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36849
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选择性治疗硬膜外血肿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郑烈辉 马建荣

    单位:郑烈辉 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515500);马建荣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0844 硬膜外血肿常用治疗方法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我们自1996~ 1998年有选择地对17例硬膜外血肿采取钻孔(锥颅)置管然后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平均年龄45岁;均有外伤史,10例跌伤,7例车祸所致,着力部位受力特点均较轻;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昏迷史,无明显中间清醒期,有轻度颅内高压症状:头痛、头昏、呕吐、精神疲倦,头颅 CT检查,10例有线型骨折,骨折线不明显且无凹陷,余7例未显示骨折线,额部占4例,颞部占2例,颞顶部占11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在30~50 mL左右,中线移位均<1 cm,手术时间24 h内2例,3~7 d 15例。

    1.2 治疗方法 据CT片选择位置床边锥颅5例,手术室局麻(能合作者)或加静脉复合麻钻孔12例,用探条捣碎孔周血肿,吸出少量血肿(作为置管空间)然后放入引流管,每天用尿激酶2~6万u溶于生理盐水5~10 mL中经引流管近端注入(远端夹闭),夹管 3~4 h然后开放,每天1~2次,一般经过4~8次注药后均能清除血肿,拔管时间可据引流液颜色和(或)CT动态检查结果决定。

    1.3 治疗结果 全部17例病例随着手术操作进展各种临床症状均迅速改善,拔管时间4~8 d,CT复查仅2例残存少量血肿约6~8 mL,考虑与置管位置有关,均未发现明显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2 讨论

    现代影像学的发展,CT及 MRI的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均大部分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仅小部分采用钻孔小骨窗吸引术,前者疗效显著,但手术时间长,易产生第2次脑损伤,围术期并发症多、技术设备要求高、费用多,后者血肿清除不够彻底、疗效差,两种方法均需全身麻醉,近年来,采用局麻下(或加静脉麻)钻孔或锥颅置管,注入尿解酶溶解血肿引流术已被应用于临床中,本组17例病例采取钻孔或锥颅置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手术,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围术期短、疗效佳、费用少,既达到了很好的治疗目的,又减少并发症,避免第 2次对脑的创伤,使患者及家属所接受。

    在适应证方面,我们认为:①大部分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神志清,病情相对稳定,但症状明显者;②血肿量30~50 mL,中线移位<1 cm;③位于额部或颞顶部的血肿;④在颞部的血肿应选择无明显骨折的病例。因此部分有硬脑膜中动脉分布,如骨折明显,则有损伤动脉的可能,对此部位,使用骨瓣开颅方法为佳。手术时应注意:①选择血肿最厚位置为钻孔点,床边钻孔应选择钻孔口径0.4 cm以上,易于置管;②注药后应嘱患者转动体位,以利血肿溶解及引流;③拔管时间:血肿量30~60 mL,一般经达4~8次即可溶解引流完毕,可依据引流液颜色,或结合CT复查决定拔管时间;④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