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29368
略论小儿泄泻从肝论治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陈 梁

    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

    关键词:小儿泄泻;中医药疗法;治则治法;调肝法

    湖北中医杂志9906121 小儿泄泻从肝论治的意义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常见多发病,特别是迁延性泄泻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不良的影响。因而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泄泻疾病的诊治水平,早已是古今医家临床解难所望。从调理脾胃着手治疗小儿泄泻固然是治本之法,然而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旺、脾虚是小儿泄泻最常见的病因,因此从肝论治小儿泄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 小儿泄泻与肝的关系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情志的自调性不及成人,郁怒伤肝,往往易使肝脏功能失调而产生病理变化。即使是婴幼儿,少有情志,肝的正常功能状态也常常受到体内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如薛已所说“小儿未有七情,多因形体怯弱,血气未全,故有五脏乘克之病……”。小儿脏腑娇嫩,具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病理特点,诸多致病因素引起脏腑生克制化动态平衡的失常,其表现在肝与脾功能失调方面尤易多见。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出现泄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故薛已强调“凡脾之得疾,必先察其肝……盖肝者脾之贼”。可见其十分重视肝对脾胃消化功能的影响。此外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也可影响肝的调节功能,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致泻,日久伤脾,均可致脾虚肝旺。因此在小儿泄泻病理变化中肝旺可致脾虚,脾虚也可致肝旺,肝旺病理变化既是小儿泄泻发病的重要环节,也是泄泻迁延难愈的病理根源。
, 百拇医药
    3 小儿泄泻与调肝法的运用

    小儿泄泻中肝失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肝旺克脾土,二是脾虚致肝旺。肝旺是肝失调致泻病理变化的核心所在,故调肝治泻的立法宗旨,就在于平抑肝旺以达肝脾调和的目的。临床上因于肝旺克脾者,宜疏肝化滞或清肝化湿;因于脾虚致肝旺者,应抑肝扶脾或柔肝养阴。

    疏肝化滞法是运用于肝气有余、横逆犯脾,乳食停滞、运化失宜所致的泄泻。临床以大便色青黑或挟白点状不消化残渣,腹痛、寐不安、伏卧、头汗多、烦燥易怒等为辨证要点。治用青皮、枳壳、木瓜疏肝理气,建曲、焦楂、麦芽、鸡内金等化食消滞。使肝气调达脾能运化则泻可止。

    清肝化湿法是运用于肝有郁热、湿困脾胃、运化失司所致泄泻。临床以大便色绿或黄,或有少许粘液、腹痛、肛门灼热发红等为辨证要点。治用炒栀子、龙胆草(量宜小)、木瓜清肝化湿,车前子、泽泻、茵陈、鸡内金、藿香等化脾胃之湿,俟肝脾调达,则泻自止。
, 百拇医药
    抑肝扶脾法是运用于脾虚肝旺、运化失调所致的泄泻。临床以大便色黄绿,质如稀水状,或有努责,纳差、厌油、寐不安、露晴等为辨证要点。多由脾胃本虚,或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致脾虚运化失司日久,肝木相对旺盛所致。治用白芍、木瓜等抑肝,北条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山药、扁豆等扶脾。使肝旺得以平抑、脾胃得以健运,其泻渐愈。

    柔肝养阴法是运用于久泻或泄泻失治致脾胃虚弱,肝阴不足所致之泄泻。临床以大便色黄或青,泻下量少,形瘦体弱,面色微青,寐不安、睡中时瘛为辨证要点。治用白芍、五味子、木瓜、乌梅、勾藤、龟板、鳖甲、北条参、茯苓、山药、莲子、白术、薏苡仁等柔肝养阴、补脾培元以止泻。

    以上调肝诸法,其治在肝,所系在脾。平肝以运脾,健脾以柔肝。前二法多用于治疗急性泄泻。后二法常用于治疗慢性或迁延性泄泻,其用药补泻各有偏重,渗湿不离其间。前人在治泻诸法中习用利尿之品,意在“分消走泄”,利小便以实大便。因小便不利是泄泻之证中常伴症状,多系运化失宜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与肝之疏泄失调有关。故古人有云:“肝主小便”。运用调肝法治泻本身即具有利尿的作用,因而在调肝诸法中加以利尿之药如车前草、泽泻、猪苓等则更具有临床意义。另外,在小儿泄泻病中若伴有腹胀甚者,多系肝失疏泄、气血瘀阻所致,治宜疏肝剂中加以活血行气之品,诸如丹参、红花、厚朴、木香、大腹皮之类。临证时只要详察其候,圆机活法,自能获得良效。

    (收稿日期:1998-12-08)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