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象思维
编号:10252529
中药性理论中五行与五味比类方法中的唯心论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王茹燕 王锡安

    单位:王茹燕 王锡安(安徽中医学院 合肥 230038)

    关键词:五行;五味;比类

    摘 要 以 摘 要 以“苦”味为例,论证了五行与五味比类中确实存在的一些唯心主义东西,而且有些内容在其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已与原来的本意完全相悖。因此,认真研究五行学说,剔除其糟粕,吸收精华,对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26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内容——五味,关系到人体的脏腑、中药的性能以及饮食等诸多方面,是五行比类中的一个部分,这是每位中医都知晓的。譬如,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它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问题是:酸为什么入肝,苦又有什么理由入心?如此等等。对这样一类问题,并不是每一个中医工作者都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的。我们曾就《内经》中出现的五畜、五谷与五行的比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有关篇章中,竟有三种至五种不同的比类,这一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五行比类带有很大程度的唯心性(王锡安从《内经》五谷五畜与五行的比类论五行学说的局限性.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6;15:2~4)。此外,仔细分析,还可发现,五行与五味的比类,不仅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而且通过不断的演化,有些内容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某些方面甚至完全相悖。现仅就五味的“苦”味为例,作一论述。
, 百拇医药
    五行与五味的比类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此说一出,后人几乎当作经典转相引用。例如,春秋时代的另一部儒家经典之作《礼记.月令》便道:“孟春之月,其味酸……孟夏之月,其味苦”;其后,成书约在秦始皇五年的《吕氏春秋》中,有关此内容的论述几乎是《礼记.月令》的翻版。如《孟春记》中云:“孟春之月……其味酸”;《孟夏记》云:“孟夏之月,其味苦”。到了《黄帝内经》,则更是不加思索地引用,几乎到了顺理成章的地步。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其味酸……南方赤色……其味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等等。由此可见,后世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论述,均以《尚书.洪范》为依据,其实质是从五行的特性推演属类而来。所谓特性,孔安国曰:“言其自然之常性”。所谓属类,即“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周易.系辞》中医称之为“比类取象”或“援物比类”(《素问.示从容论》)。现代哲学则称之为“归纳法”。
, 百拇医药
    现在问题是“润下”为什么“作咸”,“炎上”为什么就“苦”,等等。对此,最早注《尚书》的孔安国认为:咸是“水卤所生”,苦是“焦苦之味”,酸是“木实之性”,辛是“金之气”,甘是“甘生于百谷”。唐.孔颍达进一步注疏,引《正义》云:“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其后的注释多以此为据,而未有出其右者。

    但是,当仔细研究上面的注释则不难发现,五味中除酸咸甘尚保留一点自然之性外,苦和辛都是经过人们加工的东西。所谓“加工”,以苦为例,就是为了求得“火性炎上”的“合理”性,人们刻意编造的解释。因为只有经过“焚”,才能“炎上”,只有把物焚焦了,其味才能苦,这显然违背了自然之理,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但后世所言之苦,却又都是自然之物,如药物中的黄连、苦参,瓜蔬中的苦瓜、苦菜,五谷中的麦等(见《素问.藏气法讨论》)。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在取用这些自然之物时都要“焚焦”后才能使用吗?显然不是。焚焦使之变苦,是以应“火性炎上”的需要,是同气相求之义。这种苦是人为制造的,不是取法于自然,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实际上,恰恰相反,后世所言之若,非但不炎上,反而有清上趋下的作用。炎上者当为阳,趋下者应为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酸苦涌泄为阴”。从《尚书.洪范》到《黄帝内经》的成书,其间只有几百年的时间,但“炎上作苦”已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和最初的含义完全相悖。由此可以看出,后世(《内经》)所说的“火生苦”和“苦入心”已变成了与五行学说毫不相干的内容了。
, http://www.100md.com
    “苦入心”或“酸苦涌泄为阴”者,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总结,经过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发现苦类的药物、瓜果或蔬菜具有清热、泻火和解毒等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不是炎上,而是清上。炎上者当热,清上者应寒,故《内经》才称“酸苦涌泄为阴”。把它说成是“炎上作苦”的是子思和孟子的臆造(《荀子.非十二子篇》)。子思和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唯心的,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早已成为定论。对“炎上作苦”作注的孔安国和孔颍达等虽然在历史上可称之为饱学之士,但他们也都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说理注经,常常不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是穿凿附会,唯心地编造。因此,若用五行来衡量中医的“火生苦”和“苦入心”的话,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内经》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有的是《尚书.洪范》的延续,有的则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的总结。作为一名现代中医,应当仔细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有鉴别地古为今用,以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

    作者简介:王茹燕,女,35岁,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现在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地址:安徽合肥市,邮编:230038。

    (收稿日期 1998—11—02 修回日期 1999—01—22),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