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14307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三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1期
     作者:高章元 屠岳 王汉涛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通外科,上海,200433

    关键词:血管瘤;海绵状;大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91154 1 临床资料

    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16,19和49岁,均自幼发病,发病时间平均为26.3年。3例患者均有反复无痛性便血,并随年龄的增长,便血量逐渐增多,常出现头昏、眼花及乏力,严重时突然晕倒,常因大出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及慢性贫血,血红蛋白在60~80 g/L以下,经输血后症状有所缓解。其次为排便习惯改变及排便困难。常被误诊为内痔、静脉曲张症及直肠炎,曾多次行内痔切除及曲张静脉结扎术。体检发现均有轻中重度贫血貌,直肠指诊及直肠镜检查距肛缘2~4 cm占肠腔1周之肿块,界不清。3例均行腹部平片、大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或MRI等检查,诊断明确。全部患者采用直肠、乙状结肠切除,袖套式结肛吻合术。病理证实直肠及乙状结肠粘膜高低不平,有针尖至米粒大小结节,呈散在分布,肠壁增厚,粘膜下呈灰褐色。显微镜检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可见大量不规则血管,血管腔扩大,有的血管扩张呈海绵状。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2.1 临床表现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以反复发生无痛性便血为主,其特点是婴幼儿时期发病,进行性加重,病程长,多引起慢性贫血。本组3例均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反复便血,自便血至明确诊断分别为15,19和45年,常被误诊为内痔或直肠炎,而行内痔切除等治疗,其中1例曾行内痔切除达7次之多,直到45岁才确诊。

    2.2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靠腹部平片、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等检查。(1)腹部平片中约25%~50%的患者可发现直肠、乙状结肠或骶前间隙内成束聚集的静脉石,本组仅1例发现盆腔静脉石;(2)气钡双重造影可见肠腔狭窄及不规则充盈缺损;(3)选择性血管造影常能确诊。本组3例均发现直肠上动脉增粗,毛细血管相可见直肠及肛管区有不规则肿瘤染色,静脉早显,左右髂内动脉分支均对肿瘤有供血,并见其不规则增粗的血管影;(4)纤维结肠镜中可见到粘膜呈暗红或紫红色,表面糜烂易出血,粘膜下血管扩张、充血,部分患者粘膜呈慢性炎症改变,本组3例均有上述典型的临床表现;(5)近年来CT及MRI在大肠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组3例均可见直肠及乙状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伴肠腔狭窄,肠周脂肪内血管明显扩张迂曲,直肠下段增厚的肠壁内有多个点状钙化灶。
, 百拇医药
    2.3 治疗 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大肠海绵状血管瘤为一良性病变,且多见于青少年,永久性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生活上无可估量的痛苦,故目前多提倡保留肛管括约肌功能的手术,如直肠前切除、拖出式切除吻合及袖套式结肛吻合等。本文3例结肛肠吻合,未作预防性结肠造口,均一期愈合,避免了第二次造口还纳的痛苦。故作者认为只要吻合口无张力,血供良好及正确的吻合技术,可以不作预防性结肠造口。由于该术式出血少,术后肛管自制功能恢复较满意,避免了永久性结肠造口,值得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R 656.9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高章元,男,1953年12月生,主治医师,讲师

    (1999-09-11收稿,1999-10-09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