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阳和汤
编号:10236199
阳和汤的辩证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1999年第7期
     作者:郭福卿 张敏

    单位:郭福卿 黑龙江省牡丹江益寿堂药品供应站 157000;张敏 牡丹江师范学院医院 157012

    关键词: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990737 阳和汤方出《外科全生集》,具有温补精血,破阴通阳,消寒痰,散滞气的作用,为治疗外 科阴症而设。用于寒邪侵袭,阳气受阻,气滞痰凝瘀血聚结的外科阴症,效如忤鼓。然而, 在准确辩证,掌握主治特点的前提下,略加化裁,就不仅适用于外科,还可以治疗内、妇科 等病症。阳和汤的药物组成有:熟地、鹿角胶、炮姜、肉桂、麻黄、白芥子、甘草七味药。 方中熟地滋肾补血;鹿角胶养血助阳,强壮筋骨;肉桂、炮姜温通阳气,散寒邪;麻黄开腠 理祛寒邪;白芥子散寒凝,祛皮里膜外之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补血,散寒祛痰 ,宣通血脉之功。立方者王洪绪曰:“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 寒凝。此一味虽大热不可缺一。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

    阳和汤在辩证应用于非外科时,掌握寒邪阴盛,阳气虚弱,血脉寒凝的病理特点,在原方的 基础上,略为加减,即可收到显著的功效,仅举3例如下:

    例1 付某,女,56岁。1995年2月,患者因前一年阑尾炎手术,此后经常大便秘结,3~4 天行一次,便出困难,燥屎成球。并见面色无华,背及四肢冷凉,畏寒喜暖,腰膝酸软,头 昏倦怠,腹胀纳呆,脉沉细迟。此症属肾阳虚弱,阴寒结于肠道,血虚肠燥,传导无力,治 以温补阳气,行气补血润肠。处方:熟地20g,鹿角胶15g,肉桂15g,炝姜15g,麻黄10g, 当 归20g,丛蓉15g,火麻仁15g,枳壳15g。6剂,寒症明显减轻,腹胀大减,有矢气,大便偏 干,较前出容易,12剂后大便基本正常,告其继服一段金匮肾气丸。

    例2,崔某,女,29岁。1996年12月,经行腹痛一年余,近日非经期小腹不适,经期腹痛加 剧,痛时面晦唇青,手足不温,神疲畏冷,经量少,质稀色暗,有少量血块,脉迟弱无力, 舌淡苔白。症属寒凝胞宫,肾阳虚弱,血寒瘀滞。治以温补肾阳,温通血脉。处方:熟地15 g,鹿角胶15g,炮姜15g,肉桂10g,麻黄10g,白芥子10g,吴芋15g,杜仲15g,益母草15g 。4剂后腹痛减轻,12剂后经血按时,血量增中,食欲增强,身觉有力,经行正常。

    例3,李某,男,52岁。1997年11月,患者长期腹泻已有二年余,每天早晨必肠鸣腹泻。但 见其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小腹腰部冷感,苔白舌暗,脉沉细弱,症属脾肾阳虚 ,寒凝少腹,治以温补脾肾,祛寒止泻。处方:熟地15g,鹿角胶15g,炮姜15g,肉桂15g, 白芥子10g,炙甘草10g,白术20g,黄芪20g。6剂后,肠鸣腹泻减轻,食欲增加,但大便偏 稀。15剂后,腹痛腹泻止,大便基本恢复正常,续吃人参理中丸巩固疗效。

    以上病例,虽病不同,但共同的病理特点都是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气血凝滞所致,用阳和 汤略加化裁,即收到异病同治,药到病愈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应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关键 在于辩证明方。

    [收稿 1999—06—10],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痈疡剂 > 阳和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