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252550
循经感传伴发的循经肌电发放*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8期
     作者:朱 兵,徐卫东,李宇清,荣培晶

    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关键词:经络;循经感传;循经肌电信号;臂丛阻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0819 摘 要 目的 探讨循经感传机制和循经感传伴发的循经肌电发放。方法 应用多导电生理技术证明,循经感传现象伴发有循经肌电发放,从而使循经感传现象有了客观化指标。结果和结论 循经感传现象的出现与循经肌电的步进速度同时出现。循经感传轨迹与循经肌电步进在同一位置中。臂丛神经阻滞后,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信号一同消失,表明这些现象有赖于中枢的功能完整。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曾叙述过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路线和脏腑的联线,并描述过穴位针刺时产生“针游走于巷”的特性,这意味着针感可沿着一条路径传递。1315年,中国医学家杜思敬在他的著作《针经摘英集》中详细写道:针刺合谷穴,可产生一道痛如线的感觉,上传到头面部。这种反应,被后来的中国学者描述为循经感传现象。1950年,日本针灸医师长浜善夫在其专著《经络的研究》中详细报道了一例梅毒性脑病患者在针灸刺激时引发的沿十四经的感传现象和路线,其循行轨迹与中医古典著作所描述的基本相同。从70年代开始,中国和世界一些科学家都观察到这种现象[1],从而引起了对经络系统研究的重视。但由于这种位移性感觉是一种“主观”现象,因此,寻找一种“客观”标准证明循经感传现象以及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论文里,我们采用针刺穴位(包括穴位按压、手针和电针刺激)诱导循经感传的同时,记录在感传轨迹中的肌电反应。
, 百拇医药
    对象与方法

    实验在12位无明显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健康循经感传敏感自愿者(男6名,女6名)中进行。

    激发循经感传的刺激包括玻璃棒按压、经皮电刺激或针刺穴位。刺激强度以受试者能忍受的强度为限。激发感传后记录受试者的感觉型式、感传路线、传导速度,然后在感传带区及对照点安放8对直径为0.8cm的圆盘银质皮肤表面记录电极,信号输入RM-6000电生理分析仪。一般情况下在前臂及臂的内外侧旁开3cm~5cm处各安放一对对照电极,其余6对电极均等距离安置在循经感传带上。受试者均闭目静卧(或端坐)10min~30min,使其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降低和肌肉放松。

    实验开始后,刺激穴位激发循经感传,同时监测各电极位置的循经肌电信号,并通过WS-682G热敏打印机连续打印记录。

    结果
, 百拇医药
    本结果只报道有循经感传,并伴有循经肌电反应的实验结果。用按压、经皮电刺激或针刺大肠经合谷穴、心包经中冲穴、肺经少商穴、解溪、足三里、下巨虚等胃经穴、膀胱经大肠俞等可诱发循经感传。并在感传区域记录到连续发放的肌电信号,肌电振幅在10μV~150μV之间。但旁开感传线3cm~5cm处肌电不明显,或振幅明显降低。在上肢诸经脉中,感传可达臂、肩胛部和前胸,沿途大都可记录到肌电信号(图1)。下肢穴位刺激时肌电信号只能到达大腿,虽然感传可上达腹、胸、头部,但这些区几乎记录不到明显的肌电信号。

    图1 沿肺经安放8对记录电极(b,c为旁开3cm~5cm对照)。按压刺激引起循肺经感传上达胸部,循经肌电亦达前胸,而对照点未见明显的肌电信号。胸前电极可记录到规律的心电信号。

    循经感传速度较慢,大都cm/sec范围内,循经肌电步进速度与循经感传大致相同,停止刺激后,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都首先在远端消失(图2)。
, http://www.100md.com
    图2 按压刺激合谷(鱼际)穴引起循大肠经的肌电发放,注意各电极肌电反应的潜伏期不同。停止刺激后远端的肌电首先消失,而最后消失的是近端(下图为上图的连续记录)。

    用电脉冲刺激膀胱经大肠俞穴,感传线可循本经上达脑后区,沿经各穴均可记录到相应的肌电信号,而左右旁开虽然也可记录到肌电,但振幅却明显减弱。因此可以认为,膀胱经在背段的肌电信号主要在竖脊肌上,但与其长轴相平行的肌束中的肌电振幅最大(图3)。

    图3 针刺膀胱经大肠俞诱发的感传可上达头颈部,在安放记录电极的肾俞a.胃俞 b.肝俞 c.肺俞f以及大杼g上可记录到较明显的肌电信号,而旁开5cm的d和位于后正中线上的e则仅可记录到相对小振幅的肌电(肌电中有规律的心电信号)。

    在循经感传的同时出现循经肌电发放的受试者中,能完整分析循经肌电反应时间的有5例。经过统计学处理表明,循经感传的平均传速为2.0±0.8cm/sec,循经肌电信号出现的步进速度为2.3±0.8cm/sec,相关结果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图4)。
, 百拇医药
    图4 X轴为循经感传速度,Y轴为循经肌电步进速度。相关分析提示它们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为了确定循经肌电的分布范围,我们将8对记录电极分别围绕大腿呈环形安放,在针刺足三里穴时,基本循胃经产生感传,感传呈带状,循经肌电也是呈带状分布。环肢记录结果表明,仅在感传的带状区域内记录到明显的肌电信号,在其附近的电极只存在振幅小得多的肌电反应,其它电极则完全记录不到。这些结果表明,肌电信号仅在循经感传区域内出现明显,表明二者之间具有重合的循经性(图5)。

    图5 针刺足三里穴上起的感传循胃经上传,在大腿中段安放8对电极仅在感传线上记录到肌电(A导联,其左右旁开B导和H导联仅有微弱的肌电信号)。

    为了探讨这种循经肌电产生的机制,我们对6名自愿者(3男3女)进行了臂丛阻滞麻醉的实验,观察这种肌电发放是否与脊髓机能有关。正如上述,穴位刺激能引起稳定的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发放。通过在尺神经沟区的皮肤表面安放刺激电极,可在大鱼际肌引出短潜伏期反应的M波,经过约30msec出现一个振幅较小的F波。M波一般认为是直接刺激尺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所引起,而F波被认为是电刺激运动神经纤维产生的逆行冲动到达脊髓,经过多突触联系引起的一种反射反应,因此F波可用作判断脊髓反射是否完整的依据。在锁骨中点上1cm~2cm处行锁骨上臂丛阻滞(2% lidocaine 10ml~12ml),受试者的痛觉、温度觉和压觉一般在5min~10min消失,肢体不能抬起。在臂丛阻滞后20min再检查F反射,虽然加大对尺神经的刺激强度,M波的振幅和潜伏期并未改变,而F波却不复存在(图6)。表明臂丛神经基本阻断,
, 百拇医药
    图6 肘部刺激尺神经诱发鱼际肌的M波和F波(上)。臂丛阻滞后M波不受影响,但F波消失。

    脊髓反射弧已经破坏。此时继续刺激穴位,既不能引起循经感传,也完全记录不到循经肌电信号。这种反应可持续60min~90min。随着药物的降解,皮肤感觉逐渐恢复,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信号又重复出现。

    以上结果表明,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有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完整,也就是说依赖于脊髓和脊髓上中枢的功能。

    讨论

    根据对现存最早的经脉循行图进行分析,我们惊讶地发现,古人所绘制的经脉图与现在广为使用的经穴图有很大差别。例如,最近从四川省绵阳永兴镇双包山西汉古墓(距今约2100年)中出土的“针灸木人”[2]中经脉的循行线为直上直下,毫无弯曲,特别在躯干部所有的经脉线都位于前正中线附近,躯干两侧无经脉循行。现存于世最早的彩绘经脉图出现于日本人□原性全在1315年著的《万安方》中,所有循行于躯干的经脉都靠近前后正中线,躯干两侧也没有经脉分布[3]。人体的骨骼肌,也只有在前正中线有腹直肌和胸骨肌(变异肌)分布,背侧有位于脊柱两侧的竖脊肌。躯干两侧没有与身体长轴相平行的肌肉分布(只有斜肌)。这些资料为经脉与肌肉的关系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 http://www.100md.com
    我们的实验证明,循经感传是存在的,它不但是一种主观的感觉迁移现象,而且可以循经肌电为指标而客观化。虽然我们还不能够证实循经感传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它确实可以在一定的人群中出现。我们还进一步证实,循经感传的循经肌电发放是一种因果关系,很可能是需脊髓参与的一种反射活动,因为在臂丛阻滞后的两者都消失。

    因此,循经感传的机制与神经—骨骼肌系统的功能有关。朝鲜Li Sin Do[4]则进一步观察到循经感传和循经肌电反应有很大的重合性。谢益宽等[5]也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脊髓运动神经元对穴位刺激的反应具有循经的藕联特性。因为有些运动神经元仅对同一经脉上穴位刺激发生反应,而旁开的另一经脉刺激基本不发生反应。我们的动物实验已经证明,骨骼肌在兴奋过程中肌动作电位形成的电流能够对穿行其间的神经组织施加刺激,使其产生继发性激活[6],如果这种穴位或一定部位(针)刺激引发的局部神经—肌肉组织的原发性激活和沿骨骼肌的长轴方向(也与肢体和躯干以及经脉循行的长轴方向相一致)出现的继发性兴奋反应出现在经脉循行的部位,那么就有可能沿经脉出现感觉迁移(循经感传现象)和步进性运动反应。虽然还没有查询到古代医家是如何绘制出十四经脉的,但我们可以假设,感觉迁移的循行轨迹是描绘经脉循行路线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作者简介:朱兵,男,45岁,巴黎大学生命科学博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针灸经络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胡翔龙,程莘农.金针之魂.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2]马继兴.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文物.1996,(4):55—65.

    [3]朱兵.针灸的科学基础.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4]Li Sin Do. A preliminary study on responses of the muscles along with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to Hapkok(L14) acupuncturing and their significance for acupunctural anesthesia. Juche Uihak, 1990,(1):7—14.

    [5]谢益宽,李惠清,肖文华.经络和循经感传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5,25:721—731.

    [6]朱兵,贲卉,徐卫东,荣培晶,李宇清.神经—骨骼肌的继发性兴奋——“循经感传”机制研究(I).待发表.

    (收稿日期 1999—03—07 修回日期 1999—04—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