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10296
胰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雷正明 黎 靖 贺 凯 杨文君

    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646000)

    关键词:胰腺疾病;并发症;脑疾病;诊断;脑疾病;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991003 摘 要 目的:探讨胰性脑病的诊治规律。方 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结果:胰性脑病的患病率占急性胰腺炎(AP) 的2.84%(19/668),89.47%(17/19)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均在AP发病1周内并发 胰性脑病。临床表现有以烦躁失眠、定向力障碍为主的兴奋型(10例);以淡漠、嗜睡、昏迷 为主的抑制型(7例);兴奋或抑制表现并有面瘫、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系统定位损害的混合型( 2例)等3型。5例在胰周及腹腔引流术后神经精神症状消失,6例脑病症状持续至死亡,3例随 AP好 转脑病症状消失,3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硫酸镁治愈,2例持续狂躁不眠者,加用氟哌啶醇 、安坦治疗,脑病症状迅速消失。结论:胰性脑病诊断应注意与继发性胰腺感染(SPI)、高 血糖或低血糖昏迷等鉴别,并按临床分型决定治疗措施。
, http://www.100md.com
    胰性脑病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出现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 其诊治有一定难点,我院1985年1月~1998年5月收治急性胰腺炎(AP)668例中,合并胰性脑 病19例,现作一分析,以探讨其诊治规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35~71岁。AP病因:酒精性9例,胆源性 3例,其它7例。急性胰腺炎发病至并发胰性脑病时间:<24小时3例,24~72小时12例,>7 2小时4例。

    1.2 临床表现 表现有头痛、烦躁、失眠、幻觉、定向力障碍8例,狂躁不眠2例,淡漠嗜 睡、木僵5例,昏迷4例。其中并有面瘫、癫痫样发作各1例。神经精神症状持续时间:<3天 13例,3~5天5例,7天1例。急性胰腺炎程度:轻症2例,重症17例。

    1.3 并发症 本组并发感染性胰腺坏死1例,胰周脓肿9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合并肺、 肾、心、肝、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器官衰竭5例。
, 百拇医药
    1.4 治疗及结果 5例在胰周及腹腔引流术后神经精神症状消失,6例神经精神症状持续至 死亡,3例除常规禁食、补液、营养支持治疗外,未经其它特殊治疗,随胰腺炎病情好转脑 病症状消失。3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硫酸镁(1例并采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治愈。2例狂躁 不眠 者(分别持续4天、7天),经皮质激素、硫酸镁等治疗无效,加用氟哌啶醇、安坦,次日脑病 症状完全消失。

    2 讨论

    2.1 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与AP时大量胰酶透过血脑屏障,磷脂酶A2等物质使 脑细胞水肿,神经脱髓鞘,弹力蛋白酶致脑血管破坏,颅内小灶性出血,循环血容量丧失,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致脑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等有关。近年则注意到细胞因子 在AP所致胰外并发症中的作用[1]。Farkas[2]发现AP时肿瘤坏死因子(TNF )导致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与胰性脑病的发生有关。本组病例中,89.5%(17/19)患者无神 经系统定位损害体征,42.1%(8/19)患者经胰 周和腹腔引流手术后,或随AP好转,脑病症状迅速缓解。提示AP时缺血、缺氧、胰酶、细胞 因子等导致脑损害主要是弥漫性损害,且以功能性损害为主,及时合理地治疗,胰性脑病应 该具有较好的可复性。另外,本组中酒精性AP占47.4%(9/19),提示酒精在胰性脑病发病中 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 百拇医药
    2.2 胰性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2.1 诊断 对有典型AP临床表现,合并神经精神症状者,诊断不难;但有 少数患者AP表现不典型,而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不明原因急 性发病,以代谢性脑病或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尤对有暴饮暴 食、胆囊结石、高脂血症病史,轻微或短暂的腹痛,呕吐或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者,更应 警惕本病,及时选择超声波(US)、CT、血尿淀粉酶等检测,可早期确立诊断。

    胰性脑病的表现多样,大致分为以下类型:(1)兴奋型:以头痛、烦躁、失眠、 幻觉、定向力障碍,甚或狂躁不眠等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本组10例;(2)抑制型:以淡漠 、嗜睡、木僵,昏迷为主,本组7例;(3)混合型:兴奋型或抑制型并有面瘫、癫痫样发作等 神经系统定位损害表现,本组2例。

    2.2.2 鉴别诊断 胰性脑病首先应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精神病鉴别,其 次应和机体其它器官疾病引起的代谢性脑病鉴别。由于涉及病种较多,本文仅强调AP时最应 注意的几种情况,(1)低血糖和高血糖导致昏迷:人群中隐性糖尿病者众多,AP时休克、应 激反应可触发这类患者发生高渗性或酮症酸中毒昏迷,而长期禁食、治疗不当又可致低血糖 昏 迷。我院668例AP中见高渗性或酮症酸中毒昏迷7例,低血糖昏迷3例。此类患者测定血糖, 可立即 确诊,关键在于要预见其可能性。(2)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初期常见 淡漠、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我院212例中有此表现者占61.32%(130/212)。及时扩容, 随休克纠正,症状迅速消失。(3)继发性胰腺感染(SPI):少数AP患者发生SPI时以神经精神 症状,低热、心率增快为主要表现,容易与胰性脑病混淆。本组1 9例,全部在AP发病1周内并发胰性脑病,同期25例SPI中,22例发生于AP发病10天以后,仅3 例感染性胰腺坏死发生于AP发病第1周内。我们的体会是,二者的区别在于胰性脑病多 在AP发病第1周内发生,且随AP改善迅速好转;SPI则较多发生于AP发病第2周以后,伴有感 染中毒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 http://www.100md.com
    2.3 胰性脑病的治疗 胰性脑病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我们根据病因决定治疗重点,根 据病情决定手术与否及时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为主的个体化原则治疗AP前提下,依据前述 分型,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治疗胰性脑病:(1)兴奋型以镇静为主,轻度患者用安定类镇静药 ,较重者可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对狂躁性精神病表现者,加用抗精神病药如安坦、氟哌啶 醇等 可产生良好效果;(2)抑制型以纠正低氧血症,提高胶体渗透压为主,酌情辅以脱水、降颅 压等措施;(3)混合型可据患者表现兴奋型或抑制型综合应用前二项治疗措施。

    需要注意,胰性脑病治疗过程中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充分补给能量至关重要, 兴奋型者能量消耗大,容易失水;抑制型者由于AP时大量血浆成分丢失于第三间隙,脱水治 疗时应边补边脱,以免加重低血容量状态。我们认为,上述分类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胰性脑 病的治疗效果。另外,虽本组及文献报道均见部分胰性脑病患者随AP手术治疗而症状缓解, 但胰性脑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提示不能据此将胰性脑病视作AP的手术指征。
, 百拇医药
    3 参考文献

    1 Norman J. The role of cytokin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cute pancre atitis. Am J Surg,1998,175(1):76~83.

    2 Farkas G,Marton J,Nagy Z,et al.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 res ults in increase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the rat:a potential role for tumor necrosis factor and interleukin 6. Neurosci Lett,1998,242(3):147~15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