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068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治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8期
     作者:彭利群

    单位: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中医疗法;辨证分型

    新中医990817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征,笔者将本病分为6个证型辨证施治,采用内服中药、牵引、复位、推拿等疗法,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1 气滞血瘀

    症见起病急,早期腰腿剧痛,拒按,腰部板硬,俯仰转侧不利,甚者不能下床,夜间疼痛加重,难以入眠,后期转为钝痛,行走不便,唇色紫暗,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兼数。治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当归25 g,川芎12 g,鸡血藤、泽泻、丹参、木瓜各30 g,川牛膝、制香附各20 g,延胡索、赤芍、郁金各15 g,全蝎、桃仁各10 g。

, http://www.100md.com     其它治疗:牵引、复位法,手法用按揉、推、拨以舒筋通络。

    2 寒湿阻络

    症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适量活动后稍减,阴雨天疼痛加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头重如裹,膝腿沉重,形寒肢冷,病程缠绵,舌淡、苔白多津,脉迟或紧。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杜仲、白芷、延胡索各15 g,秦艽、当归、川牛膝各20 g,桑寄生、茯苓、木瓜各30 g,防己12 g,肉桂、制附子各10 g,细辛3 g。

    其他治疗:牵引、复位,手法用揉、搓、擦以透热散寒。

    3 气血两亏

    症见腰部软,轻微疼痛,经久不愈,膝腿乏力,不耐久用,休息则疼减轻,劳则心慌气短,手足发麻,神疲纳少,头晕目眩,面色少华,爪甲淡白,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养筋通络。方用八珍汤加减。处方:黄芪、茯苓、太子参、何首乌、枸杞子、鸡血藤、山药各30 g,陈皮12 g,白术、炒麦芽各15 g,川芎12 g,生地黄、白芍、熟地黄各20 g,当归25 g,炙甘草10 g。
, 百拇医药
    其它治疗:用牵引、复位法,以轻柔手法为主,配合点揉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以健脾胃、养气血。

    4 脾肾阳虚

    症见腰背疼,腰腿发凉,轻则似冷风吹、重则如坐水中,得温则舒,伴少气懒言,自汗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清稀,甚则五更泄泻,宫冷不孕,遗精滑泄,舌质淡、苔薄,脉微弱。宜温补脾肾,舒络养筋。方用肾气丸加减。处方:山药、杜仲、续断各30 g,熟地黄、菟丝子、鸡血藤、当归、淫羊藿、巴戟天各20 g,山茱萸、狗脊各15 g,泽泻、牡丹皮各12 g,肉桂、制附子、炙甘草各10 g。

    其它治疗:用牵引、复位法,手法用轻柔的点、揉等,重点取脾俞、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以温脾肾、补命门。

    5 肾阴不足

    症见腰部软疼痛,痛势绵绵,膝腿软弱无力,不耐久用,伴头晕耳鸣,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柔筋通络。方用左归丸加味。处方:当归25 g,山药30 g,山茱萸、阿胶(烊)、女贞子、旱莲草各15 g,鹿角胶(烊)10 g,龟板胶(烊)12 g,怀牛膝、黄精、白芍、鸡血藤各20 g。
, http://www.100md.com
    其它治疗:用牵引、复位法,选百会、神门、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采用轻柔缓补类手法。

    6 湿热蕴蒸

    症见腰痛,痛处伴热感,小腿胀痛,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稍减,体困身热,恶热口渴,小便短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理筋通络。方用加味二妙散。处方:苍术、赤芍、地龙、蓄、蚕砂各15 g,木瓜、泽泻、车前子、伸筋草各30 g,川牛膝、忍冬藤各20 g,黄柏、防己各12 g。

    其它治疗:牵引、复位,手法宜重、快,以泻实热。

    7 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局限,似乎只需解决局部问题,其实不然。根据整体观念理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赖经脉完成,经脉内连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故经脉患病,内外均受影响。临证时应以点带面顾全大局,既要解决主要矛盾,即病变所在,又要调理与之有联系的脏腑,调整气血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经临床验证,这种整体施治疗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收稿日期:1998-11-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