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9181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http://www.100md.com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邓雄伟 杨惠光 张云庆 谢永庆

    单位:江苏省阴市人民医院骨科 214400

    关键词: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1996年2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4~24个月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6~52岁,平均36.7岁,均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最大16 cm×11 cm,最小5 cm×3 cm。其中2例采用交腿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5例,二期愈合1例。术后均经随访,足踝部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组织相似。其中13例皮瓣皮肤感觉术后半年逐渐恢复,足外侧感觉障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彻底清创,切除炎性瘢痕组织。以外踝与跟腿中点至窝中点联线为皮瓣中轴线,根据受区面积及所需要蒂长度在该中轴线上于小腿下2/3段按创面大小设计皮瓣。蒂部旋转点选在外踝后上方约6~6.5cm处。切开蒂部皮肤行皮下游离,寻找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并将其包括在蒂内,注意在神经及伴行血管两侧各保留约1.0cm宽的筋膜组织。切开皮瓣达深筋膜下,根据神经所在确切位置,适当调整已设计好的皮瓣,切断腓肠神经近端,结扎并切断伴行血管、再切开皮瓣周缘皮肤,深筋膜下逆行掀起皮瓣,将神经及伴行血管,小隐静脉包入皮瓣内,皮瓣完全掀起后可经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至受区,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交腿皮瓣则使皮瓣蒂部宽达6cm左右,并缝合成管状,双腿交叉在理想位置,将皮瓣转至受区并石膏制动,4周断蒂,本组2例均因同侧外踝部皮肤明显损伤而采用此法。将皮瓣腓肠神经近端与受区的腓浅神经或胫后神经的一束缝合。

    2 讨 论

    以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的转移皮瓣由Mashgnelet[1]提出。这类皮瓣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神经伴行有皮动脉轴,它在营养神经的同时发出皮支营养的相应区域皮肤,依靠皮支可形成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腓肠神经伴行动脉在小腿下2/3段发出许多细小分支供养相应区域皮肤,并下行至踝部,在外踝后方约6 cm处与腓动脉穿支营养相应区域皮肤,依靠皮支可形成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腓肠神经伴行动脉在小腿下2/3段发出许多细小分支供养相应区域皮肤,并下行至踝部,在外踝后方约6 cm处与腓动脉穿支或动脉网广泛吻合。将皮瓣的腓肠神经近端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可使皮瓣恢复感觉。
, 百拇医药
    足踝部严重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或坏死常造成骨、关节和肌腱外露,创面较难愈合,如疤痕增生、挛缩则影响足踝的功能。我们采有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后,其具有血供好、行走时稳定,局部耐磨擦,能恢复一定的保护性感觉功能。并且与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相比较,具有不牺牲肢体的一条主要血管,故不会导致患者足部血供不足,冬季足部温度较对侧偏低等不良反应。手术操作简易,无血管危象的风险。

    切取皮瓣的注意事项:①创面清创彻底,伤周疤痕炎性组织切除干净,使皮瓣边缘与正常组织缝合,有利皮瓣血循环重建。②皮瓣设计要合理,要使皮瓣转移后能无张力覆盖创面,并蒂部无扭转压迫,必要时可将神经血管蒂暴露于明道。③应把小隐静脉包括在蒂内,并在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两侧保留足够宽度的皮下筋膜组织,以保证回流通道充足,避免皮瓣肿胀。④皮瓣切取面积不宜过大,戴善和[2]等认为不宜超过17cm×12cm。⑤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的发出部位在外踝上6~ 6.5cm,所以分离皮瓣血管蒂时,如果血管蒂够长,可以不必分出营养血管发出部位。如果必须分离时,在外踝5.5~6.5cm处必须注意不要误伤血管。⑥皮瓣神经近端需要与受区腓浅神经或胫后神经的一束吻合,以保证皮瓣具有感觉功能。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Masqnelet AC,Roman Mc,Wolf G.Skin island flaps supplied by the vascular axis of the sensitive superficial nerves:ana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leg.Plast Recanstr Surg,1992,89(1):115.

    2 戴善和,潘明德.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和解剖学研究,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12:255.

    收稿:1999—05—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