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30797
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12期
     作者:马小平

    单位: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症;针灸疗法;夹脊穴;辨证论治

    新中医991210 笔者针刺夹脊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57例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3周~3个月。后遗神经疼痛患者以老年、体弱及多病者为常见,疼痛部位以胸背部居多,其次为腰腹部,头颞及外耳部也常有所见。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取穴 取疼痛相应节段的夹脊穴。辨证取穴为:气滞血瘀取支沟 、阳陵泉、合谷、三阴交;阴虚不足取劳宫、太溪、复溜;湿热郁滞取曲池、阴陵泉、三阴交等。

    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先确定胸背部相应的夹脊穴,一般取疼痛侧,常规消毒后,持针沿脊柱缘斜刺数根毫针,针刺深度为1~1.5寸,捻转得气后接脉冲电流,以连续波持续刺激该穴,同时以1.5寸毫针针刺相应四肢部的配穴,行提插捻转强刺激后留针,每次每穴留针50~6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4个疗程统计治疗结果。治疗期间嘱患者忌辛辣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愉快的心情。

    3 治疗结果

    本组57例中,痊愈(经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者)51例,有效(疼痛基本缓解,但仍时有隐痛发作者)6例。总有效率100%。

    4 病案举例

    贲某,男,72岁,农民,1995年7月14日诊。患者于2月前在左胸、胁及左肩胛下出现簇集性绿豆大小样疱疹,排列呈不规则带状分布,经本院皮肤科用干扰素、聚肌胞等药物治疗后,局部皮疹结痂消退,但原发皮疹部位疼痛一直未能消失,呈持续刺痛伴阵发性加剧,夜间为甚,遂转我科针刺治疗。诊见: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辨为阴虚血滞,按本法治疗,共治疗16次疼痛消失。

    5 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其病毒往往长期潜伏于机体神经细胞中,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则病毒复制活跃而发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常造成神经细胞的水肿变性坏死。因此,虽然带状疱疹的皮肤损伤已愈,而神经损伤却持续较长时间,尤其是老年及体弱患者,后遗神经痛的现象更为常见。

    针刺具有镇痛和调整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同时针刺还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康复,提高人体内源性吗啡肽的形成,促进机体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内分泌机能,从而引起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尤其对老年人机体调整有一定作用。本组病例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患者,针刺后患者不仅疼痛缓解,且患者体质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针刺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镇痛与提高免疫机能等多种作用。

    (收稿日期:1999-06-0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