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间疗法》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0045
手法矫治先天性肌性斜颈36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第6期
     作者:周光辉 赵 青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511721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619 笔者于1995年1月~1999年1月采用中医手法治疗3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观察 其对斜颈的矫正作用和头颈活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15天~1个月9例,1~3个月17例,3~6个月8例,6个 月以上2例。

    治疗方法

    患儿仰卧位,用婴儿爽身粉做介质。医生一手托颈后使头后仰,一手用拇指点揉、推揉、 拿捏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用拇、食、中三指仔细拿捏肿块,重捏与轻揉交替,手指与患儿皮肤间不要滑动。

    手法牵引: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将患儿头部摆正,缓慢用力拔伸颈部 ,使患儿头部充分后仰,再转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保持20~30秒 ,重复5~10次;最后在患处施推揉法结束。每次手法治疗时间约20min。每日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1疗程未愈者可行第2疗程治疗。每疗程后对患儿颈部胸锁 乳突肌局部体征和头颈活动等功能变化进行检查评估。

    同时应指导家人平时注意矫正患儿姿势。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患儿颈部两侧旋转角度基本相同,头居中,不偏向一侧,肿块消失。有 效:与向健侧旋转的角度相比,患儿颈部向患侧旋转角度小20°以内,头略偏向患侧,肿块 明显缩小。无效:患儿颈部向患侧旋转角度无明显改善,头明显偏向患侧,肿块无明显 缩小。

    本组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21例,2个疗程后治愈10例,2个疗程有效者5例,总痊愈率为86. 11%,总有效率为100%。

    体会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常见于新生儿, 一般认为与血运障碍及产伤有关,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手法点揉、推揉及拿捏患 侧胸锁乳突肌能疏筋活血,改善局部血液供给,缓解肌肉痉挛,促使肿物消散。缓慢持续的拔伸牵引患侧胸锁乳突肌,使肌肉放松,长度 变长,能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使两侧肌力平衡,畸形得到纠正。通过实践证 实中医手法是矫治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有效手段。

    本组治疗结果显示患儿越小,疗效越佳。随着年龄的增大,病程延长,胸锁乳突肌挛 缩加重,手法纠正的难度加大。

    目前临床上对斜颈常采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音频电疗、红外线照射等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肿消散吸收,软化纤维硬结,但对已痉挛的肌肉无伸 展作用。中医手法牵引,能补充上述治疗的不足,拉长挛缩的胸锁乳突 肌,有效地防止肌肉发生挛缩。

    (收稿日期 1999-03-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