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1033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85例临床总结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
     作者:夏万夫

    单位:安徽省铜陵卫生学校(2440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939 我院自1983年开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85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1)有外伤、感染和急性骨髓炎的病史;(2)局部有慢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的症状,窦道形成,有脓性分泌物,或有死骨排出;(3)肢体肿痛,或关节功能障碍;(4)X线:骨膜炎性反应,骨质破坏或有死骨,空腔和包壳形成。185例均符合此标准而确诊。其中男131例,女54例。年龄:10岁以下38例,~20岁81例,~30岁35例,~40岁21例,~50岁7例,以青少年多发。发病部位:胫腓骨52例,股骨62例,指骨24例,尺骨9例,跟骨7例,肱骨17例,髋骨4例,其它10例。病因:血源性109例,邻近组织感染67例,外伤性9例。病程:发病1年以下99例,~5年48例,~10年14例,~15年14例,~20年6例,>年4例。并发瘘管和死骨分别为136、67例。
, 百拇医药
    1.2 中医辨症分型 脾肾阳虚型8例,气阴两虚型2例,湿热内蕴型88例,淤血内阻型87例。

    1.3 方法

    1.3.1 患者均内服“神功内托散”。方剂组成:当归、川芎、白术、黄芪、杭芍、党参、大枣、炙甘草、炮山甲、陈皮、广木香、附子、煨姜。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托里解毒。方药组成:主方加肉苁蓉、鹿角霜。气阴两虚型:拟益气养阴佐以清热法。方药:主方去附子、煨姜、炮山甲、加元参、紫丹参。湿热内蕴型:以清热化湿为主。方药:主方去附子煨姜、杭芍加蒲公英、秦艽。瘀血内阻型: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方加蒲公英、地丁。服法:汤剂每日1剂,每剂药煎3次取汁分2次服。若疗程较长者改丸剂。

    1.3.2 局部创口破溃者,外敷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mcalata(Maxim)Trautv)根软膏(取鲜蛇葡萄根500g,洗净去外皮和中总木质部,取韧皮部捣泥,加鲜鸡蛋清6个,75%酒精150g,麻油0.5kg,调膏备用。换药时将膏涂于纱布外敷创面,隔日换药1次),以清死骨,拔毒排脓,消炎生肌。合并瘘管者用瘘管散药捻引流,以去腐生肌。取红升2(单位克,下同)、轻粉30、白降4.7、熟石膏60、冰片2,共研细末,用棉纸做成药捻备用。
, 百拇医药
    1.3.3 2.6%蒲公英溶液清洗创口,以去腐生肌。取蒲公英26g加水1000ml煮沸后过滤去药渣装瓶备用。

    1.3.4 死骨过大,在肌肉骨骼深层,可手术摘取。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全身和局部症状体征消失,死骨脱出,瘘管闭合,X线显示无死骨,骨质清晰,病灶稳定,功能改善,出院1年以上不复发;好转:全身和局部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线示死骨未完全排出,骨质破坏逐渐修复,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功能有一定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未消失,X线示死骨未排出,病灶无变化和发展,功能未改善。

    2.2 治疗结果 治愈153例,治愈率82.7%,平均住院天数112.3天;好转32例,好转率17.3%,平均住院天数123.5天。本组病例住院天数最短16天(示指骨髓炎),最长643天(左股骨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脾肾阳虚型8例中,痊愈6例,好转2例;气阴两虚型2例,痊愈2例;湿热内蕴型88例,痊愈73例,好转15例;淤血内阻型87例,痊愈72例,好转15例。
, 百拇医药
    2.3 瘘管闭合 136例有瘘管患者中瘘管闭合123例,闭合率90.5%。其中伴死骨60例,有47例死骨自动脱出后瘘管闭合,有13例行死骨摘除术后闭合。

    2.4 死骨脱出 67例有死骨患者中,经中医治疗死骨脱出47例,脱出率70.1%,另20例手术摘除。

    2.5 随访 185例患者在出院1年后,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最长时间5年。2年2个月~2年5个月复发2例,3~5年复发3例。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由于炎症反复刺激,加上坏死、增生等反应,局部失去正常组织功能,血管淤曲、阻塞,药物不易达到病灶,使治疗更加困难和易于复发。手术虽然能较快的清除病灶,但由于全身情况未及改善,局部循环障碍,手术的不彻底及术后易再感染等因素,而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加重疾病。实践证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单以手术和对症治疗,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特别对于体质差的病人),应从激发人体的自卫机制和调节机体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着手,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百拇医药
    中医很早就对骨髓炎的机制和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强调正气的作用,对慢性期尤其注意增补人体的气阴,用补气、调血、扶正托毒、鼓邪外出的方法,组方神功内托散(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为其代表方,充分体现了这种扶正固本的观点。现代对该方研究表明,方中附子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当归、川芎、黄芪可以强心,改善血循环;煨姜、白术、陈皮、甘草可以促进肠胃液分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党参、黄芪、炮山甲、附子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黄芪、当归、大枣、茯苓、白术、甘草能调整机体蛋白、水盐代谢。

    本组病例中并死骨者,其在跟、趾、指、胫腓骨部位,瘘管浅而通畅,死骨经用药后,易于自脱,而股肱部位偏深,瘘管长而曲折,不易自脱,在手术时机成熟后,应手术摘取死骨,再用中药治疗,较为妥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