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1798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7期
     作者:金贞玉 王亦薇 张巍

    单位:金贞玉 王亦薇 张巍 黑龙江省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754 我院1996-01~06对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 效果显著。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54~75岁,平均为62±6岁。诊断均符合WHO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 准。静息心电图示缺血性ST段压低>0.05mV或T波倒置,均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其中,18例发作3~4次/h,每次发作均需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2~5min缓解;8例发作5~6 次/h,体力活动明显受限;4例为梗死后心绞痛,发作2~3次/h,均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不能缓解。

    1.2 给药方法

    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1周,症状改善仍不显著时,给予低分子肝素(商品名为速避 凝)治疗。均给予1次性预灌针剂0.3ml的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脂肪层注射,Bid,疗程为1 4d。结果本组30例经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后心绞痛缓解率显效50%(15/30),有效40%(12/30 ),无效10%(3/30)。

    治疗后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40%(12/30),有改善50%(15/30),无变化10%(3/30)。

    2 护理体会

    2.1 治疗前,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明其操作简单易行,药物作用快,持续时间长,疗效明确,痛苦少,对老年人安全等。介绍治疗好转病例,克服患者对疾病的消极情绪和紧张心理,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全接受治疗。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心电监护,治疗前后做心电图对照,观察ST-T波的变化, 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如心绞痛有无发作、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等。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出血及其它部位出血情况。

    2.3 腹壁皮下注射操作的注意事项

    2.3.1 注射部位以左下腹壁为宜,根据患者胖瘦掌握好操作方法,一般进针1cm左右,勿过深或过浅。

    2.3.2 注射动作要轻,固定注射器、针头垂直插入。操作者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皮下皱褶中,使药液缓缓进入皮下脂肪组织中,减少局部组织损伤。

    2.3.3 每次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完毕后顺时针角度拔针,局部压迫1~2min。

    2.3.4 注射时留一个约0.02ml的气泡,使药物充分注入皮下,又能防止残留药液带到皮内,以防止出血。

    总之,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同时予以周密的观察和得当的护理,都能获得较 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逸生.肝素钙新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操作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6,12 :328

    〔2〕戴玲.不稳定心绞痛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护理进修杂志,1996,11(10):45

    〔3〕王桂清,于景芝,王晓萍.注射后残余药量的测定及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1995 ,30(12):740

    (收稿日期:1999-03-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