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36897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尿粘多糖方法的建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9期
     作者:林群娣 光炜 蒋玮莹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遗传学教研室(510089)

    关键词:粘多糖贮积症;溶酶体病;临床检验

    广东医学990919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易于推广应用的粘多糖贮积症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以硫酸皮肤素(DS)及硫酸软骨素(CS)为标准对照,检出患者尿中的粘多糖。结果 在323名疑诊病人中检出阳性者96例,与临床相符合。结论 本法可作为临床上粘多糖贮积症的初步诊断及初步分型的方法。

    粘多糖贮积症(简称MPS)是一组属于溶酶体病的遗传代谢病。该症由于体内催化粘多糖(GAG)降解的特异性溶酶体水解酶的缺乏或失活,导致分解不完全的粘多糖逐渐贮存在的各组织细胞体内,造成多器官多组织的功能损害。临床特征主要为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和进行性智力障碍。MP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X线检查、病理改变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尿粘多糖检测是最常用的简便方法。作者在以Rufini等[1]检测尿粘多糖方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建立了我室尿粘多糖的检测方法,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临床疑是MPS的患儿,留晨新鲜中段尿于消毒试管中,离心5 min(3 000 r/min),取上清30 μL供点样用。

    1.2 试剂 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琼脂糖,甲苯胺蓝,醋酸等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硫酸皮肤素(DS)及硫酸软骨素(CS)标准参照品均购自Sigma公司。

    1.3 方法 0.06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7):取Na2HPO4 21.5 g,KH2PO4 8.16 g,蒸馏水溶解至1 000 mL。染色液:甲苯胺蓝0.5 g,用20 mL甲醇研磨,溶解后,加5%醋酸至100 mL备用。0.6%琼脂糖凝胶:称取0.6 g琼脂糖加0.06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7) 100 mL,微波炉2 min煮沸溶解。电泳:用有机玻璃板,制成约2 mm厚的胶,依次加入病人标本及硫酸软骨素(CS)、硫酸皮肤素(DS)标准对照物各30 μL,点样,用三层纱布搭桥,点样处为负极,电压:15 V/cm,电泳2 h,取胶用甲苯胺蓝染色5 min,H2O漂洗,再用5%醋酸漂洗至区带清晰为止。根据标准参照物泳动位置确定尿粘多糖性质,根据区带与标准参照物间着色深浅判断尿粘多糖多少:如无区带为(-),区带色浅于标准为(±),相等为(+),色深于标准为(++)。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自1995年1月~1998年6月,我们检测了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门诊MPS疑诊病人共99个家系323人,其中少儿135人。结果检出尿GAG(+ +)20例,(+)64例,(±)12例,(-)227例。

    3 讨论

    MPS现分为6型,除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余各型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Ⅰ型、Ⅱ型和Ⅶ型,尿GAG为DS+HS,Ⅲ型为HS,Ⅳ型为KS,Ⅵ型为DS[2]。由于正常情况下,粘多糖可被相应的水解酶降解,故尿中粘多糖检测为阴性。只有当相应酶缺陷或活性下降,以致不完全降解的粘多糖在体内贮积,最终从尿中排出,致尿中粘多糖检测阳性。因此,如尿GAG阳性,则间接反应粘多糖水解酶缺乏或活性下降。由于不同酶缺陷导致降解产物不同,故可根据尿中GAG的不同,进行初步分型及诊断[3]。根据作者检测结果,初步认为广东省MPS以Ⅰ型、Ⅱ型为多。
, http://www.100md.com
    MPS病实验室诊断方法有:酶活性检测、35S掺入法、尿粘多糖检测及基因诊断。其中前两者可确定诊断,但检测方法繁杂,试剂昂贵,仪器设备要求高,难以在基层实验室推广应用。基因诊断的方法国内尚未建立。尿粘多糖检测,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可协助临床进行分型及诊断,便于推广应用,亦可作为基因诊断前的常规检查[4,5]

    4 参考文献

    1 Rufini S, Ghebregzabher M, Castellucci G, et al. A new screening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mucopolysaccharidoses. Clin Chim Acta, 1979, 95(3):443

    2 杜传书,刘祖洞,主编.医学遗传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75~479
, http://www.100md.com
    3 Engle J, Safi HJ, Abbassi O, et al. Mucopolysaccharidosis presenting as pediatric multiple aortic aneurysm: first reported case. J Vasc Surg, 1997, 26(4):704

    4 Levin TL, Berdon WE, Lachman RS, et al. Lurmbar gibbus in storage diseases and bone dysplasias. Pediatr Radiol, 1997, 27(4):289

    5 Stone JE. Urine analysis in the diagnosis of mucopolysaccharide disorders. Ann Clin Biochem, 1998, 35(Pt 2):2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