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30654
中风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7期
     作者:梁伟雄温泽淮赖世隆莫传伟黄培新刘茂才王 奇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中风;病理学;脑;病理学;微观辨证

    新中医990722 提 要 对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提示: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0.005)。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提示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而缺血性中风则多见血瘀证和气虚证。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中风证候与CT或MRI检查脑病理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其中不少研究发现证候与脑的病变性质有一定的关系〔1~4〕。中风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机复杂,证候变化急,表现多样,中医辨证较难掌握。研究中如果缺乏严格的诊疗标准以及精确数理统计处理,其结果有可能会出现偏倚。为了使中风病的证候学和临床诊断建立在更为严谨的科学基础上,我们从1992年9月~1996年9月,对连续收治的221例中风病急性期的病人,进行了中风病中医证候与脑病理改变相关关系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1.1 诊断标准 采用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标准〔5〕,和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第2次会议通过的“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试行)”〔6〕
, 百拇医药
    1.1.2 纳入标准 ①经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出血、脑梗塞的住院病人;②病程在72小时以内者;③没有其它脏器严重病变者;④调查前未用药或未正规用药,无药物对证候的干扰者;⑤第1次中风的患者,不包括复中的患者。

    1.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病程>72小时者;③已受到用药干扰者;

    1.2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共221例。其中男149例,女7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96岁,平均年龄68.60±10.13岁;脑出血67例,脑梗塞154例。

    1.3 研究方法 按照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课题“中风中医证候特征及其规范化研究”的前瞻性专题科研设计方案,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调查表,由专门的中医内科和神经内科医师负责,在病人就诊未用药前,立即进行辨证和有关的检查(包括CT或MRI的检查),填写调查表格,将全部资料输入电子计算机,应用EPI INFO 6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 研究结果

    2.1 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均值的关系 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0.005)。

    2.2 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发生频率的关系 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探讨中风病辨证分型的病理学基础的研究日渐增多。从影像学反映的脑病理形态的变化来探讨其与中风病证候学之间的关系,深入认识其病因病机,为制订中风病分类标准,及证候的客观化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 百拇医药
    表1 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均值的关系(±s)

    证 候

    n

    风证

    火热证

    痰证

    血瘀证

    气虚证

    阴虚阳亢证

    出血性中风

    67

    9.14±10.85
, 百拇医药
    10.22±11.47

    9.43±11.57

    6.69±9.58

    1.52±4.18

    3.42±6.60

    缺血性中风

    154

    2.71±32.07

    3.20±7.01

    10.81±11.01

    16.27±9.79

    4.20±6.97
, http://www.100md.com
    3.84±7.12

    t值

    5.77

    5.59

    0.84

    6.73

    2.92

    0.42

    P值

    <0.001

    <0.001

    0.59

    <0.001
, http://www.100md.com
    <0.005

    0.68

    表2 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发生频率的关系〔例(%)〕

    证 候

    n

    风证

    火热证

    痰证

    血瘀证

    气虚证

    阴虚阳亢证

    出血性中风

    67
, http://www.100md.com
    33(49.3)

    34(50.7)

    32(47.8)

    25(37.3)

    9(13.4)

    16(23.9)

    缺血性中风

    154

    32(20.8)

    33(21.4)

    83(53.9)

    125(81.2)
, 百拇医药
    45(29.2)

    39(25.3)

    合 计

    221

    65(29.4)

    67(30.3)

    115(52.0)

    150(7.9)

    54(24.4)

    55(24.9)

    χ2

    18.23
, 百拇医药
    19.00

    0.70

    41.18

    6.30

    0.05

    P值

    <0.001

    <0.001

    0.401

    <0.001

    0.012

    0.819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①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得分均值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得分的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得分的均值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0.005)。②脑病变性质与中风证候的发生频率显著相关,出血性中风的风证、火热证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P<0.001、<0.001)。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气虚证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P<0.001)。说明中风证候在不同的脑病理改变时其证候也有明显差异。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提示: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而缺血性中风则多见血瘀证和气虚证。与中风病机相符,与文献报道〔7〕、临床治疗相一致。因为出血性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生是在阴阳失调,阴陷于下,阳亢于上,内风煽动,遇用力、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因,扰动气机,气机逆乱,化火生风,风火相煽,“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导致络破脉损,血溢脉外而发为中风。通过对本组221例患者分析,表明出血性中风较多出现风证和火热证,风火上扰是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之一。故目前临床上出血性中风急性期采用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药证相符,因而取得较好的疗效。而缺血性中风多因内脏渐亏,肝肾不足,气虚血运不畅,血脉瘀阻,经络不通而发病。临床上缺血性中风虽然有时可见烦躁、口苦、苔黄、尿赤等症,但多为一时之象,而最常见的是肢体沉重无力,麻木不仁,肢体皮肤发冷,冷汗自出,舌质暗红,脉细弱等,反映了缺血性中风血瘀证和气虚证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相比,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则较为突出。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缺血性中风确以血瘀证和气虚证多见,而且随着病程延长,病人的气虚证和血瘀证愈加突出。因此临床常使用具有益气化痰、通络熄风作用的药物如通络熄风注射液等治疗而取效。由此可见,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结合脑病理形态的变化,综合考虑,对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无疑是有帮助的。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在严格的科研设计下,利用CT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频率等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中风急性期证候的病理基础和特异性,对正确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基金课题(编号:920320)

    参考文献

    [1] 黄贤权,胡立敏,顾法隆,等.中风病急性期主要临床证型与CT对照的价值和意义.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3)∶8

    [2] 黄海青,朱敬荣,开国维.114例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及脑部CT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3)∶15

    [3] 王 进,张东进,涂俊文.中医急症CT研究概况.中国医药信息杂志,1996(3)∶7
, 百拇医药
    [4] 刘 赫,王麟鹏,吉 军.脑梗塞辨证分型与头颅CT所示病灶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中医急症,1996,5(5)∶213

    [5]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86(2)∶56~57

    [6] 任占利.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

    [7] 刘金文,王永炎,毛慧敏.251例急性期中风病证候的病理学基础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4)∶30

    (修回日期:1998-12-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