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医学》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41753
循证医学介绍
http://www.100md.com 《上海医学》 1999年第8期
     作者:俞瑞纲

    单位:200040 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循证医学介绍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国际医学界在80~90年代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医学模式,应用于评价某种治疗方案和保健方案。

    80年代前,临床医师是根据临床经验及似乎合理的医学逻辑推理来指导临床试验,即所谓经验医学模式。但这一模式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不断受到挑战。例如,20余年前医学界大都采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治疗心肌梗死后病人的心律失常,这类药物确实能够减少或控制病人的心律紊乱。凭着经验和推理,药物治疗是有效的。但在1989年发表的一份研究结果却发现,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控制了心律失常,但与未使用这类药物的病人相比,死亡的风险却明显增加。

    临床用药研究,以对照治疗组的方法,对使用某一药物和未使用该药物的病人进行对照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证据还是临床医师要“循”的“证”。循证医学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对照”试验的证据。

    传统医学模式,在治疗研究中也应用“对照”试验,然而,其对照的指标与现在循证医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循证医学就是谨慎地、清晰地、明智地使用当前最好的证据来确定某一方案。如需采用大系列,对照,双盲且有明确的最终目标(试验终点)的试验方案。

    如,某一药物曾被广泛应用于降压治疗。经过有关药物的对照研究,证实其确能降压,且对肝肾等脏器无不良作用,大多数病人可以耐受。可是近年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该药虽可有效降低血压,但可增加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且剂量越高,这种风险的增加越明显。两种医学模式的研究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传统医学模式只评价药物的降压效果及副作用,而循证医学则评价病人使用药物后对“生存与死亡”及“心脏病事件”的影响,现代医学上称这种评价为“预后”的评价。两种评价方案的“最终点”不相同。

    现在,已有许多药物在组织临床试验时已重视试验“终点”的标定,如降酯药物普伐他汀钠的降酯作用是相当肯定的,而循证医学则以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最终点。又如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今年2月发表CAPPP研究报告,以该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为研究终点。显然,循证医学的研究设计较传统设计更为全面和合理。

    循证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评价药物或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时,必须以病人的“预后”为指标,进行随机,有对照的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对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以科学证据为指导原则,而科学研究的证据则来源于以“预后”为指标的大样本随机化的临床试验及同类研究的合理汇总分析。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和保健工作者始终紧跟最新的医学进展,以最新的临床证据指导临床治疗和用药,使病人在治疗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期望寿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