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10336
支气管内膜结核8例误漏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
     作者:于常生 袁中芬

    单位:于常生 山东省沂水县人民医院(276400);袁中芬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940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的复杂性,所以有时诊断较困难,误漏诊也不少。我们自1990年2月~1999年1月共遇到该病误漏诊8例,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22~64岁,平均42岁。

    1.2 临床表现 以刺激性咳嗽为主,5例有白色泡沫状痰,其中4例曾有痰中带血史,3例为干咳,2例有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其余6例无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体查:患侧呼吸音消失1例,减弱4例,其中3例伴同侧湿罗音,听诊正常3例。血沉增快3例,正常5例。发病到就诊时间最短5天,最长3个月,平均24天。
, http://www.100md.com
    1.3 误漏诊情况 误诊为左肺发育不良者1例,肺癌2例,肺炎2例,漏诊3例。误漏诊时间最短14天,最长11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误漏诊者均通过1次或多次纤支镜,活检或涮检而明确诊断。

    2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女,24岁。以刺激性咳嗽1个月,加重并伴有胸闷3天。既往健康,无低热、盗汗等症状。体查:左肺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左肺不张,纵隔气管左移。CT示左肺未见肺组织,诊断为左肺发育不良。28天后症状加重,并出现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及咯血而再次就诊,经纤支镜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以后虽经系统治疗,但左肺始终未能恢复。

    例2 患者女,25岁。咳嗽,咳痰并胸痛5天就诊,体查:右肺湿罗音,体温38.8℃,WBC11×109/L,血沉19mm/h。X线片示右肺门区大片状高密度灶,边缘模糊,右肺透光度低,以肺炎治疗2周。症状虽有好转,但仍不能控制,经纤支镜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
, 百拇医药
    例3 患者女,48岁。咳嗽,低热,盗汗3月余就诊,X线片及CT均示左肺门上角约3cm×4cm不规则团块影,左上叶不张,以肺癌治疗40天无效后,才行纤支镜检查,见左上叶支气管根部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溃疡凹入粘膜破坏软骨环,并与肿大的淋巴结形成瘘,且干酪物覆于溃疡面,经细胞学确诊为结核。经系统抗痨治疗1.5个月后复查左上叶肺膨胀良好,肺门肿块缩小。

    3 讨论

    3.1 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较易,但是不伴有明显的肺结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很容易误漏诊。此时,其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灶的范围程度及影像学的表现不平衡。如例1,其结核病灶还没有引起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却已经阻塞了左主支气管,形成全肺不张。让人很难想到此病,造成误诊、延误治疗。而例2由于支气管内的结核病变较小,没有形成完全性阻塞。但由于通气不畅而引起阻塞性炎症,使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改变均以炎症为主。而例3虽有一定程度的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但其影像学改变形成了肺癌的特征性X线表现,即肺门区肿块加相应肺的阻塞性改变,而引人入歧途。总之,在所有误诊的5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阻塞性改变,而且真正的结核灶并不大,尚引不起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而其在影像学上却有明显的阻塞性征像,其临床表现也以阻塞性表现为主。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如遇到支气管的阻塞性改变,在寻找其原因时,一定要想到本病。
, 百拇医药
    3.2 本组误漏诊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忽视了能定性的纤支镜检查。而过分地相信其影像学改变,如漏诊的3例尽管有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等明显的表现,但由于没有明显的影像学征象而漏诊,最终由于症状的加重而对原结论产生怀疑时才行纤支镜检查而确诊。因此,如果遇到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无影像学改变时,别忘了纤支镜的特殊作用。另外,在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不要单凭一项检查就确诊,尤其是表现复杂的支气管内膜结核。其检查应遵循以下原则:X线检查作为基础,CT和磁共振作为补充,而痰涂片、纤支镜活检和涮检,作为定性的主要手段[1]。必要时可采用肺穿刺进行组织学诊断。

    4 参考文献

    1 王旭波,程慧敏,王 颖.肺部良性病变误诊为肺癌.CT与病理对照分析.临床误诊误治,1998,11(3):17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