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31073
灵芝体外抗肿瘤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7期
     作者:杨新林 赵东旭 王利波 朱鹤孙 徐建兰

    单位:杨新林 赵东旭 王利波 朱鹤孙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中心 100081 徐建兰 中国无锡三联高科技开发公司

    关键词:

    灵芝体外抗肿瘤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灵芝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滋补中药,现代医学对其有效化学成分的分析、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1~3]。动物实验表明,灵芝多糖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抑制S-180肉瘤、Lewis肺癌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生长[4,5]。最近,我们发现灵芝孢子醇提物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子宫癌HeLa细胞的生长[6],灵芝子实体醇提物亦有相似的作用(待发表资料),表明灵芝中含有体外抗肿瘤成分。笔者报道这些抗肿瘤成分的提取及初步分离。

    1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材料:灵芝子实体由北京同仁堂饮片厂生产,干燥捣碎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由中国无锡三联高科技开发公司提供。用乙醇提取3次,减压浓缩成浸膏备用。

    1.2 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取灵芝子实体粉和破壁孢子粉各2份,分别用乙醇和氯仿浸泡提取,减压蒸干后都用乙醇溶解,然后进行细胞毒性检测。

    1.3 温度影响:取子实体浸膏分成两组。一组用纯乙醇溶解,另一组用50%乙醇水溶液溶解并离心去除沉淀。分别置于70℃~100℃保温1 h后,减压蒸干,用乙醇溶解,进行细胞毒性检测。

    1.4 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子实体浸膏分成4组,3组分别用二甲亚砜、石油醚和氯仿溶提,所得溶解与不溶部分都用乙醇再次溶解。第4组先用氯仿溶提,溶解部分再用饱和NaHCO3萃取4次,萃取液于0℃用6 mol/L HCl调至pH 3~4,得沉淀;用时收集氯仿层蒸干,两者再溶于乙醇。以上各液进行细胞毒性检测。
, 百拇医药
    1.5 硅胶柱层析分析:经过上述初步分离的样品采用柱层析进一步分离。以GF254型硅胶(山东省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生产)作柱填料,氯仿-甲醇为洗脱系统。氯仿-甲醇的洗脱比例为100∶0、98∶2、95∶5、80∶20以及0∶100,各为300 mL,每100 mL收集1份。各收集部分经减压蒸干后分别用乙醇溶解,然后进行活性检测。

    1.6 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各种提取液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方法参考作者以前论文[6]。指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用含15%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SIGMA)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上,每孔约105个细胞,24 h后换用含提取液的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以乙醇为对照。每隔24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连续观察72 h。以各液对HeLa细胞的毒害程度作为衡量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大小的指标。

    2 结果与讨论
, 百拇医药
    2.1 不同溶剂对灵芝子实体及孢子中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提取效果:乙醇和氯仿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时常用的2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我们比较了它们用于提取灵芝中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灵芝子实体还是孢子,其乙醇溶提液中的活性均高于氯仿溶提液。同时,孢子醇提液的活性高于子实体。

    2.2 温度对灵芝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减压浓缩采用的温度一般为40℃~50℃。为了确定体外抗肿瘤活性成分在该温度以上的稳定性,我们检测了70℃~100℃对活性的影响。由于乙醇的沸点低于80℃,我们将灵芝子实体乙醇浸膏分别溶于纯乙醇和50%乙醇水溶液,二者分别保温至80℃和100℃。结果表明,在该温度范围内,活性并未损失,表明对温度非常稳定。

    2.3 灵芝子实体醇提液的初步分离:灵芝子实体乙醇浸膏分别用石油醚和氯仿溶提,活性成分存在于石油醚的不溶部分和氯仿可溶部分。后者又经饱和NaHCO3萃取,萃取液(主要含有灵芝酸A、B等酸性杂质[8])活性极低,活性成分存在萃取后的残液中。
, 百拇医药
    2.4 灵芝中抗肿瘤成分的硅胶柱层析分析:先用氯仿与甲醇进行两步洗脱,发现氯仿洗脱下来的组分不具有活性,甲醇洗脱组分中含有高的活性。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比的氯仿-甲醇洗脱并分步收集,结果表明,在本实验采用的硅胶柱层析及洗脱系统中,活性成分集中在氯仿-甲醇比为98∶2~80∶20部分,而且成分不止一种,极性有强弱之分。目前我们正在将各活性组分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化合物进行结构测定与分析,为相关抗肿瘤药物的分子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章灵华,等.西北药学杂志,1993,8(1):31

    2 韩玉复,等.中药材,1995,18(5):266

    3 王芳生,等.药学学报,1996,31(3):200

    4 Sone Y, et al. Agric Bio Chem,1985,49(9):2641

    5 闵三弟,等.食用菌学报,1996,3(1):21

    6 Yang Xinlin, et al. J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7,6(4):336

    7 Kubota T, et al. Helv Chim Acta, 1982,65(2):611

    收稿日期:1998-08-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