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间疗法》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51388
内外合治发际疮80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民间疗法》 1999年第7期
     作者:文明昌

    单位: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556000

    关键词:

    发际疮又称发际疽 发际疮又称发际疽。相似现代医学所称“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于下。

    一般资料

    收治病例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1月,最短者3天。

    治疗方法

    1.内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处方:露蜂房散加味:露蜂房15g,泽泻18g,地丁18g,赤茯苓18g,赤芍15g,银花18g,蒲公英18g,土贝母10g,升麻15g,水煎服,每次150~200ml,每日3次,忌酒、鱼虾、发物动风之品。

    2.外治:清热消肿,拔毒生肌。初期:疮口早封、红肿疼痛,选用芜花水洗剂:芜花30g,花椒30g,黄柏30g,煎水外洗或将绪药研粉,装在布袋中,加水浓缩成汁湿敷患处,每日3次。红肿未溃:冷水丹:黄连18g,白芷15g,紫草15g,冰片10g,醋适量,麻油30g,将其药研粉用醋及麻油调成糊状敷贴患处,每日2次。

    疗效观察

    80例患者中,有效47例,显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无效病例主要是中断治疗无法观察。

    典型病例

    张某,男,38岁,本市干部,初诊时间94年1月31日,不明原因枕部忽起二粒米大小毛囊丘疹,疼痛,几天后又长出数粒,且局部部皮肤发红并成结疖,压之疼痛尤甚,不能平睡,后到当地医院诊为“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给肌注青霉素等药治疗不效,于2月18日到我科救诊,当时见症,枕部发际有密集成群硬结,压之有少量脓液溢出,自觉疼痛,夜间尤甚,脉弦,舌淡苔薄黄,诊为发际疮(气阴两虚夹湿),以益气养阴利湿,消肿解毒中药内服,外用冷水丹外敷治疗10天而愈。随后数例均取良效。

    讨论

    发际疮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枕骨后颈发际处,少数延及他处,初起状如针头大小的毛囊丘疹,进而扩大,增多,或者密集成群,或者硬结一片,压之常有脓溢出,时溃时敛,病程缠绵。祖国医学文献早有记载。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进一步指明了本病的部位和主要特征,“此证生项后发际,形如绿豆,项白肉赤坚硬,痛如火燎,破津脓水”,本人以露蜂房散加味治之,此方清热消肿,配以拔毒生肌冷水丹外敷患处,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收稿日期:1999-05-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