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腹部外科》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52833
Dieulafoy氏病(附三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腹部外科》 1999年第6期
     作者:肖元初 何祖平

    单位: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肖元初);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扬州医院(何祖平)

    关键词:Dieulafoy氏病;出血;胃;切除/楔形;栓塞

    腹部外科990609 摘要 目的:正确认识Dieulafoy氏病,熟悉其诊治方法,旨在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方法:报告近年来确诊的3例Dieulafoy氏病,年龄50岁以上,男性,反复大量呕血、便血,以往无任何临床症状。2例行病灶胃壁楔形切除,1例胃左动脉分支以明胶海绵栓塞。结果:均治愈。结论:Dieulafoy氏病病理基础是由于胃左动脉分支异常扩张并迂曲走行于胃粘膜下,导致覆盖其上面的粘膜受压上抬,形成粘膜缺血、萎缩,进而在胃液作用下糜烂和溃疡形成,致使其下方的血管坏死、破裂出血。急诊胃镜检查是该病的首选诊断方法,手术治疗以胃壁楔形切除术为佳。不适合内窥镜诊治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行介入治疗。
, http://www.100md.com
    Dieulafoy氏病(dieulafoy's disease,DD)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现就我院近年来确诊的3例Dieulafoy氏病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病例简介

    例1:男,66岁。因反复黑便3天,大量呕血半小时入院,既往无消化性溃疡及肝硬化病史。入院时体检;重度贫血貌,四肢冰凉,脉搏细数BP70/50mmHg(1mmHg=0.133kPa),P120次/分,HCT0.18。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活跃。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止血药物、制酸药物及善得定治疗,并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在胃底后壁一紫色的约绿豆大小粘膜隆起,其中央可见喷射状搏动性出血,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局部喷洒后出血停止。此后,在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呕血和黑便,遂转外科手术治疗。给予包括病灶的胃壁楔形切除后出血停止,痊愈出院。

    例2:男,60岁。因呕血、黑便2小时入住内科,既往健康。在内科给予快速扩容、输血及应用洛赛克、善得定等治疗措施后,血压回升,出血停止。后又再发生大量呕血,解大量暗红色血便,血压下降至不能测出,脉搏细数,经同样保守治疗后出血又停止,休克状态改善。但在住院期间再发呕血,未作胃镜检查,转外科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胃小弯近贲门处粘膜局部有小的突起,中央小溃疡直径约2mm,并呈喷射状出血,行包括病灶的胃壁楔形切除后,未再发出血,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例3:男,50岁。因大量呕血,伴晕厥半小时入院。既往健康。入院时,血压82/64mmHg,脉搏120次/分。重度贫血貌,四肢冰冷,脸面苍白,HCT0.18。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止血等治疗,并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在胃小弯垂直部粘膜有小突起,直径4mm,呈紫色,表面有小凝血块,局部冲洗,凝血块脱落后可见鲜血搏动性涌出,急送放射科行血管造影。造影显示出血灶供应血管系胃左动脉分支,给予明胶海绵栓塞后止血,痊愈出院。

    讨论

    Dieulafoy氏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之一,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6%以下[1]。此病由Dieulafoy 1898年首次报道。

    通过许多学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认为,其病理基础是由于一根异常扩张并迂曲行走于胃粘膜下的动脉,导致覆盖其上面的粘膜受压上抬,形成粘膜缺血、萎缩,进而在胃酸作用下糜烂和溃疡形成,导致其下方的血管坏死、破裂出血;受累动脉并无血管炎、粥样硬化或血管瘤形成。该病病变多位于胃小弯距胃食管结合处6cm以内的胃壁粘膜,其扩张迂曲的粘膜下动脉多来自胃左动脉的分支。少数病变位于十二指肠、小肠和大肠[2]
, 百拇医药
    本病以男性多见,平均年龄50岁。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呕血,并导致失血性休克,既往无消化系统症状。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此病具有呕血——休克——出血停止——休克好转——再出血——再休克的反复过程,如果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上述临床特点应怀疑Dieulafoy氏病。

    急诊内窥镜检查对Dieulafoy氏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内窥镜所见,胃粘膜表面局部红色或紫色突起,直径一般小于5mm,中央有小的溃疡,直径小于4mm,呈搏动性出血。如果出血已停止,则在表面有小凝血块附着,此时冲洗胃腔,原凝血块附着处则可诱发搏动性出血。胃肠血管造影对该病的诊断亦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必需是在活动出血时作该检查,且出血速度大于0.5ml/min。该检查除了发现出血部位外,还可发现血管畸形的征象。胃肠钡餐造影对该病诊断价值不大。而有许多病例还需通过剖腹探查才得以诊断。Mcclave等[3]认为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既往无任何症状,通过内窥镜、钡剂胃肠造影、甚至剖腹探查仍不能确诊时,要高度怀疑Dieulafoy氏病。
, 百拇医药
    在过去,手术是Dieulafoy氏病的标准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包括胃楔形切除,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和单纯结扎出血血管。我们认为胃楔形切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现在,随着内窥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窥镜治疗已作为Dieulafoy氏病的首选方法,成功率达82%~96%[4]。该方法包括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激光或微波凝固,局部注射肾上腺素、酒精或硬化剂等。Sueoka等[5]采用内窥镜下局部注射无水酒精联合金属夹夹闭出血部位治疗Dieulafoy氏病,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致出现象电凝和激光凝固那样导致胃肠穿孔的危险。胃肠血管造影除了用于诊断该病外,也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适于不能行胃镜诊断治疗和不能手术的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发现出血部位后,在超选择插管条件下行出血部位血管栓塞治疗,栓塞材料可用自体凝血块、钢圈或明胶海绵等。我们认为明胶海绵是一种较方便、实用有效的栓塞材料。

    参考文献

    1 Pointer R, Schwab G, Konigsrainer A, et al. Endoscopic treatment of Dieulafoy's disease. Gastroenterlogy, 1988, 94: 563~566.
, http://www.100md.com
    2 俞洁贞编译. 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94, 14: 94~96.

    3 McClave SA. Goldschmid S, Cunnigham JT, et al. Dieulafoy's cirsoid aneurysm of the duodenum. Dig Dis Sci, 1988, 33: 801~805.

    4 Baettig B, Haecki W, Lammer F, et al. Dieulafoy's disease: endoscopic treatment and follow up. Gut, 1993, 34: 1418~1421.

    5 Nobuo Sueoka, Nobuhito Koizumi, Koiti Inkuchi, et al. Combined endscopic clipping and ethanol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Dieulafoy's lesions in the duodenum.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1997, 46: 574~576.

    (收稿: 1999-03-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