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垂体腺瘤
编号:10207428
侵袭性垂体腺瘤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1期
     作者:印红霞(综述) 史继新(审校)

    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1119 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近年来,该病研究有新的进展,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一、定义及发病率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概念最早由Jefferson[1]于1940年提出,其强调“硬脑膜侵犯”及“快速增长”是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特点。Martins[2]1965年报道一组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并结合文献提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定义:“垂体腺瘤生长突破包膜或侵犯邻近结构”。并将垂体腺瘤依据生物学行为分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癌。三者之间的生物学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前二者之间有无相互转化的关系尚未见明确阐述。
, 百拇医药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病率,报道诸多不一[3~5],主要是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所致。常用的判断标准有三种:(1)术中观察有无肿瘤组织侵犯硬脑膜、骨质、海绵窦、视神经等;(2)术中硬脑膜取检有无瘤细胞侵犯硬脑膜;(3)影像学检查有无肿瘤破坏骨质,侵犯海绵窦、蝶窦等。依标准(1)有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在5%~20%之间[3]。 Thapar等[4]结合(1)与(3)报道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为43%。Selman[5]报道一组60例垂体瘤病人,依标准(2)发现侵袭率高达85%,且肿瘤越大,侵袭发生率越高,其中微腺瘤为69%,鞍内大腺瘤87%,鞍外扩展的大腺瘤94%。由于取材及切片的局限性,实际的硬脑膜侵犯的发生率估计更高。

    二、病理学特点

    常规的病理学检查很难可靠区分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及垂体癌[6],常规用于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标准,如核多形性、细胞不典型增生、细胞多形性、坏死、核分裂等在判断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及潜在复发性方面均不可靠。超微病理检查对垂体腺瘤的分类是必须的,偶尔也能提示一些肿瘤侵袭生长的迹像,但作为判断预后的常规检查手段尚不现实[3]
, 百拇医药
    不同激素分泌类型的肿瘤其侵袭性发生率不同。另外不同激素分泌型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方向也似有一定倾向性,PRL腺瘤、GH-PRL混合腺瘤多向下生长,破坏鞍底;而ACTH腺瘤则较多向鞍上生长[3]

    三、临床特点

    1.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年轻患者多见,Selman[5]研究发现女性以20~39岁多见,男性以40~69岁为多见。并认为男性由于内分泌症状不明显,就诊时肿瘤往往较大。

    2.侵袭性垂体腺瘤常累及颅神经及颈内动脉,临床症状进展快,尤其是视觉症状出现往往迅速而且较重[2],这一方面由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卒中发生率高[7],另一方面也由于肿瘤增长迅速所致。

    3.术后复发率高。有研究表明,术后复发与肿瘤的侵袭性行为显著相关[7]
, 百拇医药
    4.X线多见骨质破坏[8]

    四、细胞动力学的研究

    垂体腺瘤生长速度与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性已有许多研究报道。早期应用流式细胞仪,溴代脱氧尿嘧啶(Brdu)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多不一致,最近由于方法的改进及病理技术的进步,上述两者的相关性已被多数学者所肯定[9,10]。近来,随着对细胞周期的深入研究,许多细胞周期中特有的核抗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已知有30多种,已应用垂体瘤研究的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核抗原。

    Thapar等[4]通过对一组70例垂体腺瘤的研究发现:侵袭性垂体腺瘤Ki67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并提出将Ki67表达指数3%作为区分非侵袭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标准。Hsu[11]报道一组30例复发垂体腺瘤,其PCNA指数显著高于非复发病人,且PCNA表达指数与Ki67表达指数呈正相关。最近有人报道垂体腺瘤细胞增殖指数与癌基因表达有相关性,提示增殖指数对区分肿瘤的良、恶性有一定意义[12]
, 百拇医药
    五、肿瘤基因的研究

    1.基因突变与癌基因激活

    垂体腺癌目前研究较多的癌基因是Gsp基因。近年来,Gs蛋白的α亚单位(Gs α)的变异已在肢端肥大症的一组垂体癌病人中发现,其原因是基因的点突变[13]。Gs α基因是一个长约20Kb的独立基因,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其碱基序列和生理功能已基本清楚。利用PCR和测序分析已将其点突变热点找到,即Gs α基因的第201和第227号密码子,分别位于第8和第9个外显子上,单碱基替换使前者由编码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后者由编码甘氨酸变为精氨酸。Gs α这些氨基酸替换使其内在的GTP活性受到抑制。这样,Gs蛋白就处于与GTP结合的持续激活状态,其结果导致cAMP积聚,而cAMP的增多最终引起GH过多分泌及细胞过度增殖。由此可见点突变使Gs α基因成为癌基因。

    垂体腺瘤中还有c-myc基因的表达,且因肿瘤类型不同,表达量也有差异,Ikeda等[14]提出,c-myc蛋白的表达量随垂体瘤恶性度增加而增加,c-myc可作为衡量垂体腺瘤是否侵袭性生长的一个指标。
, http://www.100md.com
    2.抑癌基因失活及基因丢失问题

    Thapar[12]对一组垂体腺瘤的病理标本作突变型p53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其中3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28例有表达,而7例垂体癌全部有p53表达,Hinton等则发现在垂体腺瘤常有Rb蛋白的表达,而在垂体腺癌则有该种表达的缺失[15]。Allen[16]发现在垂体腺瘤中存在11q13等位基因丢失。Emiko等[17]报道,在1例被证实有11q13等位基因丢失的垂体腺瘤中同时存在Gs α第201密码子的突变,他们认为,垂体腺瘤可能系癌基因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共同作用所致。

    六、治疗

    侵袭性垂体腺瘤瘤体出血、卒中发生率高达30%,卒中是影响预后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7]。多数学者主张对出血、卒中的病人尽早、尽快手术是挽救视力、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 百拇医药
    垂体腺瘤发生侵袭性生长后,无论采用何种入路,全切除总是难以达到,故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复发率较高。术中尽可能充分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疗,复发率明显低于仅作部分切除的病例。Nagashima等[18]提出依据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来指导临床术后处理工作,对细胞增殖指数较高的病人,主张采用包括手术、放疗、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报道用光动力学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瘤,认为可以消除术后残留的肿瘤组织,减少复发率[19]

    参考文献

    [1] Jefferson G.Procr Soc Med 1990;33:433.

    [2] Martins AN,et al.J Neurosurg 1965;22:268.
, 百拇医药
    [3] Scheithauer BW,et al.J Neurosurg 1986;65:733.

    [4] Thapar K,et al. Neurosurg 1996;38:99.

    [5] Selman WK,et al.J Neurosurg 1986;64:402.

    [6] Saeger W,et al.Pathologe 1995;16:354.

    [7] Frailoi B,et al.Neurosurg 1990;27:741.

    [8] Lundberg PO,et al.Neurosurgery 1985;17:446.

    [9] Stefaneanu L,et al.Med Pathol 1989;2:192.
, 百拇医药
    [10] Nagashima T,et al.J Neurosurg 1986;64:588.

    [11] Hsu DW,et al.J Neurosurg 1993;78:753.

    [12] Thapar K,et al.J Neurosurg 1996;38:763.

    [13] Melmed S.N Engl J Med 1990;332:966.

    [14] Ikeda H,et al.Acta Neuropathol Berl 1992;83:361.

    [15] Hinton DR,et al.Cancer Lett 1998;126:209.

    [16] Allen EB,et al.Cancer Res 1991;51:1154.

    [17] Emiko H,et al.Endocrinol Japan 1992;39:319.

    [18] Nagashima T,et al.J Neurosurg 1986;64:588.

    [19] Marks PV,et al.Br J Neurosurg 1993;7:401.,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