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52610
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单疱角膜炎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第11期
     作者:孟庆康

    单位:青岛市北区医院眼科,山东 青岛 266012

    关键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991118 单疱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其主要症状为异物感、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及视物模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重、难控制、易复发、难治愈等。

    现临床多采用局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0.1%无环鸟苷眼水点眼,3%无环鸟苷眼膏点眼。0.5%疱疹净眼水点眼,0.05%环胞苷眼水点眼及溃疡面烧灼、散瞳、热敷等办法治疗。但由于单疱病毒常潜于三叉神经节或角膜基质内,且目前所应用的抗病毒药物疗效的不稳定,往往使该病迁延反复发作而造成严重视力障碍,甚或致盲,是眼科的棘手问题。

    多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疱角膜炎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以求正于同道。
, 百拇医药
    一般资料

    随机观察了我院门诊诊治的单疱角膜炎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2岁~20岁1例,21岁~30岁7例,31岁~40岁11例,41岁~50岁6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8岁,病程1周内1例,1~2周2例,1月内3例,1~2个月4例,2~3个月5例,3~4个月2例,4~5个月3例,5~6个月3例,6个月~1年2例,病程最短5d,最长已反复发作1年之久。诊断标准:1)询问既往单疱角膜炎病史。2)眼部出现异物感、羞明、流泪等刺激症状及视物模糊。3)眼部检查:角膜出现典型的树枝状、盘状型、内皮型的损害。4)角膜知觉减退。类型:病例分型:上皮型5例,实质层型(包括中深实质型)20例,在表浅层的5例中均为树枝状角膜炎,中深层20例中盘状型13例,内皮型7例。经治疗25例中痊愈20例,好转3例,失访2例。

    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
, 百拇医药
    笔者临床治疗25例均为经西药反复治疗无效者,故主要以中药治疗为主,根据临床不同见证辨证治疗分如下类型。

    1.1 风热上扰型

    主要见证为头痛、鼻塞、羞明、流泪、眉骨酸痛、咽痛、溲黄,或有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略弦。其病机为风热外袭,波及肝经,而上扰肝窍。本型5例,此型法当疏风解表,平肝清热,方用桑菊饮加减。处方:霜叶、菊花、连翘、薄荷、木贼草、谷精草、夏枯草、丹参、白疾藜、皂刺、板蓝根。贯众、甘草。

    1.2 肝火炽盛型

    主要见证为口苦咽干,两胁灼痛,目赤肿痛,口臭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或有身热,其病机为风热不解,波及肝胆,致肝郁不达,疏泄失常,肝火炽盛,上攻于目。此型12例,法当清肝泻火,解毒明目,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板蓝根、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丹参、薄荷、蝉衣、木贼草、皂刺、甘草。
, http://www.100md.com
    1.3 湿热蕴蒸型

    主要见证有头昏重胀,胸闷不舒,口粘而腻,身热不扬,目肿沉重,溲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滑。其病机为风热入里与湿相合,肝胆不利,湿热蕴结熏蒸于目。此型3例,法当清热利湿,平肝明目,方用三仁汤加减。处方:生薏仁、苦杏仁、白蔻仁、厚朴、白通草、滑石、贯众、皂刺、蝉衣、谷精草、木贼草、生黄芪、薄荷、丹参、甘草。

    1.4 阴虚邪留型

    主要见证为星翳疏散,抱轮微红,眼内干涩不适,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其病机为患病日久,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伤及阴津,正不胜邪,而邪留不去。此型5例,当滋阴扶正,明目祛邪,方用杞菊地黄丸合拔云退翳丸加减。处方:杞果、菊花、熟地、丹皮、泽泻、生黄芪、当归、丹参、密蒙花、白疾藜、木贼草、薄荷、地骨皮、贯众、甘草。

    2 西药治疗
, 百拇医药
    2.1 抗病毒治疗

    局部用0.05%环胞苷眼水点眼,日4次,0.1%无环鸟苷眼水点眼,日3次。

    2.2 3~5%碘酊烧灼溃疡面

    2.3 散瞳、热敷

    2.4 素高捷疗眼膏滴眼

    重症每2小时1次,轻症每日滴药3~4次。

    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病人自觉症状完全消退,裂隙灯查,球结膜充血消失,荧光素角膜染色阴性,后弹力膜皱褶消失,光切面角膜厚度正常。好转:病人自觉症状轻微,裂隙灯查球结膜不充血或轻微充血,荧光素角膜染色弱阳性,后弹力膜皱褶消失,光切面角膜厚度正常。
, 百拇医药
    治疗结果:痊愈20例,好转3例,另有2例失访。

    病例举例

    某男:34岁,工人,1984年4月5日初诊。

    患者于感冒发热后出现畏光、流泪、疼痛和异物感而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单疱角膜炎,经用西药0.1%疱疹净眼水点眼,聚肌胞1mg,球结膜下注射,素高捷疗眼膏点眼,治疗半月未见效,随来我院,经询问患者于2年前曾患过树枝状角膜炎。

    体征:口苦、口干,溲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眼科检查:视力右指数/30cm,睑痉挛,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中央有4×4mm边界不清混浊片,荧光素角膜染色阳性,后弹力层皱褶(+),房水细胞(++),瞳孔5mm(阿托品眼膏散瞳)。

    诊断:单疱角膜炎(右)(基质型)。
, http://www.100md.com
    治疗:中医认为此病在风轮黑睛,在五行属木,五脏属肝。根据本例体征,口苦、干、舌质红、脉弦数,证属肝火炽盛,上攻于目,法当清肝泻火,解毒明目,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初诊处方:龙胆草15g,板蓝根18g,黄芩15g,柴胡9g,生地15g,车前子9g,泽泻9g,木通9g,当归12g,丹参24g,薄荷9g,蝉衣9g,木贼草9g,皂刺12g,甘草6g。

    西药治疗:热敷,3~5%碘酒烧灼溃疡面,0.05%环胞苷眼水点眼日4次,散瞳,服上方3剂后,病情明显好转,病人自觉症状减轻。二诊舌淡红,苔变薄,脉略弦。眼科检查:球结膜充血消退,角膜点状染色,据见证和眼科检查需要更方以滋阴扶正,明目祛邪,方用杞菊地黄丸合拔云退翳丸加减。

    处方:杞果15g,菊花9g,熟地12g,丹皮9g,泽泻9g,生黄芪12g,当归12g,丹参15g,密蒙花9g,白疾藜15g,木贼草9g,薄荷6g,骨皮9g,贯众21g,甘草6g。
, http://www.100md.com
    服上方6剂后基本治愈,于是继续原方3剂而愈。

    体会

    西医认为,单疱角膜炎是由单疱病毒感染所致。常因热病而起,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之后。

    单疱角膜炎中医无此名称,但据其症状似与“聚星障”、“凝脂翳”等病相类似,当属中医“外障”范畴,其病因病机不外于风热外袭,或肝火上攻,或湿热熏蒸等而致肝经不利,外窍被蒙,其治疗当以不同证型分别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清热利湿等法,而不论何种治法,均必须考虑平肝解毒,因目为肝之外窍,而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因此,本病治疗除采用明目退翳药物外,平肝泻火解毒药物的选用至关重要。平肝圣药薄荷为我所首选,而贯穿于各证型之中。薄荷不仅能疏风热,清头目,而解肝郁,平肝泻火作用显著。而与白疾藜同用、效果尤佳,故屡用屡效。解毒药物当首推贯众,如与板蓝根同用,功力倍增。其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尤长于解毒,为本病治疗不可或缺之良药。方用皂刺,意在用其辛散温通,攻走血脉,而载药直达病所,且有预防溃疡形成或促使溃疡愈合之特点,惟其攻散之力较强。如属阴虚邪留患者则不宜使用,恐有“虚虚”之嫌,但可以生黄芪代之。虽功力稍逊,但不失上上之策。丹参之用,不仅可行肝之瘀血,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疾病痊愈,且可补血,恐一派平肝泻火解毒之剂伤及肝体,所谓“一味丹参散,攻同四物汤”即是。而本病后期阴虚邪留,为本虚标实之证,一味祛邪,必伤及正气,故丹参、当归、熟地同用,集行血、补血、和血于一方,补正祛邪,相得益彰,故收效颇著。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与磺胺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性感染的眼病日渐减少,而病毒性角膜炎,尤其是单疱角膜炎的治疗已变得突出起来。由于目前本病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故中药治疗本病就显示出其独特的地位。

    (收稿日期 1999-06-26 修回日期 1999-07-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