脑室积血型出血量一般大于非脑室积血型。 采用这一分型,能较好地反映血肿与病理的关系,对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 http://www.100md.com
    3.2 出血量与预后 出血量愈多,预后愈差[4]。本组死 亡组平均出血量为72.35ml,存活组21.27ml,有明显差异(P<0.01),与文献报告相 一致。

    3.3 血肿类型与预后 死亡17例,其中非脑室型2例(均为第2次出 血),脑室型15例,其中壳核脑室型6例,丘脑脑室型5例,混合脑室4例,脑室积血型占死亡 率的88.3%(11/17)。非脑室积血型与脑室积血型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1)。出血 部位是判断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7]

    3.4 中线移位与预后 文献报道死亡率随中线移位增大而增高, 本组有中线移位者51例,死亡16例,存活35例,死亡组中线移位≤5ml 8例,≤10ml 6例, >10ml 2例,存活组中≤5ml 20例,≤10ml 15例。影响中线移位的因素甚多,出血部位、 量、破入脑室与否、脑水肿、脑萎缩程度等均能对中线结构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故使用中 线结构移位判断预后时应结合脑质、脑室、脑池改变等进行综合分析。
, 百拇医药
    3.5 手术与预后 本组手术治疗11例,非脑室积血型5例,脑室积 血型6例,血肿量均>40ml,平均62.4ml,最大量112ml,合并蛛血1例,1例术后6小时再出 血,二次手术。存活9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3个月),死亡1例。实施颅骨钻孔或骨瓣开颅清 除血肿,引流脑室内积血对降低脑疝形成率、减轻脑组织损伤、减少致残及死亡率极为有效 [6]。据报道,脑出血致脑疝形成者,手术治疗使死亡率由100%降至45%以下[ 8],可见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手术指征一直存在争议[5]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征传统上主要以病情分级来决定,CT问世后,对选择手术有着重要 的指导价值,对非脑室积血型,血肿>30ml内科治疗病情加重者、壳核脑室积血型、丘脑脑 室积血型者,有条件应尽早手术治疗,对脑干受侵造成生命中枢破坏的混合脑室型,即便手 术也无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耀山.壳核出血.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5(4):208
, http://www.100md.com
    2 窦云田.对自发性脑出血的认识(附169例临床及CT资料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 杂志,1988,5(4):211

    3 隋帮森.脑血管疾病MR、CT、DSA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197

    4 马景鉴.基底节丘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35~36

    5 金谷春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 册,1985,(5):235

    6 方 胜,裴永恩,俞 虹,等.高血压重症基底节血肿的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 中国高血压杂志,1995,3(1):41~43

    7 林芝华.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2,8(2): 135~136

    8 方 胜,裴永恩,戴学元,等.高血压重症基底节—丘脑区血肿CT分型与手术选 择.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6):336~33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