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10395
胃肠道癌骨转移4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孙鑫荣 冯文明 陈钟秀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130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850 胃肠道癌发生胃转移者少见,一经确诊即属晚期。我院1980年1月~1995年12月间共收治胃肠道癌1 337例,先后或同时发现骨转移者46例,发生率为3.44%。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27~82岁,平均41.4岁,其中50岁以下者38例,占82.61%。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骨痛及扣击痛,伴贫血者36例,发热33例,19例伴有各种出血表现,14例伴有骨转移部位的肿块,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首次X线检查有虫蚀样骨损、溶骨与成骨并存、骨坏死或病理性骨折者27例,占58.7%。0.5~1月内复查又发现11例有类似骨损表现。24例行CT扫描发现22例有类似溶骨改变。全部病例作骨髓涂片或骨髓活检均找到癌细胞。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值在6 IU/L以上者40例,占86.96%,最高达204 IU/L。19例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均呈高水平状态。同时性癌(与诊断原发胃肠道癌同时检出骨转移)8例,异时骨转移癌(原发癌至发现骨转移间隔时间为1~7月)35例,以骨转移为首发症状者3例。46例骨转移癌的部位:脊柱35例,骨盆23例,肋骨18例,颅骨11例,肱骨1例,股骨1例。37例同时有2处或2处以上骨转移。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原发癌灶切除术同时加转移灶切除5例,原发灶未切除行胃肠道短路手术加动脉插管化疗3例,全身化疗32例,介入化疗6例,放射治疗5例,骨磷治疗4例。所有病例均经深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1.3 结果 胃肠道各部位癌发生骨转移的频率及预后 见表1。

    表1 胃肠道癌骨转移发生频率及预后

    组别

    例数

    骨转移例数(%)

    平均生存期(月)

    食管癌

    149

    6(4.03)
, http://www.100md.com
    3.7

    胃癌

    672

    31(4.61)

    5.1

    小肠癌

    39

    2(5.13)

    4.6

    结、直肠癌

    477

    7(1.47)

    7.5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2.1 胃肠道癌骨转移的发生率 本组为3.44%(46/1 337),与Talbot[1]报道一致。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2∶1。本组以胃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为4.61%,结直肠癌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的胃肠道癌,原因不明。

    2.2 临床特点 (1)骨转移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局部骨痛、扣击痛,多伴有贫血、发热、出血,少数可有局部肿块或并发病理性骨折。典型X线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核素扫描、CT或MRI扫描多可明确诊断。(2)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下青壮年,几乎都发生在成年时仍保持造血机能的扁骨或不规则骨如椎骨、骨盆、肋骨和颅骨,本组有44例(95.65%)发生在上述骨中。这些骨的特点是滋养动脉为终末动脉,静脉则以静脉窦形式存在、没有静脉瓣,血管床面积大且无髓腔、松质骨多,从而使癌细胞易被截留并繁殖。(3)本病以全身多发性骨转移多见,占80.43%(37/46),单一骨转移少见。
, http://www.100md.com
    2.3 胃肠道癌骨转移的诊断 只要癌细胞侵及小静脉或淋巴管均有发生骨转移的潜在危险,Talbot报道的胃肠道恶性肿瘤骨转移尸检发生率为6%~17%,远远高于临床发生率,关键是早期病人缺乏明显的症状和体征,X线、CT或MRI亦较难诊断,而且病人在诊断为本病到死亡之间其他部位的转移增加、临床医师对本病缺乏认识。胡云州等[2]认为应用同位素99m锝全身骨扫描可以发现尚无疼痛的病例,比X线早数周发现转移灶,并能显示全身骨骼情况,可作为胃肠道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方法。但应用核素扫描时应注意排除炎症或外伤引起的骨骼放射性波聚灶,进一步CT、MRI检查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转移癌破坏的范围及与骨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ALP、CE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为肿瘤骨转移的标志物已引起重视。我们测定结果显示ALP的阳性率为86.96%(40/46)、CEA则为100%(19/19),本组未测HCG。对临床随诊的胃肠道癌病人,常规并动态检测ALP、CEA及HCG等血清学指标,结合X线、CT、MRI或核素扫描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本病。对于有骨肿块表现的14例病人,我们采用多孔针多点病灶穿刺或手术切取活检,均及时明确诊断,对决定放疗或化疗方案有重要作用。对于伴有非特异性骨痛、贫血及发热的病人,钱志尧等[3]认为早期行骨髓检查可以早期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 http://www.100md.com
    2.4 胃肠道癌骨转移的治疗 胃肠道癌一旦发现骨转移,表明病情已属晚期,往往伴有其他部位器官的转移。本组伴有肝转移31例,肺转移9例,腹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41例。本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抑制病灶的发展和新转移灶的形成,稳定脊柱,改善瘫痪,延长生命。由于各类非手术疗法虽有可能控制甚至消灭肿瘤,但骨破坏难以自行修复,负重能力不能较快恢复。因此,对胃肠道癌骨转移者还应积极采用手术疗法,尤其是对单发性脊椎转移并发截瘫、长骨转移并发病理性骨折者,我们采用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时切除术治疗5例,病人平均存活14.7月,效果良好。对原发灶已切除者的单一骨转移也可行供血动脉插管化疗,本组采用该法治疗的3例病人止痛效果良好,病灶明显缩小。姜德福[4]认为放疗对骨转移癌的治疗有效率达100%,但胃肠道癌发生骨转移以全身多部位常见,对于多发者放疗的作用欠佳。Martoni等[5]发现用骨磷治疗骨转移癌尤其对多发性溶骨性骨转移者有效率高达89.1%,值得试用。对骨转移合并骨髓转移者,徐惠棉[6]认为应首选化学疗法,肝素、氨甲喋呤、5-Fu序惯疗法可明显缓解出血和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对于未能手术者,笔者在静脉化疗的基础上使用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中药综合治疗,但生存期短,随诊的19例平均生存仅4.3月,且止痛效果不佳。
, 百拇医药
    总之,胃肠道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并不低,易误诊,发展快,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预后不佳。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诊断,及早采用手术、化疗、放疗、骨磷、免疫、中药综合疗法缓解骨质破坏,减轻骨痛,改善瘫痪,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Talbot RW. Bone marrow metastases in carcinoma of rectum. Engl J Surg,1989,15:449.

    2 胡云州,饶书城,屠重琪,等. 脊柱转移癌91例综合治疗. 中华肿瘤杂志,1993,(4):292~294.

    3 钱志尧,张慧英. 骨髓转移癌32例误诊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1995,(8):213.

    4 姜德福. 恶性肿瘤骨转移及其放射治疗45例分析.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22(2):193~195.

    5 Martoni A,Guaraldi M,Camera 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n the use of dichloromethylene diphosphonate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metastasizing to the skeleton. Oncology,1991,48(2):97~101.

    6 徐惠棉. 胃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治评价.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11):644~64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