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30746
杨继荪教授辨治脂肪肝的经验介绍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9期
     作者:潘智敏*

    单位:

    关键词:脂肪肝;中药疗法;@杨继荪

    新中医990903 杨继荪教授系全国首批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现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曾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中医院院长,现为浙江中医学院顾问、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1990年获国务院首批颁发的有特殊贡献科技人员津贴奖。杨老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医理并茂。擅治内科疾病,尤其在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病变等方面,多有独到的诊治方法和确切的疗效,本文谨择其对脂肪肝的辨治作一简要介绍。

    1 病因病机

    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脂肪肝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但绝大多数是甘油三酯(TG)的堆积所致。故脂肪肝的发生机理,基本上是因TG的合成和分泌二者之间不平衡所引起。杨老认为,由于脂肪肝在临床上是以肝脏肿大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可归于中医学的积证范畴。其病因除去遗传性、家族性的因素外,肥胖、糖尿病、皮质激素及药物、毒物损伤也是常见的原因。然最常见的病因是饮食与营养问题。中医学认为,由于饮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酒食内伤,而滋生痰浊,痰浊阻滞,气机郁滞,血脉瘀阻,致气、血、痰、浊互相搏结,聚滞为积。本病的病理特点,与其他肝胆病一样,也以湿、热、滞、瘀为纲。由滞、瘀为积,形成脂肪肝。其病理变化在于痰结、气滞、血瘀。从临床征象归类分析看,似属痰浊壅阻与瘀阻血滞为多。或湿蕴化热,或久病脾虚,或以滞瘀并见,或以阴虚夹瘀。因脂肪肝与肝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虚证表现则为脾气虚和肝阴不足。但杨老指出,脂肪肝毕竟是以实为主,故其积滞之实亦相随而贯穿于病机始终。
, 百拇医药
    2 辨证施治

    杨老认为,脂肪肝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虽临床表现不一,然病本则同,皆以痰瘀交阻为主,临床表现:其主症为肝脏肿大,右胁胀满或疼痛,偶有压痛,或伴有反跳痛,发热,少数有轻度黄疸,重症可有腹水和下肢水肿,面色偏暗,舌质淡、舌下可见瘀筋、苔白腻浊,脉弦而滑。治以化浊行瘀,消积疏理。基本方:炒莱菔子、王不留行、厚朴、炒枳壳各12g,莪术、生山楂、生麦芽各15g,虎杖、决明子、泽泻、丹参各30g,姜半夏9g。

    临证时可根据伴随症状加减。痰浊偏盛:若属脾胃积热,夹有瘀滞者,除主症外,可伴胸闷,脘胀,身热不扬,口气臭秽,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而滑数。治宜清化湿热,行瘀消积。以基本方去虎杖、决明子、丹参,酌加黄连、黄芩、蒲公英、连翘、藿香、佩兰、苍术、白豆蔻、葛花、瓜蒌之类;若属脾虚湿胜,虚瘀兼夹者,伴见右胁腹痞满、肝区扪之柔软,身重体倦,舌淡红、舌下有瘀筋、苔白腻,脉弦细。治宜健脾燥湿,行气活血。于基本方去虎杖、决明子、丹参,选加炒薏苡仁、茯苓、炒白扁豆衣、山药、砂仁、苍术、佩兰之属。瘀滞偏重:若属肝郁气滞,血脉瘀阻者,伴见右胁腹胀滞而痛,肝区压痛,面色黯褐,舌质或黯或边有瘀点、舌下瘀筋显露,脉弦劲或弦而坚涩。治以理气行滞,消瘀散结。基本方去姜半夏、莱菔子、泽泻,选加川芎、木香、青皮、大腹皮、三棱、桃仁、制延胡索、失笑散之辈;若属肝阴不足,虚瘀并现者,伴见右胁腹隐隐作痛,肝区扪之疼痛,面色黯滞,或见心烦,低热,舌红、舌下瘀筋明显、苔少津,脉细弦略数。治以养肝清热,活血消滞。基本方去莱菔子、半夏、厚朴、泽泻,选加赤芍、郁金、牡蛎、当归、牡丹皮、制何首乌、延胡索、白芍等。
, 百拇医药
    重症脂肪肝患者偶有急腹症样表现,因肝包膜受伸胀,肝韧带被牵拉,脂肪囊肿的破裂和发炎等,出现肝区疼痛严重、反跳痛、发热、血白细胞增高,实验室观察有胆汁流出受阻、直接胆红素增高、血磷增高和高胆固醇血症,少数因红细胞存活期缩短,出现大细胞性溶血性贫血,间接胆红素增高,个别因腹水和水肿致血清电解质改变,见低钠和低钾血症。治疗上除以抗炎、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以外,中药治疗可在基本方基础上,根据所伴症候作必要加减。如出现黄疸者加茵陈、焦栀子、石上柏(摩来卷柏)、马蹄金等;热势高加败酱草、连翘、半枝莲、石见穿等;腹水者可加马鞭草、平地木、水红花子、益欢散;下肢水肿加车前子、益母草、过路草、镇坎散等。

    杨老还指出脂肪肝系肝脏代谢性疾病,需与肝炎后肝硬化、肝脏肿瘤等区别。在病因上脂肪肝多为饮食因素发病(除外遗传、药物、妊娠等特殊因素)。其他肝脏病变可因感受外邪、情志因素、饮食劳累等多种因素起病;在病理特点上,虽皆与湿、热、滞、瘀有关,但脂肪肝实多虚少。其他肝系病变始则以实为主,继则虚实相兼,甚则可虚极兼实;在临床症候上,脂肪肝病变初起面色红润,渐而黯滞,但以黯褐色为多,形体偏于肥胖,脉弦滑带涩为主。其他慢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变者初起面色即现萎黄,渐而黯滞,却以灰黯带青色为多,形体偏于消瘦,脉弦细紧涩为主。在预后方面,脂肪肝只要去除致病因素,适当调治,可较快好转痊愈,当然,其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的长短,视肝脏脂肪浸润的程度而异。而其他慢性肝病或肝肿瘤者的预后一般较差。
, 百拇医药
    3 病案举例

    胡某,男,48岁。反复右上腹及中上腹部胀痛2年,加重伴低热半月。患者嗜酒数载,既往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及痛风等病史,体检中多次B超显示有脂肪肝。近2年胁腹时有饱胀疼痛感,形体日趋肥胖。2周前又因饮酒多食而发,且伴发热而来本院门诊。体检:T37.6℃,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腹部较膨隆,腹壁脂肪厚,肝区及上腹部均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血检:WBC10.6×109/L,N 0.82。AMS 157u/L,AKP2.12μmol.s-1/L,GLU6.84mmol/L,BUA 451μmol/L,TG2.07nmol/L,Chol5.82mmol/L。B超示:脂肪肝、胆囊壁毛糙。拟诊:①脂肪肝,②胆道感染,③胰腺炎?予头孢拉啶、悉复欢、654-2等药治疗1周余,发热依然且腹胀不适,而请杨老诊治。除上症外,尚见纳差,时有泛恶,大便秘结,4日未行,舌下瘀筋显露、苔白厚腻而秽浊,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胁痛、积证。证属痰瘀交阻而痰浊偏盛。治以疏理清化,祛浊行瘀消积滞。处方:莪术、虎杖、制延胡索、蒲公英各30g,黄芩、莱菔子、大腹皮、生大黄各15g,柴胡、厚朴、枳壳、王不留行、姜半夏各12g,黄连5g,吴茱萸1g,郁金9g。服药5剂后,大便通畅,胁胀痞满均减,体温正常。再予上方去大腹皮、吴茱萸,加生山楂、谷芽、麦芽各30g。续服14剂后,复查血WBC5.6×109/L,BUA341μmol/L,AKP1.05μmol.s-1/L,ALT 666.8nmol.s-1/L,AMS107u/L,TG1.76mmol/L,Chol4.62mmol/L。并嘱患者适当控制饮食,忌酒,少进高粱厚味,多进素食,随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亦得到相应控制。

    (修回日期:1999-02-25), 百拇医药(潘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