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驱虫剂 > 乌梅丸
编号:10229548
乌梅丸异病同治之我见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1期
     作者:李家发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430061)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1133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方由乌梅、干姜、细辛、川连、桂枝、川椒、人参、附片、当归、黄柏组成,主治蛔厥、久利之证。从乌梅丸的用药、立法来看,乌梅丸不仅可治蛔厥、久痢之证,还可治寒热错杂、正虚邪实之证。兹浅谈临床体会如下。

    1 胃脘痛

    李某,女,42岁。1991年5月11日初诊。主诉:近10个月来胃脘部疼痛隐隐,时轻时重,痛时有不同程度的灼热感,嗳气吞酸,脘腹胀满,食后加剧。形冷畏寒,日轻夜重,口渴喜热饮。经某医院胃镜诊为慢性胃炎。用西药后效果不显,改求中医治疗。

    刻诊:神疲乏力,舌苔黄白相间,微腻,脉沉弦。证属寒热互结,肝气不和,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药用乌梅、党参、柴胡、白芍、陈皮、木香、附片各10g,黄连、黄柏、干姜、川椒各6g。5剂,1剂/d,水煎服。二诊:诸症减轻,上方减柴胡量至5g,再服10剂。三诊:精神明显好转,畏寒轻微,口不渴但仍喜热饮,饭后稍有腹胀,大便多成形,原方去柴胡,减附片、桂枝量为5g,续服1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按三诊方继服3剂。半年后复查,胃部正常。
, http://www.100md.com
    2 痛经

    吴某,女,20岁。1997年8月11日初诊。主诉:连续3个月经前、经初小腹胀痛,甚则牵引会阴及腰骶,情绪不好时痛剧。经量逐月减少,色紫暗,夹有少许血块,末次月经稍推后。平时心烦欲呕,咽干,口微苦,头昏,乏力,经前及经初1~2日较明显。

    刻诊:四肢偏凉,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证属肝气不舒、气血不和、寒热内郁。药用延胡12g,附片、干姜、制香附各10g,黄连、黄柏各4.5g,党参、当归、益母草、乌梅各15g,蕲艾6g,炙甘草3g。嘱其在下次月经前1周开始服药,连服5剂,如在服药期间月经来潮,亦不必停药。5剂药刚服完月经来潮,仅只有轻微不适,经量、经色基本正常。此后月经如常。

    3 呕吐

    刘某,女,27岁。1998年7月4日初诊。主诉:去年夏季产后,胃脘部一直不适,经常隐隐作痛,胸闷呕恶,甚则吐苦水,遇恼怒、忧思、稍过食或进冰冷食物时呕吐更甚。形寒畏冷渐重,大便多溏薄,脾气变坏,食纳渐差,体倦乏力。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近2日呕恶频作。
, 百拇医药
    刻诊:面色无华,精神不振,舌淡红,苔白,脉弦数。经询问,患者产后曾过食生冷,情志不舒。证属中焦虚寒、肝郁化火、胆胃上逆。药用乌梅、附片、干姜、陈皮各10g,川椒、黄连各6g,黄柏、川楝子、沉香各3g,党参、代赭石各15g,水煎,1剂/d。连服5剂后,诸症减缓,10剂后呕吐明显减轻,胃脘隐痛消失,余症轻微,仍宗上方,将附片、干姜、桂枝减量为6g,代赭石为10g,黄连、黄柏为3g,去川楝子,加丁香6g,黄芪15g,10剂而愈。

    4 眩晕

    袁某,男,55岁,1993年3月21日初诊。主诉:有眩晕病约4年,经常发作。初起较轻微,持续时间比较短,间隔时间长。近年来,间隔时间忽长忽短,短者仅一天,长者月余,没有规律,症状逐渐加重。甚则如入云雾,视物旋转,呕吐欲仆,时间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不等。先后按颈椎病、神经官能症治疗,疗效不佳。后到某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经西药治疗效亦不显。

    刻诊:胸脘痞闷,嘈杂、心烦心悸,食纳不佳,四肢欠温,冬重夏轻,大便呈粘糊状,多有未尽之意,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血虚弱、寒热内郁、风痰相结。药用乌梅、党参、半夏、白术各12g,附片、桂枝、当归、天麻各10g,生龙牡各15g,黄连、川楝子各3g。水煎,1剂/d,5剂。二诊:服完第3剂后复发1次,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在一诊方的基础上,稍有变更,共服10剂,诸症消失,追访半年未复发。
, 百拇医药
    5 癔病

    朱某,女,28岁。1996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近3月来,经常头晕,睡眠差,多恶梦,食纳不佳,大便稀溏,小便偶有黄短,月经先后不定期,经前小腹胀痛,经量逐渐减少。自觉咽喉不利,如物所阻。每遇情志不舒时纳差、咽喉不利等症加剧。常有压抑感。因失恋更加少言,不理会人,常自言自语,独自悲伤。前几天在家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轻微抽搐,虽神志清楚,但呼之不应。后经某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刻诊:精神不振,体质瘦弱,苔白稍腻,脉弦细。证属厥阴寒热、风痰上扰。药用:乌梅15g,钩藤12g,党参、附片、半夏、菖蒲、茯苓、川朴各10g,干姜、川椒各6g,川楝子、黄连各4.5g,1剂/d,水煎,连服5剂。二诊:纳差、头晕、呕恶渐愈,大便较前粘稠,咽喉较前通畅,精神好转,继用上方5剂。三诊:诸症基本消除,上方去川楝子,加远志、枣仁各10g,续服5剂,以巩固疗效。追访半年未复发。

    6 不孕
, 百拇医药
    孙某,女,27岁,1998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婚后3年未孕,月经常常不准,提前少,推后多,经色淡、质清,挟有少许紫色血块,多逾期不止。神疲乏力,形寒怕冷,尤以下半身为明显。经前两乳发胀,胀甚时稍有疼痛,腰酸,有空坠感。易躁易怒,大便稀多干少,小便少。妇检:子宫偏小而光滑,宫体后位如桃核大、质硬。诊断为子宫发育不良。

    刻见:身体较胖,舌淡苔白薄,边有齿痕,脉沉弦。证属肾虚肝郁、寒滞胞宫。药用:乌梅、附片、桂枝、制香附、艾叶各10g,川椒、小茴各6g,细辛、川楝子、薄荷各3g,当归12g,紫河车10g(炒研细末冲服)。嘱其月经干净后服用,连服10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二诊:第二个月经周期后,腰围减小,乳房仅有轻微发胀,月经基本正常,大便成形时多,小便如常,精神转佳。服完第3次药后,月经推迟10天未至,到医院检查证实受孕。

    7 讨论

    柯韵伯曰:“仲景此方,本为厥阴立法”,“(厥阴病)厥利发热诸证,诸条不立方治,当知治法不出此方矣”。又曰:“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止吐蛔一症耶”。吴鞠通指明乌梅丸是“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
, http://www.100md.com
    调理肝胃:叶天士曰:“考《内经》肝病主治之法,无非治用治体”,“治肝不应,当取阳明,盖阳明胃土当木火之侵侮,所以治其冲逆之盛也”。乌梅丸中,酸能收能柔,苦能泄能降,辛能通能行,甘能补能缓。如酸苦辛同用可泄肝安胃,酸甘苦同用可养肝胃而清热,酸辛甘同用可通补阳气、降逆泄浊,如此种种相伍,诸法可用。

    调和寒热:唐容川曰:“厥阴之寒热,总因风气而煽动也。故用乌梅敛涩风气,而余药兼调寒热”。厥阴为三阴尽,多从阳进而阴退,阴退而阳进之变化。应随着病机的阴阳进退和证候的轻重缓急而灵活变化,对原方的药物配伍不必墨守成规。如阳虚偏重者用附片、干姜等,如处理好上述三个方面,就会得心应手。

    (收稿日期:1999-07-08),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驱虫剂 > 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