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52523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治疗作用机理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蒋 毅 王久源

    单位:蒋 毅 王久源(成都中医药大学男性学研究室 成都 610075)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药;作用机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618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多发病、常见病。古今大量文献资料证明,中药对本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就中药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1 调节前列腺微量元素(Zn)水平的作用

    Zn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酶的合成、代谢及多种生化代谢过程,当机体Zn水平下降时,免疫反应低下,T细胞功能不全,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实验证明,前列腺是人体含Zn量最多的器官,是前列腺上皮中最重要的无机成分,主要聚集在人前列腺周边区,说明Zn在维持前列腺生理功能与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在体外杀灭大肠杆菌的作用与多粘菌素B相似。大量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Zn水平明显下降,表明Zn与前列腺的抗菌机制有关[1、2]
, 百拇医药
    张亚强[3]、蒋毅[4]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对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Zn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能的机理之一包括直接增加前列腺锌的含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中许多药物含大量的Zn,如黄芪、当归、仙灵脾等等。国外学者Marmar[5]等报道,口服Zn盐治疗本病12例,2个月后,精浆Zn水平显著提高,临床症状获得显著改善,但作者认为中药的调节作用有本质的不同,Zn在前列腺内可能是以活性多肽的形式存在。类似国外学者Fair[6]报道的前列腺抗菌因子(The Prostate Antibacterial Factor,PAF),通过中药活血化瘀、益气补肾、清热利湿和解毒等作用改善、修复前列腺炎性组织,使炎性环境改善,有助于前列腺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加前列腺细胞对Zn的摄取,因而含Zn酶合成增加,活性提高,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抗菌能力的增强更有助于炎症的修复。张亚强[7]等人的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后前列腺腺泡内含Zn金属颗粒增多,认为通过提高Zn水平,促进前列腺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激活,或直接对细菌病毒的抑制作用,增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从而促进炎症进一步消退。作者[4]的研究结果发现,中药对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Zn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尤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明显,并有明显的症状改善作用,优于同期对照观察的西药。
, 百拇医药
    2 前列腺液pH值的调节作用与药物渗透原理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pH值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升高最为明显,经过治疗后明显下降,说明前列腺液pH值升高的程度与细菌感染有关。目前研究的趋向大多数学者赞同把前列腺液pH值作为本病尤其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判定的临床指标之一[3、4]

    国内不少研究[3、4]结果表明,中药具有明显调节前列腺液pH值的作用,分析机理可能与下述作用有关,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可能是药物的酸碱度影响了前列腺液的酸碱度,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中药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消除有害因素,减轻炎症水肿、充血、渗出反应程度,活血化瘀,通畅引流,排除过多的炎性分泌物,或改善腺体的微循环,增强腺体的分泌功能,使前列腺局部的理化环境趋于正常,从而使前列腺液pH值趋于正常水平。

    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药物的离解度。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低[8],有效的中药治疗可能符合上述要求。
, http://www.100md.com
    3 免疫调节机制

    前列腺具有保护生殖系统免遭病原微生物侵袭的免疫功能,体液免疫方面形成IgA、IgG的升高,以分泌型IgA(SIgA)升高为主[9]。细胞免疫方面,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受到抑制(有可能是全身性的)[10]

    中药的调节作用可能包括如下文所述,通过对Zn水平的调节机制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补肾活血药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许多中药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如人参),大黄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常用药物之一,其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有阻抗活性作用[11]。蒋毅[4]等人的研究表明,中药能明显降低前列腺液中异常升高的免疫球蛋白。韩冰[10]等人通过中药直肠内离子导入法治疗本病能明显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率。

    4 抗病原微生物,活血化瘀,对症治疗
, 百拇医药
    随着现代临床实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手段的改善,感染性前列腺炎的概念范围在扩大,因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突出特点。清热解毒利湿中药的药理作用具有抗菌、消炎、利尿、解热、镇静等作用,尤其是具有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如大黄、苦参、黄柏等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上述作用与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繁多有关,某些作用甚至是现代药物无法替代的。

    有人[11]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腺管阻塞;(2)炎性腺液潴留;(3)被膜平滑肌收缩乏力;(4)腺液分泌不足;(5)盆底肌群功能紊乱。可能还存在腺体坏死,其感染灶大部分发生在间质内。腺体各种类型的感染与腺体的慢性充血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上述病理学改变加重,日久难愈。活血化瘀药物能使腺管通畅,引流排出过多的炎性分泌物,结合补肾益气药物调节腺体分泌功能,使腺体分泌与排泄保持平衡。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在调节前列腺分泌功能亢进与不足两方面具有双向作用,能缓解盆底肌群的功能紊乱,增强被膜平滑肌收缩力;增加局部血液灌流,改善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和还原粘度)[12];增加药物的渗透率,有利于药物渗透入前列腺发挥作用。活血化瘀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调节免疫功能。
, 百拇医药
    包括中药的活血化瘀药在内,诸如通过行气活血止痛,解除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局部症状,临床上针对较多的是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和慢性前列腺炎的局部疼痛症状。

    5 整体观、综合调理作用及治法特点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个病因非常复杂的疾病,有关发病原因目前尚在不断探索之中。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能是机体整体水平的失衡,主张从整体观入手,综合调理。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形成的共识是湿热毒邪为病之标,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肾虚是病之本,瘀血浊邪阻滞为病之渐,病至后期往往湿热毒、虚、瘀三者并存、错综复杂[13、14]。治法上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补肾益气养血综合调理,上述治法既调节机体整体状况,又针对前列腺局部的病理变化。治法特点上既有标本兼治、缓急,又有消补兼施,治法手段与用药途径多种多样[10、15、16]

, http://www.100md.com     6 问题与展望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男性学界肯定的认识。目前,相关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临床研究,重复试验可行性差。我们认为,在加深对本病病因、病理变化认识的基础上,造就更为合理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拓展研究范围。如很少涉及的前列腺细胞免疫学、病理状况下前列腺局部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改变,采用包括同位素标记法在内的方法,选择能高浓度渗透前列腺的药物,深入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理,开发能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率的有效制剂和合理的剂型。

    作者简介:蒋毅,男,34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199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为首届首位中西医结合男性学硕士毕业生,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会前列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男性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已发表论文18篇。专业方向:前列腺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现工作于攀钢(集团)总医院男性科。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Kavanagh JP,et al.The response of seven prostatic fluid components to prostatic disease.Inter J Androl 1982;5:487

    2.吕德滨,黄平治.实用简明男性学.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1988:15~16

    3.张亚强,等.前列腺液Zn含量及pH值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2;13:375

    4.蒋毅,等.男科基础与临床.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8~69

    5.Hendry W f.Recent Advance in Urology/Andrology (3).1st.London & New York 1981;186
, 百拇医药
    6.Fair W R,et al.The purification and assay of the prostatic antibacterial factor (PAF).Biochem Med 1973;8:329

    7 张亚强,等.中药前列腺汤对实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1:483

    8.严培荣.关于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几个问题.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79;4:201

    9.吴仁荣,等.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85;6(2):94

    10.韩冰,等.前列腺疾病临床荟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58~60

    11.陈乃光,等.前列腺疾病临床荟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7~9
, http://www.100md.com
    12.李忠义,等.前列腺疾病临床荟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6~39

    13.刘猷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新医药学杂志 1979;3:24

    14.徐福松,等.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近况.中医杂志 1986;4:60

    15.邹高祈.安前片、栓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18例.中国医药学报 1992;7(6):352

    16.罗亦成.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4例.北京中医杂志 1992;6:25

    (收稿日期 1998—10—27 修回日期 1999—01—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