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29578
桂枝治疗汗证作用浅析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罗懿明 程志安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 510120)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1235 桂枝(Ramulus Cinnamomi)为樟树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含挥发油(桂皮醛和桂皮油)、鞣质、粘液质和树脂等。其中,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通过发汗而加速体热外散而起到解热作用,并有中枢性和末梢性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液流向体表,也有利于散热;桂皮油有镇静镇痛作用[1]

    有关桂枝的作用,《伤寒论》中论述颇多。就桂枝的功效而言,本属解表药,但由于仲景用药灵活变通,使桂枝的运用远远超过了解表的范围。有人对其用法进行了总结,作用可达11种之多[2,3]。概括起来和汗证有关的不外以下几方面:①与芍药等配伍以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②助麻黄辛温发汗;③伍(炙)甘草温(心)阳通脉。
, 百拇医药
    自汗、盗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因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失常所致。自汗多属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由肝火、湿热所致者,则属实证。就汗证的治疗原则而言,多以调和营卫、平衡阴阳为主。治自汗,以玉屏风散、桂枝汤、黄芪建中汤为主;治盗汗,则以当归六黄汤为主。除营卫不和外,用药应注意慎用或禁用桂枝。但闻氏认为,盗汗的原因除阴虚外,还有阳虚、营卫不和等,因此他主张治疗上用桂枝附子汤、黄芪建中汤等[4]

    笔者体会,桂枝在汗证的治疗中,确有其独到之处。桂枝治疗自汗证的作用机理在于调和营卫,这一作用正如仲景所言“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伤寒论》)。刘氏也认为,桂枝治疗自汗的奥妙在于“复发其汗”,排除营卫间的障碍,从而达到止汗的目的[5]。即便是盗汗的治疗,也不仅要滋阴降火,而要调节阴阳之间的平衡,使“阴平阳秘”,汗出自愈。
, 百拇医药
    现举病例2则,以说明桂枝治疗汗证作用的独到之处。

    例1:李某,男,31岁。因自汗1年而到本院就诊。患者自述1年前因“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时,肌注柴胡注射液后,全身大汗淋漓。此后“感冒”虽愈,但于每天清晨6~7时却感全身烦热(测体温正常),随后则全身大汗,每次持续时间约10分钟到2小时不等,以致衣衫尽湿。汗后精神不振,肢体乏力,少气懒言。一年来虽经多方治疗,但病情却无任何转机。诊见:形体消瘦,畏寒肢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纳呆,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而腻,脉细。经检查,排除肺结核、甲亢等疾病。曾服养阴敛汗或益气固表之品均无效,用温阳益气之剂后,汗出反而更多(其中有用黄芪建中汤,但已去除桂枝)。

    笔者通过辨证后认为:患者汗出于清晨阳气始盛之时,可见并非阳虚之自汗,而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之自汗。考虑到患者自汗日久、耗气伤阴(津),故以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佐以乌梅、五味子、党参等,以加强益气固表、酸甘化阴敛汗之力。1剂后汗出明显减少,6剂后转为晚上9~10时左右烦热汗出。此乃阴虚之象,即在上方的基础上去黄芪、防风等辛温之品,加麦冬以养阴,两剂后汗止,烦热除,病愈。随访数月,患者身体健康,未再复发。整个治疗过程始终以桂枝配伍芍药调和营卫。
, 百拇医药
    例2:陈某,男,28岁。因考试期间数夜未眠,考试后每晚盗汗,多梦,衣衫尽湿。曾予以六味地黄丸、生脉散等治疗均无效。

    笔者通过辨证,认为患者劳神伤心,久视伤血,且汗为心之液,故改用炙甘草汤去桂枝治疗。3剂后无明显好转。求教于吾师,师曰:“劳神伤心,久视伤血,炙甘草汤即可,关键在于有桂枝调和营卫,发汗与止汗兼施,则盗汗可愈”,予1剂炙甘草汤后,患者汗止病除,可谓立杆见影。

    参考文献

    1 王玉芝编著.仲景对药的临床应用.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0,19

    2 李燕.浅析《伤寒论》中桂枝的运用.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3,(3):8

    3 周虎.谈谈《伤寒论》对桂枝的应用.中医杂志,1982,23(11):57

    4 闻显.汗证辨治概述.中医杂志,1986,27(4):64

    5 刘少轩.对桂枝治自汗的点滴体会.福建中医药,1964,9(5):35

    (收稿日期:1999-07-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