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10257
尿NAG酶在判断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损害中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11期
     作者:王济东

    单位:江苏省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233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1146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绝大部分存在于近端肾小管细胞中。肾小管损伤后,其尿中浓度即升高。已有研究证实,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的尿液中NAG酶浓度升高。为了解NAG酶在判断肾小球疾病患者肾小管损伤中的价值,本文对经肾活检证实伴有不同程度肾间质小管损害的67例肾小球疾病,以及7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的尿NAG酶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 临床资料

    67例经肾活检确定诊断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男39例,女28例。年龄9~64岁,平均30.31岁。病理所见有肾小管扩张或萎缩,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基膜增厚,间质中有炎性细胞浸润等为间质小管损害(TIN)。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50例,包括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不伴TIN 34例,膜性肾病(MN)16例(伴TIN 6例,不伴TIN 10例);狼疮性肾炎(LN)17例,伴TIN11例,不伴TIN 6例。另外急性肾小管坏死(ATN)7例。正常对照组(无泌尿系其它特殊病史)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平均29.24岁。患者均在肾活检前1周内测定尿NAG酶。

    2 结果

    伴/不伴间质小管损害者尿NAG酶浓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间质小管损害程度不同,尿NAG酶浓度亦有差异,有突出间质小管损害的ATN组患者,其尿NAG酶浓度升高显著,测定值为176.04±19.69(u/g·cr),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NAG酶作为反映肾小管损害的一项指标,临床上多用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间质性疾病的研究。本文通过对67例经肾活检确诊、证实伴/或不伴间质小管损害的肾小球疾病中尿NAG酶的检测,将其用于了解肾小球疾病患者是否伴有间质小管损害及其程度。结果表明,病理证实伴间质小管损害的MN、LN其尿NAG酶均明显升高。因此尿NAG酶可作为判断肾小球疾病患者间质小管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通过进一步分析间质小管损害的MN、LN患者与ATN患者尿NAG酶测定值的差异,进而更加说明尿NAG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间质小管损害的程度。由于检测尿NAG酶无创、价廉,以及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失为临床上了解肾间质小管损害的一项客观指标,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