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7144
老年人尿失禁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http://www.100md.com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 1999年第6期
     作者:Edward J.McGuire, Martin Resnick, S.V.Yalla,Ruth Kirschner-Hermanns, Enrique Broseta,Cath McGrother, Christa Müller, Annette Welz-Barth,G.Ch.Fischer, Johann Mattelaer

    单位:李小刚 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天才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关键词:

    德国医学990609 Epidemiologie und Ätiologie der Harninkontinenz im Alter

    尿失禁是老年人的一个普遍问题。22%~34%的妇女声称患过尿失禁。其患病率随尿失禁程度和询问方式不同而变化很大。65岁以上妇女按尿失禁保守定义即常见的尿失禁或按限制定义即压迫性尿失禁,其患病率为10%~30%。这一患病率在长期疗养院内还要高且随被检人群的年龄上升而增高。男性发病率为25%或低于妇女,男性患病率为2%~3%。
, http://www.100md.com
    尿失禁可干扰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及影响关系、自我感觉、全身健康和总体生活质量。

    据报道,尿失禁在年龄较大的妇女中自愈率约为4%~6%,年龄较大男性中约为5%。但女性再发率高于自愈率,且尿失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病因学

    老年人尿失禁的病因学繁多。

    年龄 尿失禁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或大脑工作能力发生变化与尿失禁有关。研究发现痴呆与尿失禁之间有某种联系。虽然尿失禁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经常出现,但是严重的老年痴呆者也不一定患尿失禁,且其尿失禁的分类不同于无痴呆的老年人群。

    广泛肾盂手术后可见很多尿失禁类型,特别是顺应性减弱或膀胱反射功能丧失及尿道机能障碍的尿失禁。
, 百拇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升高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联系。

    其它因素 前列腺病态、前列腺癌及其治疗与男性尿失禁发病率高有联系。神经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脊柱疾病及损伤、骶部狭窄、椎间盘突出和帕金森综合征随着尿失禁的频繁出现而出现。

    运动受限 运动受限和其它环境因素对老年人尿失禁患病率高有重要作用。缺乏活动可能是尿失禁的唯一原因。环境因素如舒适的新卫生设备或使用方便、大便行为、抑郁症或中风等因素亦与老年人尿失禁有关。

    另外,超重、多次妊娠、使用雌激素和下尿路的感染、影响排尿的药物,可能也有影响。

    特殊性的病因学

    根据病因尿失禁可分为二种类型,一种与排出力逼尿肌压力或收缩力有关,另一种与腹压有关,腹压也是作为排出力的,是决定性力量,它随尿道括约肌薄弱或骨盆底缺陷而出现。作为排出力的逼尿肌压力可通过反射性或自主性的膀胱收缩而产生。另一方面,逼尿肌压力可能是膀胱壁对容量增加或对顺应性改变不正常反应。顺应性改变可能是主动的,与肌肉的收缩有关,此种肌肉的收缩不是真正的反射或至少不是来源于中枢神经反射。顺应性差也可能是由膀胱壁正常内脏弹性特性丧失而引起的后果。后者与损伤、纤维化或长期置放尿管和阻塞性尿路病有关。
, http://www.100md.com
    逼尿肌不稳定和冲动性尿失禁

    研究证实,膀胱充盈常引起逼尿肌收缩,单个肌肉不能控制这种收缩。一条“正常的”逼尿肌是稳定的,不能由于充盈单独收缩。冲动性尿失禁为无意的或非提前的膀胱收缩症状。如果膀胱内压测量图(一种膀胱充盈时在控制的条件下检测膀胱的实验)显示被检者不能控制(阻止)膀胱收缩时我们称逼尿肌不稳定。一般情况下对有冲动性尿失禁症状的患者进行连续门诊观察,可确定逼尿肌非提前性收缩,甚至在膀胱内压测量图显示逼尿肌“稳定”时也是如此。有冲动性尿失禁、不稳定性膀胱及尿液动力学检查明确了膀胱不稳定症状患者亦可伴其它能随运动的冲动性尿失禁而出现的疾病,如阻塞性尿路病、应力性尿失禁或脑血管病。总之,我们尚未认识尿液动力学检查诊断异常逼尿肌活动的特异性或敏感性。反射性亢进的膀胱,如它随神经性疾病和阻塞性尿路病出现的那样,当膀胱充盈到几乎相同的容积时以类似方式收缩。膀胱内压测量图既对逼尿肌反射性亢进又对阐明和量化膀胱顺应性变化敏感。经膀胱内压测量图证实冲动性尿失禁似乎多见于老年人。对“正常”人行持续门诊尿液动力学检查的资料表明,60%的正常人可出现不稳定性收缩。不过对有冲动性尿失禁症状的患者行膀胱压力测量法时得到的并不总是膀胱收缩。
, 百拇医药
    一项研究痴呆和非痴呆患者尿失禁的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可增大膀胱容量,非痴呆患者有主观症状的好转。这说明,有些病例的尿失禁并非膀胱收缩的诱发,而取决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的调节机制。尿失禁患者常规膀胱内压测量法和持续门诊检测获得的尿液动力学数据表明,逼尿肌不受控制这个问题较“逼尿肌反射阈低”复杂,因为真正的收缩并不是那么容易刺激的。尿失禁不单独取决于膀胱功能而取决于控制机制出了差错。尿失禁似乎是逼尿肌收缩的迟发性反应,称之为“感觉减退性强迫”,因为膀胱的收缩与感觉明显受限。尿失禁在某些病例不单是膀胱功能问题,而是起抑制作用的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的问题。由于缺乏膀胱传入信号从而导致了反射活性丧失,例如发生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切除术后严重的无反射,逼尿肌反射皮质和可能皮质下识别减弱综合征可导致逼尿肌反射未受抑制。

    总结 有研究表明,收缩性的逼尿肌尿失禁综合征是从反射亢进到偶尔轻微缺乏抑制的连续统一体。极可能的是,现在不能有效治疗这种综合征在于,抗胆碱能药物能延迟逼尿肌应答,但不能改善对膀胱过程的认识。因为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取决于对控制正常膀胱反射所必需的抑制机制活力缺乏。因不可能监测膀胱的充盈,一般情况下逼尿肌反射传入神经是存在的。如果监控机制不存在或太迟发挥作用,则收缩开始时尿失禁就不可避免了。患者认识到,他们有时也感觉不到膀胱收缩。膀胱内压测量法的充盈期由于膀胱充盈的数量或膀胱已充盈事实的主观估计不够而具有明显特征。很多作者已描述了膀胱反射性收缩时膀胱充盈引起的尿道特征性变化。这些变化与严重的冲动性症状特征有关,同时也与引起抑制机制的外括约肌和骨盆底的随意性收缩有关。
, 百拇医药
    正常人中观察不到这些变化,且它们好象是膀胱反射性收缩的开始过程。其他作者报道了逼尿肌不稳定和冲动性尿失禁人群对治疗有相似的反应。事实上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法好象对应力性尿失禁以及膀胱内压测量图正常人群治疗效果好。有证据表明,收缩性的逼尿肌尿失禁是一复杂的、可能有神经失调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疾病。这种状况导致在某些病例治疗效果不佳,因治疗有明显的膀胱针对性。

    顺应性减弱

    如果逼尿肌压力(Pdet)达到尿道压力(Pura),那么顺应性减弱就可引起尿失禁。采用膀胱内压测量图确定诊断。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膀胱容量和可能包括的间歇插管术。如果Pdet与Pura相同,尽管排出力为Pdet,也会产生第三类应力性尿失禁。腹压微小的变化将导致不可控制的尿溢,且患者的病史大概与尿道功能减弱时腹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的应力性尿失禁相关。顺应性减弱的原因可能有化疗药物、原位癌、放疗、长期置放导管或长期耻骨上引流,膀胱的衰老、长期未治疗的阻塞性尿路病、结构性或神经性的膀胱偏离中心或其它原因,可明确诊断。
, 百拇医药
    男性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男性在年老时常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几乎80岁男性都患这种疾病。前列腺增大和阻塞性尿路病并非同一种病变。前列腺的大小与阻塞性尿路病无关。AUA和其它类似仪器的前列腺症状评分似乎衡量的是膀胱非特异性症状。冲动性尿失禁在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同样常见,但也不能作为前列腺病态的特征性症状。尿液动力学已证实阻塞性尿路病患者几乎总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逼尿肌不稳定性。冲动性尿失禁与前列腺增生有关。通过手术清除膀胱内的梗阻可使阻塞性尿路病恢复正常。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及其治疗均与尿失禁有关。据报道,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应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2%~87%,此患病率取决于尿失禁的种类和方式,调查表明,明显的、持久应力性尿失禁比率为30%。

    男、女性小骨盆恶性疾病的治疗
, 百拇医药
    膀胱、子宫颈、子宫、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治疗对下尿路机能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膀胱癌手术可导致尿液的改道。但是子宫颈癌和直肠癌手术有使膀胱和尿道偏离中心,虽小而确定地导致排空减弱和节制障碍的危险。膀胱、子宫颈、子宫、直肠和其它部位的恶性疾病其放疗可立刻引起下尿道障碍,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障碍只是暂时的,除非这部位另外存在恶性肿瘤。放疗的晚发损害可在治疗结束后10~30年出现,包括膀胱容量和顺应性受限、瘘管形成、尿道括约肌功能丧失和/或逼尿肌反射亢进。小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如有尿失禁症状的应考虑既往治疗的后果。

    逼尿肌功能老化

    老年人的冲动性尿失禁和逼尿肌不稳定可能与逼尿肌功能障碍有关。这导致了一种伴中等量至大量残余尿的尿失禁。Resnick描述了老年女性尿失禁类型,不过类似情形也出现在男性中。治疗尿失禁的这种类型是很困难的,因治疗中可能必须间断导尿。帕金森病有类似情形,该病以神经性疾病为基础,逼尿肌活动过度,膀胱短暂地非完全地收缩。Elbadawi等把尿失禁患者的临床和尿液动力学检查与膀胱组织标本的超微结构分析进行了比较,描述了冲动性尿失禁、逼尿肌功能受限及伴或不伴有逼尿肌不稳定阻塞性尿路病的特征性形态。应说明,如果膀胱症状是刺激性的或阻塞性的,那么它在老年人群中很普遍,并不能用于诊断。
, 百拇医药
    尿道机能障碍和尿失禁

    女性尿道机能障碍明显多于男性。应力性尿失禁症状复杂多样,特点是尿遗非随意性,与腹压变化有联系。应力性尿失禁可出现在三种不同的人群:生育年龄的、围绝经期的和绝经后的妇女及老年妇女。后一组人群中尿道内部机能减弱较为普遍。

    生育年龄妇女中,由于腹压增高引起遗尿是在尿道活动性过高时最多见的尿液动力学结果。有证据表明,支配骨盆底肌肉的神经发生变化与此有关。另有证据表明,胶原的种类和结构在应力性尿失禁和非尿失禁的人群中是不同的。直到最近尚无精确表现尿道机能特征的诊断方法,以至于不能得出关于骨盆底和胶原功能的准确结论。应力性尿失禁不能通过检测尿道压力、病史和体检准确表现特征。为了明确有无尿道机能障碍和描述其特征,较准确方法是引起遗尿的腹压,但此法也有弊病。各种类型的阴道脱垂患者可在未出现症状时罹患应力性尿失禁。除诊断有问题外在这一领域也有概念上的问题。常有患者既患应力性尿失禁又患冲动性尿失禁。经尿液动力学检查证实的应力性尿失禁患者冲动性尿失禁、冲动性症状特征和单纯逼尿肌稳定性的伴发率高。没有好的方法区别这二种类型,膀胱内压测量图的假阴性率极高。此外这二种类型有因果关系且不能互相分开。
, 百拇医药
    多数膀胱膨出的妇女有运动性的冲动性尿失禁和残余尿。目前施行的旨在纠正骨盆底脱出的尿道悬吊成形术有相对禁忌证。但这些脱垂的部分可通过手术加以纠正。伴随轻微尿道活动度而出现的应力性尿失禁多见于老年妇女。遗尿在腹压相对较低至极低时发生,说明内括约肌关闭不全。此种状态可与雌激素缺乏及与此有关的老年人血管效应有关。多数情况下可查明,遗尿是否由腹压增大引起。换句话说,标准的膀胱内压测量研究不能确定:尿失禁的原因除了逼尿肌外一定还有其它原因。

    男性应力性尿失禁以尿道机能障碍为基础,如前列腺根治性或部分性切除术后,骨盆骨折的、明显基于损害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损伤及胸口至腰脊髓损伤或包括下胸和上腰部脊髓节段的脊髓梗塞。

    Urologe[B],1998,38[Suppl2]∶S3-S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