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42898
疟疾性巨脾围手术期及术中需注意的问题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1999年第11期
     作者:赵文才 田希兰 陈长义

    单位:宁夏固原地区医院外一科,宁夏 固原 756000

    关键词:疟疾性巨脾;脾切除术;疗效

    宁夏医学杂志991112 摘要 探讨手术治疗疟疾性巨脾的疗效。对36例疟疾性巨脾行脾切除术,36例均痊愈出院。疟疾性巨脾行手术治疗,疗效肯定。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规范、细致的术中操作,对预后很重要。

    中图分类号 R657.6 文献标识码 B

    临床实践证明[1],疟疾性巨脾目前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脾脏,但其围手术期及术中操作均不同于其它疾病所致的脾切除术。作者于1993~1996年参加援非洲医疗队期间曾对36例疟疾性巨脾患者行脾切除术,并进行了观察与随访,疗效肯定。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2~55岁,13~35岁20例,38~45岁8例,46~55岁8例。术中切除脾脏标本重量2000~2500克8例,2600~3200g12例,3400~3800g16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有慢性疟疾反复发作病史,脾脏位于脐、腹中线左侧者4例;脾位脐以下,超过腹中线者12例;脾脏超过左髂骨水平达右侧腹腔者19例;脾脏被挤压移位于右侧腹腔合并左侧巨大结核性脓肾者1例;伴脾周围炎者21例。

    1.3 化验室检查:轻度贫血16例,重度贫血20例,同时均伴有不同程度凝血机能障碍,测定血疟原虫(+)32例(-)4例,肝功能轻度损害4例。

    1.4 手术情况及术中出血量:本组36例均行脾脏切除,其中33例出血100~200m,l3例因粘连较重,分离时撕裂脾脏出血量较大,约400~600ml。
, 百拇医药
    1.5 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疟疾性巨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疟疾复发、脾窝感染、门静脉炎。本组36例患者术后,34例10~15天痊愈出院,2例术后2~4天出现寒战、高热、头痛,考虑疟疾复发及脾窝感染,给予抗疟及抗炎治疗后约20天痊愈出院。本组36例出院后随访1~2年均已恢复劳动力,手术疗效满意。

    1.6 术前准备:根据化验结果及患者的贫血程度于术前3~5天适量输液、输新鲜血,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术前1~2天静滴QNMX 0.4g,每日1次,以杀灭血中疟原虫,预防术后疟疾复发。对患有脾周炎者术前应用抗菌素治疗,用药量及治疗时间要足,最好以静脉滴注为佳。口服或静滴保肝药物,以保护和改善肝功能。手术前常规下胃管以减低胃肠张力,有利于术野暴露及术中操作。本组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满意后及时开放1~2个静脉通道,以保障术中输液、输血及静脉给药。

    1.7 术中注意问题:进入腹腔后先探查脾脏大小、质地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粘连情况。由于疟疾性巨脾除体积很大外,因其疟疾反复发作,绝大多数都与周围组织器官有广泛致密粘连,脾脏质地较脆,分离粘连时极易撕裂,所以游离脾脏时要做到动作轻柔,切勿急躁,以免撕裂引起出血增加手术困难,甚至因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故分离粘连游离脾脏是巨脾手术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术中切勿用力挤压脾体或注射缩脾药物,以免脾窦内含疟原虫的血液进入体循环。脾脏完全游离后先分离出脾静脉用粗线双重结扎,以阻滞脾体内血液进入体循环,而后以同法处理脾动脉。对难以分离者可将脾动、静脉一同结扎,然后把脾托出腹腔外处理脾胃韧带及脾蒂[2]。因疟疾性巨脾血中含有大量疟原虫,故脾血不能回输。
, 百拇医药
    1.8 术后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继续输液、输血,以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同时,可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脾窝感染及门静脉炎。术后常规静滴ONMX 0.4g,每日一次,约4~5天,以杀灭术中因挤压脾体而进入血液的疟原虫。术后1周,常规复查血色素、红、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观察贫血及凝血机能改善情况,一般于术后1周均有明显改善。

    2 讨论

    疟疾是疟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间歇高热、寒颤出汗和脾肿大、贫血为特征[4]。由于脾脏有充血性改变及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反复感染者可导致脾脏纤维化。因为脾髓内网状组织呈弥漫性增生和纤维化,脾窦扩张,窦壁和血管壁增厚,患者的脾肿大则更显著,所以慢性脾脏肿大经临床治疗不缩小,如遇暴力易产生脾破裂。疟疾性巨脾除丧失脾脏抗炎及参与免疫的正常功能外,其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可引起血循环障碍和功能紊乱,并使红细胞血小板的破坏加剧,加重继发性贫血和凝血机制障碍,疟疾性巨脾切除后经临床观察和化验复查证明可使患者的一般状况,贫血及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可解除肝脾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改善其血循环和功能紊乱,可减轻肝脏负担,延缓肝纤维化过程,对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第三届脾功能与脾外科专题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1992,73(6):325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4.1313.1318.1319

    责编:杨自革

    文章编号:1001-5949(1999)11-0668-02

    (收稿:1999—04—13 修回:1999—07—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