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50096
异丙酚用于脑梗塞病人镇静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10期
     作者:韩文斌 孟祥忠

    单位:韩文斌 北京军区总医院ICU,100070;孟祥忠 天津254医院ICU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1058 1 病例简介

    例1,女,72岁,因突然昏迷、躁动伴呕吐4小时入院。查体:Bp 18/10 kPa,HR 70次/分,R 18次/分。双瞳孔光反射弱,右侧肢体不活动,肌张力高,病理反射阳性。头颅CT示左额顶低密度区。心电图示各导联ST段压低0.5 mv,T波低平。入院诊断为左额顶脑梗塞,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先给硝酸甘油5 mg,肌肉注射镇静。病人仍躁动,且出现呼吸表浅,口唇紫绀,静注洛贝林和尼可刹米各1/2支后转入ICU。监测显示HR 120次/分,Bp 16/9.3 kPa,面罩吸氧3升/分,SpO2 80%,病人浅昏迷,躁动不安。立即静注氟哌定5 mg(共2次),硫喷妥钠5 ml(共2次),又肌注氯丙嗪、异丙嗪各25 mg,仅能镇静30分钟左右,心率明显加快。改用异丙酚400 mg另入5%葡萄糖液250 ml持续静脉点滴,开始2.3~3.0 mg/kg.h,病人安静后改为0.5~1.0 mg/kg.h,此时病人心率降至70~80次/分,呼吸平稳,吸氧1~2升/分,SpO2 95%以上。其他处理包括适度脱水利尿,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静点异丙酚2天停药,再次出现躁动,注射氟哌定、硫喷妥钠、氯丙嗪、异丙嗪效果差,又继续静点异丙酚24小时,停用后病人清醒,定向力恢复,能配合治疗,转回神经科,10天后痊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例2,女,52岁,因突发昏迷、抽搐、躁动、呕吐、二便失禁2小时入院。T 37 ℃,HR 100次/分,R 18次/分,Bp 18.9/9.8 kPa,意识不清,间断抽搐、躁动,口唇发绀,瞳孔等大2.5 mm,光反射弱,双肺干湿罗音,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减弱,双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小脑有低密度区。诊断脑梗塞,呕吐误吸。首先面罩吸氧,静注安定10 mg镇静止痉,效果不理想改用2.5%硫喷妥钠5 ml间断静推,共4次,效果尚可,但维时较短,取异丙酚40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持续静脉点滴,1.0 mg/kg.h左右。由于呼吸道有痰,SpO2较低(80%左右),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吸痰后给予压力支持辅助通气,FiO2=0.3,SpO2渐渐升至96%以上。第2天试停异丙酚,病人虽无抽搐,但有轻微躁动,继续静点异丙酚,第3天停药,病人清醒,无抽搐躁动,定向力好,生命体征正常。停用呼吸机,拔除气管内导管。病人自觉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查左上下肢可自主活动,但肌力比右侧差。整个过程还给予脱水、利尿、抗感染、神经营养等治疗。住院5天基本痊愈,无后遗症,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病人抽搐或躁动影响呼吸,增加心率,升高血压,代谢和耗氧增强,全身应激加重,有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出血等严重病变,因此必须给予适当镇静。异丙酚是一种新型非巴妥类静脉麻醉剂,药理特征是起效快、维时短、清醒彻底、减慢心率、不增加肺动脉压和颅内压,还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持续静脉点滴,能够维持稳定的镇静水平,然而在较大剂量或快速注射时,可产生呼吸抑制、血管扩张和低血压。该2例采用先快后慢的持续滴注法,根据病人临床症状,掌握适当剂量和速度,充分发挥异丙酚有利于脑保护、稳定颅内压、降低心率等优点,避免呼吸抑制和低血压,使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痊愈出院。说明异丙酚用于脑梗塞、脑缺血病人的临床镇静是安全的。

    收稿:1998-10-15

    修回:1999-02-0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