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9166
回旋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http://www.100md.com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吕晶 郭树泉 宛少堂

    单位:广东深圳市流花医院二外科 518005

    关键词:

    1997年10月~1999年2月 1997年10月~1999年2月,我院应用回旋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6~57岁,平均29岁。喙突下脱位22例,盂下脱位11例,锁骨下脱位3例。合并腋神经损伤者4例,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5例。复位时间距受伤时间15 min~20 h,平均1 h。复位方法:不需麻醉,病人取坐位,助手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屈肘90°位,另一手握住肱骨下端,沿上臂畸形方向牵引,嘱病人身体略向健侧倾斜并耸肩做反牵引。术者立于伤肩外侧,用双手拇指压住肩峰,其余手指重叠插入腋窝内,托住肱骨头。助手维持牵引1~2 min并轻柔外旋上臂,逐渐内收上臂,此时术者将肱骨头向外上方端提,即可复位。术后用正规三角巾(其后角应绕过肘后)悬吊固定3周。3周后去除三角巾,作肩关节功能锻炼,6周后可逐步持重和抗阻力练习。

    讨 论 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较常用的是手牵足蹬法(Hippocratic法),虽操作简便,但患肩受力较大,须在麻醉下进行,用力不当,可导致臂丛神经损伤。牵引回旋法(Kocher法)利用旋转杠杆原理复位,肱骨及肩周软组织受力较大,应用不当可导致肱骨干、颈骨折或臂丛神经、血管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拔伸托入法对肌肉挛缩明显或肌肉发达的病人,不易复位。回旋托入法吸收了Kocher法和拔伸托入法的优点。牵引和外旋上臂克服了肌肉的张力,使肱骨头接近肩胛盂。内收上臂进一步使肱骨头向外方移动。这时顺势端提肱骨头易于使其还纳复位。复位时助手牵引力保持均匀,外旋及内收上臂徐缓轻柔。复位时术者拇指压紧肩峰,利用手指的屈曲力端提肱骨头,不要用上肢的力量提拉肩关节,否则难以复位。本方法操作简单、省力,对肩周组织刺激小。本组36例均一次复位成功,未出现继发损伤。

    收稿:1999—07—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