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6812
重视高血压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马 虹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801 高血压是中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我国1991年高血压普查,15岁及以上人口中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12%,女性为10%。即我国有几千万人患高血压。血压水平与脑出血和脑梗死都有正相关关系,而与脑出血的关系更强些。血压水平也与主要冠心病事件,如冠心病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的2/3。血压水平还与心力衰竭的危险及肾脏疾病的危险有关。有证据显示,与没有高血压病史者相比,有高血压病史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舒张压每降低 5 mmHg(1 mmHg=0.133 kPa),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1/4。因此,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水平对降低脑卒中以及其他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非常重要。
, http://www.100md.com
    1 JNC Ⅵ和WHO/ISH Ⅳ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治疗战略

    1997年11月美国联合委员会发表了新修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JNC Ⅵ)并据此提出了治疗战略[1]。按此标准,18岁或以上成人正常血压值<130/85 mmHg,理想血压值<120/80 mmHg,当收缩压在130~139 mmHg或舒张压在80~89 m mHg时为血压正常高值。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当收缩压或舒张压分别在140~159 mmHg或90~99 mmHg时为1期高血压,分别在160~179 mmHg或100~109 mmHg时为2期高血压,分别≥180 mmHg或≥110 mmHg时为3期高血压。血压正常高值者及各期高血压病人,根据危险因子及靶器官损害/临床心血管病(TOD/CCD)情况分为危险组 A(无危险因子,无TOD/CCD),危险组B(有一个以上危险因子不包括糖尿病,无TOD/CCD)和危险组C[有TOD/CCD和(或)糖尿病,有或无其他危险因子]。高血压危险因子包括: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年龄>60岁、男性或绝经后妇女、家族中有早发(女性<65岁,男性<55岁)心血管病者。TOD/CCD指:心脏损害(左室肥厚,心绞痛或曾有心肌梗死,曾做过冠状动脉成形术,心力衰竭),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肾病,周围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与1993 年制定的JNC Ⅴ比较,JNC Ⅵ的特点是:①在正常血压中除保持了“正常血压”和“血压正常高值”两项外,增加了“理想血压”一项,对正常血压进行了更精细的分类,让临床医生对正常血压者不同读数血压值的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②JNC Ⅴ的标准中把高血压分为四级,第4级为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10 mmHg或舒张压≥120 mmHg)。鉴于第4级高血压太少见,在JNC Ⅵ中将3、4级并为3级。③首次提出了高血压病人危险度分组的概念,比过去单按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高血压分期更合理。④JNC Ⅵ提出的治疗战略以高血压分期和危险度分组为基础,非常重视在考虑治疗时危险分组的重要性。高血压2期和3期的病人都需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1期病人的治疗考虑则参考危险分组情况而定,如归入危险组C,须给予药物治疗,如归入危险组A和危险组B则分别于最初12个月和6个月采用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方法,如无效才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JNC Ⅵ推荐的治疗方案的一个特点是突出了对血压正常高限者即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归入危险组A和B者要改善生活方式,归入危险C者需给予药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999年2月发表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Ⅳ高血压治疗指南[2],和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比较,在高血压分类上作了较大的改动,对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分类采用了和JNC Ⅳ基本一致的标准。不同的是,WHO/ISH Ⅳ在1级高血压中有临界高血压亚组(收缩压140~149 mmHg,舒张压90~94 mmHg) ;并多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分组(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在140~149 mmHg时为临界收缩期高血压亚组)。在分类术语上也有一些不同,JNC Ⅵ用的是stage(期 ),WHO/ISH Ⅳ用的是grade(级)。WHO/ISH Ⅳ也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绝对水平进行分层。依据高血压水平结合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低危组仅限于1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而凡是3级高血压有1~2个危险因素以上,或有糖尿病,或有TOD,或只有ACC而不论高血压是1级、2级或3级均属于极高危组。高血压1级和2级伴1~2个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2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中危组。高血压1级和2级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或TOD,或糖尿病的患者以及高血压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患者属高危组。这里TOD相当于过去WHO的高血压2期,ACC(临床有关情况,包括有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相当于过去WHO的高血压3期。极高危组和高危组都需要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危组和低危组则分别于最初的3~6个月和6~12个月监测血压和其他危险因子,监测期结束后如中危组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低危组收缩压≥ 150 mmHg或舒张压≥95 mmHg,均需药物治疗,否则可继续监测。JNC Ⅵ和WHO/ISH Ⅳ先后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治疗战略有许多相似之处,比起各自过去的版本更为合理,对临床医生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谷/峰比值与目标血压值

    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都存在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晚上睡眠时血压降低,早上醒来后血压升高。1988年美国FDA提出了对降压药进行评价的新指标--谷/峰比值。一个理想的降压药应在其谷作用时保持其峰作用时的大部分作用,即谷/峰比值应在50%~60%或更高,以覆盖早上醒来后的血压升高,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选用谷/峰比值高的药物可保持平稳降压,有利于靶器官的保护,因血压波动较大本身是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此外,谷/峰比值高的降压药可每日口服1次,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降压治疗的目的是保护靶器官和降低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必须了解一个基本问题:在降压治疗中目标血压值多高才最适合?HOT[4]这一包括了18790例病例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降压的益处在收缩压降至140 mmHg以下,舒张压降至85 mmHg以下时表现最明显,目标舒张压平均值降至82.6 mmHg时主要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进一步把收缩压降至120 mmHg或舒张压降至70 mmHg时不显示进一步的益处,但也不产生害处,即降压治疗时不存在所谓J曲线;在糖尿病亚组(1 501例病人)中,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舒张压≤80 mmHg 组仅为≤90 mmHg组的一半;积极的降压治疗适合于已有冠心病的病人;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HOT研究提示:①积极的降压治疗对高血压病人,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的病人有利;②单药降压疗效不满意时二药联用,或三药联用,可以把血压降到预期目标值。
, http://www.100md.com
    3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WHO/ISH Ⅳ列入一线抗高血压药物的是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α1受体阻滞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是新增列的一线抗高血压药。

    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表明,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4,5]。从求证医学的角度,这两类最早被推荐用于降压治疗的一线药物的疗效已被证实。所有利尿药宜使用小剂量,例如氢氯噻嗪剂量不高于每日25 mg,当效果不理想时应考虑与其他一线降压药联用而不是增加利尿药的剂量;利尿药特别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高龄病人;吲哚帕胺是一种新的利尿药,已显示出不影响脂代谢以及能减轻左室肥厚的优点。β受体阻滞药最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或有心动过速的病人,也适用于有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和孕妇,但以具有β1受体选择性而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药物较理想。α1受体阻滞药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很适用,还能升高HDL,对血脂异常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较为适合,但须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钙拮抗药对血脂、血糖代谢无不良影响,并特别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老年病人,也适用于有周围血管病的病人。若干临床研究如HOT、Syst-Eur、Syst-China等研究[3,6,7]表明,钙拮抗药能降低高血压患者非致死和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钙拮抗药中短效的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利弊争议较大。短效硝苯地平谷/峰比值低,使用过程中血压波动较大,常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从理论上说不是理想的降压药,荟萃分析的结果也表明短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对预后无好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及新开发的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药(AⅡA)各自从不同的环节抑制血浆和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活性,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这两类药最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AⅡA选择性作用于A Ⅱ受体,使不论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或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途径产生的AⅡ无法发挥作用,较ACEI能更有效地降低AⅡ的活性。ACEI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使体内缓激肽水平增高,因此常引起干咳,不少病人因剧烈干咳而不得不中断使用ACEI。AⅡA不抑制缓激肽的降解,因此不引起干咳,使病人用药的顺从性增加,但缓激肽的有益活性也因而不能发挥。该两类药都不适用于孕妇、双侧肾动脉狭窄及高钾血症的病人。抗高血压治疗已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终末期肾病和心力衰竭患病率的降低仍不满意,ACEI和AⅡA有可能在保护心、肾这两个重要的高血压靶器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现有的研究展示了这两类药用于治疗高血压有广泛的前景,但仍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 百拇医药
    WHO/ISH Ⅳ推荐对血压已控制的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而无胃肠道或其他部位出血的病人加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此外,WHO/ISH Ⅳ推荐高血压有高胆固醇血症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加用调脂治疗。

    高血压应终生治疗。用药应从单药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病人的年龄和对药物的反应渐增剂量。单药治疗无效时应联合用药,小剂量联合用药可减轻不良反应并增加疗效。除使用降压药物外,控制血糖和血脂,限制钠盐摄入,戒烟,减轻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等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个人的治疗经验虽然宝贵,但毕竟有限。要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水平,必须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特点有较清楚的认识,必须以求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为基础,参考大规模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的结果,充分考虑到种族、年龄、高血压类型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作者简介 马 虹,中山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医科大学卫生部辅助循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山医科大学及其附属一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华医学会专科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在美国AHA、ACC、NASPE等大型会议上多次宣读论文,在包括New Engl J Med, Circulation , Am J Cardiol等杂志在内的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专著5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ee d Institute,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The six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 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NIH PUBLICATION. No. 98~4080, 1997

    2 Chalmers J, Macmahon S, Mancia G, et al. (WHO-ISH Hypertension Guide li nes Committee). 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 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ion, 1999, 17:151
, 百拇医药
    3 Elliott HL, Meredith PA. Trough: peak ratio: clinically useful or prac tically irrelevant? J Hypertens, 1995, 13:279

    4 Hansson L, Zanchetto A, Carruthers SG,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blo 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princip a 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HOT) randomised trial. The lanc et, 1998, 351:1755

    5 SHEP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Prevention of stroke by antihypersive drug treatment in older person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Final resu lts of the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SHEP). JAMA, 1991, 265: 3255
, http://www.100md.com
    6 Dahlof B, Lindholm LH, Hansson L, et 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 e Swedish trial in ol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STOP-Hypertension). The lanc et, 1991, 338:1281

    7 Wang JG, Liu G, Wang X, et al. Long-term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old er Chinese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a progress report on th e syst-China trial. J Hum Hypertens, 1996, 10:73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