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腹部外科》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52825
规范腹外疝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腹部外科》 1999年第6期
     作者:张应天

    单位:430015 武汉市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

    规范腹外疝的手术治疗

    此期是以腹外疝为专题,并未向专家约稿,目的是想从自然来稿中看国内腹外疝的外科治疗现况。由于近年国内已有一些杂志和专业书籍讨论了“新”的手术,而这种“新”的手术在国外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

    来稿中有三篇腹股沟疝手术采用无张力网片充填法(Gilbert),皆用同一品牌充填网片。但是,都只提术式优点,并无缺点。实际上,此种伞状充填网片主要适合用于斜疝,且疝囊尚未突出外口的病例,即GilbertⅡ型(斜疝,内口<4cm)和Ⅲ型的部分病例(斜疝,内口>4cm,但Hesselbach三角区腹横筋膜正常坚实),或Nyhus分型的Ⅱ型(斜疝,无直疝)和ⅢA型的部分病例(直疝,缺损不大,内口周围腹横筋膜正常、无萎缩变薄)。总之此种伞状聚丙烯单丝压制网片充填物优点是手术简便,与Shouldice手术或Lichtenstein网片无张力修补法相比,其解剖分离范围大为缩小。伞状充填物将腹内压力分散,适用于斜疝或直疝其内口直径在4~5cm,更主要的是内口的腹横筋膜边缘坚实,即内口边缘筋膜尚未萎缩变薄,如此则伞状充填网尖端将疝囊推入腹内,伞的边缘与坚实尚属正常的腹横筋膜固定。如果缺损巨大,内口周围筋膜必然已萎缩变薄,充填网固定于已经萎缩薄弱的腹横筋膜上进行修补则不可靠。无论斜疝或直疝皆是如此,但直疝内口周围腹横筋膜萎缩薄弱更为常见,甚至内口边缘无法确定其界限,故不适用。有来稿建议用二个充填网片,但在文献上没有查到这样的报告,仅听到商家的宣传,因此没有根据,不能任意建议。
, 百拇医药
    另一种无张力网片修补法是将网片平坦铺于腹横筋膜表面,而且要将内口边缘固定于网片,防止术后近期疝囊突出至网片与腹横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中。网片必须超过缺损2cm以外,并固定于髂耻束(iliopubic tract)、耻骨结节、腹直肌前鞘外缘和腹外斜肌深面的肌腱膜。与Shouldice手术一样,提睾肌近内口处应切除一段,如此则内口充分显露,内口边缘可以与网片固定。网片上的开孔应≤4mm,比充填法所用的为小,且需完全缝合固定。疝囊无需高位结扎,只要结扎推入腹腔。为了防止股疝,也可将网片与耻骨上支骨膜固定封闭股环。此种手术我院已使用3年余,且在省内少数医院推广。所用网片是30cm×30cm大张聚丙烯单丝压制网片,为900cm2,每人需6cm×8cm=48cm2,故大张网片可够用18人次,约110元/例。国内已有碳纤维片产品,此期陕西汉中市来稿用碳纤维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特予刊出。此外,安徽蒙城县来稿用自体疝囊重叠平铺修补缺损,值得进一步观察。应该指出,Lichtenstein网片无张力修补法与Shouldice低张力重叠修补腹横筋膜法在解剖显露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前者用网片修补缺损,而后者用腹横筋膜剖开重叠缝合加固。显然,在NyhusⅢB型(斜疝、直疝并存的所谓“裤子”疝)或Ⅳ型(复发型),腹横筋膜缺损大而萎缩明显时,Shouldice手术也不可靠,应该用网片或自体材料加固修补。
, 百拇医药
    从来稿中看到,无论是用自体材料、碳纤维修补或Shouldice手术,皆未说明修复时需切除内口处提睾肌片段以充分显露内口,亦未说明显露髂耻束,用以固定网片或与切开的腹横筋膜上片作重叠缝合。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髂耻束在我国教材和专业书籍中皆未着重提及,以至使很多医师对此认识不清。髂耻束即腹横筋膜至腹股沟韧带向后的游离缘处加厚形成的,要修补腹横筋膜就必须知道它延续于股血管鞘前壁,其外侧与腹股沟韧带融合,在股鞘内侧则独立成束终止于耻骨结节,构成股环腹侧缘。肉眼观髂耻束与腹股沟韧带区别为无光泽的筋膜束。Shouldice手术中的腹横筋膜上片应固定于髂耻束。为了修复内口,只有切除提睾肌内口处片段方能充分显露内口。对成人疝,已废弃疝囊高位结扎概念,仅将疝囊推入(invagination)即可。内口缝合后除输精管、血管之外仅容一血管钳尖,而不是一小指尖:为了防止睾丸下坠引起患者不满,提睾肌应与外口固定一针。腹外斜肌筋膜也应重叠缝合,即双层加固技术。重叠缝合时,筋膜用不吸收细丝线锯齿状缝合,以防筋膜在同一纤维线上撕裂,而不能用7号线。总之,无论是充填网Gilbert法、Lichtenstein网片修补或Shouldice手术,皆应按适应证和规范手术方法进行。
, http://www.100md.com
    我们审稿中曾见到几篇闭孔疝手术的报告,全部病例皆是在肠梗阻手术时才发现的。术前均没有提到患侧下肢有闭孔神经压迫症状(Howship-Romberg征),仅有1篇提到患侧下肢屈曲不能伸直。这说明对体征的检查和分析不够细致,必须引起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来稿皆没有闭孔疝修补方法的描述,说明闭孔疝修补尚未为众多医师掌握。有个别作者在讨论中提到老年体弱患者采用闭孔筋膜与肌肉缝合,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年体弱患者除坚硬固定的闭孔筋膜外,其旁并无肌肉可供缝合,也不能缝合。闭孔疝修补时必须先显露闭孔神经,任何修补皆不允许压迫损伤闭孔神经。因此,最好的方法是用游离自体筋膜(腹直肌鞘)或网片(约3cm×3cm大小)贴补闭孔,闭孔神经任其贴壁自由进入闭孔。近年我们只有1例双侧闭孔疝无肠梗阻合并症手术病例,此例有一侧Howship-Romberg征而获得术前诊断。闭孔疝术前诊断在无肠梗阻时有赖CT来确定。

    (收稿:1999-07-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