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29572
骶髂部疼痛的辨证论治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董晓俊 张 劲 指导 鲁周同

    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1226 骶髂关节既是一个承重关节,也是一微动关节。因其活动范围小,一旦遭受暴力,容易造成关节错缝,引起骶髂部疼痛(这种错缝难以被影像检查发现,而须临床仔细辨证才能确诊)。同时,骶髂关节的退化、炎症以及外感风寒湿邪的侵扰,也是骶髂部疼痛的重要原因。笔者将骶髂疼痛分为四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现讨论如下。

    1 风湿束表型

    多发于青壮年。腰骶部发凉,酸困胀痛,遇阴雨气候加剧,坐卧则痛不减,舌淡,苔白嫩,脉浮缓。

    外感风湿之邪,客阻腰骶部,故腰骶部发凉,酸困胀痛,遇阴雨气候加剧;舌淡,苔白嫩,脉浮缓为外感风湿之象。治宜祛风湿、补肝肾。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熟地、川芎、杜仲各12g,桂枝8g,细辛3g,牛膝15g,当归、赤芍、甘草各10g。水煎服,日2次。
, 百拇医药
    本型属腰部急性风湿性肌炎范围,由于症状波及到骶髂部,故骶髂部有压痛,患侧腰骶部肌肉紧张,4字试验为弱阳性。外治以解痉止痛为主,其措施如下:

    1.1 手法治疗:先在腰骶部以轻手法揉、滚3~5分钟后,让患者站立,术者按压患者手部曲池穴,得气后,嘱患者腰部前屈、后伸,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左右侧曲摇摆,至到腰部活动范围接近正常。

    1.2 药浴治疗:浴池里放入祛风散寒通络等中药包,全身浸泡在药水里,每次45分钟,日1次。此外, 尚可用西医的物理疗法。

    2 寒湿阻络型

    腰骶部冷痛,喜按喜温,活动不利,静卧痛不减,五更时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紧。

    寒湿之邪困阻筋脉,气机受阻,故腰骶部冷痛,喜温喜按,活动不利;五更时阴盛阳虚,寒湿之邪益甚,故腰部疼痛加剧;舌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之象。治宜温肾壮阳、祛湿通络。方用补肾通络汤: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威灵仙各10g,川断、牛膝、杜仲各12g,五加皮30g,木瓜15g,甘草8g。水煎服,日2次。
, 百拇医药
    本型属骶髂关节劳损、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范围。一般发病时间长,有慢性腰骶部 疼痛病史或有家族史、产后腰痛史。腰部活动范围轻度受限,骶髂关节明显隆起,有压痛。4字试验、骨盆分离试验、腰部背伸试验均为阳性。外治及西医治疗以消炎镇痛为主,配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措施如下:

    2.1 手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先以轻手法从背部到臀部揉、滚3~5分钟,将腰骶部背伸3~5次,在助手的对抗牵引配合下,术者有节奏的按压腰骶部5~7次。再令患者取仰卧位,在术者的引导下,行主动旋髋、蹬腿活动5~7次,双下肢进行4字试验活动各10次,最后嘱患者下床站立,做腰部前屈、后伸、旋腰、左右侧屈数次。

    2.2 熏蒸疗法:将配制好的熏洗药,用水浸泡并加食醋1斤,煎开后,用热气熏蒸腰骶部。操作时可在木板床上挖一直径为30cm的圆孔,腰骶部对准圆孔,将熏洗药盆放于孔下进行熏蒸。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日1次。

    2.3 液体疗法:用10%葡萄糖20ml,在骶髂关节疼痛部位进行液体注射。操作时以骶髂关节为中心,在其周围不同的点位、不同的深度进行液体注射。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 http://www.100md.com
    2.4 膏药外敷:选用南星止痛膏、麝香风湿膏、风湿一贴灵等,每日更换1次。

    3 湿热壅盛型

    腰骶部疼痛伴有热感,酸痛沉重,恶风,口渴,烦闷,遇热则痛剧,拒按,小便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外感湿热之邪,客阻腰骶部,筋脉受损,故腰骶部疼痛,遇热则痛剧;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味:黄柏、苍术、木瓜、川断、佛手各10g,川牛膝、女贞子各15g,薏苡仁、白术、五加皮各30g,炒杜仲12g。水煎服,日2次。

    本型属急性风湿性腰肌炎、腰骶部感染等范围。临床体征:骶髂部压痛,局部肤温增高、4字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象增高、血沉增快。骶髂关节穿刺,可有脓性分泌物。西医配合治疗以抗炎为主,其措施如下:

    3.1 抗炎治疗:选用抗菌素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地塞米松10mg,3天后停药。临床症状消失、化验结果正常1周后停用抗菌素。
, http://www.100md.com
    3.2 膏药外敷:在骶髂部外敷消炎膏、黄连膏等。

    3.3 手术治疗:关节穿刺有脓性分泌物者,可作骶髂关节切排引流,用庆大霉素纱布换药,每日1次。

    4 气滞血瘀型

    腰部有明显的外伤史,腰痛如针刺,转侧不利,活动受限,痛有定处,骶髂关节部有压痛,腰骶部周围肌肉明显紧张,腹胀,大便干,舌紫暗,有瘀斑,苔薄黄,脉弦紧或涩。

    外伤所致,气滞血瘀,阻于腰骶,筋脉不通,故腰痛,活动受限,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紧或涩,为气滞血瘀之象。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赤芍、花粉、炮甲、川芎各10g,桃仁、红花各8g,川断、杜仲各12g,制乳香、制没药各6g,炒大黄3g,木瓜15g,羌活9g,甘草6g。水煎服,日2次。

    本病属骶髂关节半脱位范围,也有人称之为骶髂关节错缝。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当患者在脊柱屈伸时转身,或突然滑倒单侧臀部着地,或负重行走单侧坠入坑地时,来自下肢的反冲力沿坐骨结节向上传导,上身的重力向下冲击,其剪力集中在骨关节上,迫使髂骨向上、向内,骶骨向下、向外旋转移位而引发本病。
, 百拇医药
    伤后出现腰痛,下蹲及跷二郎腿时腰骶部疼痛加剧,骶髂关节压痛,骨盆分离挤压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X光片多无异常。治宜整复骶髂关节,主要措施以手法为主:

    其一,患者俯卧床上,术者站于患侧,两手重叠按在髂骨后嵴上,作向下推的准备;助手站于健侧,两手重迭按在健侧的坐骨结节上,作向上推的准备,两人相对同时用力。然后术者改用两手交叉分别放在两侧髂后上棘处,用力向外,向下推按2次,以稳定错缝关节,手法完毕。轻者1次可愈,重者3次即可取效。术后局部外敷南星止痛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每日更换1次。

    其二,先在腰骶部及臀部症状明显处轻手法揉、滚5~7分钟,以松解腰骶部肌肉,术者将足跟顶住患者健侧的坐骨结节,双手握住患侧踝部,有节奏地用力向下牵拉;助手站于患侧,双手重叠按在髂后上棘上,向下推压,反复数次,即可结束。

    其三,取仰卧位,将患侧屈髋、屈膝,令助手固定患者骨盆,术者双手握住膝部,向上有节奏地拔伸牵拉,反复数次,即可结束。

    其四,取俯卧位,术者用一手托住患侧下肢,将其过度背伸,同时用另一手压住骶髂关节,向下推压,直到有“咯噔”的复位声,为手法成功。

    (收稿日期:1999-10-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