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071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8期
     作者:吴 瑛 王惠兰

    单位: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1号(730000)

    关键词:

    新中医990836 王某,女,36岁,初孕妇,护士,住院号194609。患者入院前2月,曾因受寒出现鼻塞,流清涕,服感冒清后症状缓解。1月前,出现鼻衄、齿衄,继之发现双下肢皮肤有散在瘀点及瘀斑。在本院查血BPC 46×109/L,自服维生素C无效,症状呈进行性加重。3周前,在我院血液科门诊查BPC 20×109/L,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服维生素C、复方路丁、氨肽素疗效欠佳,建议用激素治疗,患者不接受。遂住中医科治疗。入院时,齿衄、鼻衄,伴口苦咽干不欲饮,疲乏,活动后气短,心悸。查体:一般情况尚可,T 36.4℃,BP 13/8 kPa,双下肢散在针头帽大小的出血点及蚕豆大小的瘀斑,咽部轻度充血,舌淡、苔薄白,脉细滑。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心律80次/分,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BPC 22×109/L,WBC 13.2×109/L,N 0.64,L 0.35,M 0.01。尿常规:pH 6.5,PRO(±)。肝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7.89 g/L,IgA 1950 mg/L,IgM 960 mg,血清C3 2400 mg/L。骨髓检查符合ITP骨髓象。心电图正常。B超检查肝脾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妊娠19周,要求中医治疗。处方:生地黄、当归、赤芍、党参、白术、炒黄芩各10 g,黄芪、白茅根各20 g,仙鹤草30 g,甘草6 g。每天1剂,分2次服。继续服维生素C,每次0.2 g,每天3次。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治疗21天后,鼻衄、齿衄减轻,BPC 36×109/L。62天后鼻衄缓解,齿衄减轻,双下肢瘀点及瘀斑明显减少,BPC 60×109/L。72天后,齿衄缓解,双下肢仅存极少的陈旧性瘀点。85天后,瘀点消失。患者无出血,血小板连续检查5次,均在70×109/L~80×109/L之间,痊愈出院。

    讨论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以下主要危险:自发流产的发生率可高达7%~33%。妊娠期及分娩后出血症状的发生率增多。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死亡率较无妊娠的患者为高,若不治疗可高达7%~10%。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等。

    本例患者由于妊娠而不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血热血瘀型,治以养血益气,凉血化瘀,以四物汤加减。方中生地黄、赤芍养血活血凉血;黄芪、白术益气摄血;加仙鹤草、黄芩凉血止血活血;白术、黄芩又兼安胎。治疗85天而愈。虽然疗程较长,但患者顺利地渡过了妊娠期,足月顺产1女婴,未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及产妇出血症状。随访4年,母女一切正常。中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尤其是妊娠合并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收稿日期:1998-01-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