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31199
茵陈粗多肽的提取分离及小鼠肝保护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12期
     作者:胡一桥 谭仁祥 褚明艳 欧文星

    单位:(胡一桥 谭仁祥)南京大学生物系(210039);(褚明艳 欧文星)中国药科大学

    关键词:茵陈蒿;多肽;肝保护作用

    中草药991204 摘 要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mb. 的地上部分。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的目的为:提取及初步分离茵陈中的水溶性多肽,并对其部分肝脏生理活性进行研究。文中测定了小鼠注射茵陈多肽后对药物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参与鼠巨噬细胞对刚果红的吞噬作用。结果表明:茵陈多肽在小鼠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并可以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茵陈为菊科植物菌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mb.的地上部分。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等多种药理作用[1]。近年来对茵陈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很多,茵陈的一些新的药理作用也不断被证实, 如具有促进白细胞分裂,增加白细胞数目,提高T细胞的免疫活性,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和诱生干扰素等作用,还具有抗肿瘤以及降压作用[2~4]。但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脂溶性小分子方面。仅1985年日本 Kitasato 研究所报道茵陈蒿多肽有干扰素诱导功能[5]。因此,本文对茵陈的水溶性多肽进行了初步分离、提取,并对其肝保护作用,以及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

    1.1 动物:小鼠(昆明种)。

    1.2 药品:丙酮酸标准液、SGPT底物溶液、2,4-二硝基苯肼由铁医生化教研室提供。肝素由山东枣庄生化厂提供。Sephadex G-50、G-75、DEAE-Sephacel 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其余试剂为市售分析纯。

    1.3 仪器:H66005超声机(无锡超声电子设备厂);冷冻高速离心机(Sigma公司);稳流稳压电泳仪(江苏省丹阳市无线电一厂);7550UV-VIS 紫外分光光度仪(上海分析仪器厂)。

    2 方法

    2.1 茵陈粗多肽的提取与分离:

    提取:取新鲜茵陈(采自江苏句容,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鉴定)地上部分;4 ℃条件下用水浸泡提取12 h,去渣取汁。15 ℃ 4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出沉淀,留取上清液。将上述上清液用硫酸铵沉淀,静置5 h,3 000 r/min离心15 min,去上清液,取沉淀,室温减压干燥,称重。
, 百拇医药
    分离:离子交换树脂脱色:称取DEAE-Sephacel 若干克,先用蒸馏水浸泡,待充分膨胀后进行酸碱处理,用系列浓度Na+的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样品。将上述粗品用 pH 4.5的缓冲液溶解,用截留分子量3 000的中空纤维超滤,截去分子量小于3 000的小分子,所得的浓缩液冷冻干燥得到多肽粗品。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陈多肽分子量[6]:色谱柱:BIO-RAD凝胶柱(300 mm × 7.8 mm), 流动相:0.05 mol/L NaH2PO4,0.5 mol/L Na2HPO4,15 mol/L NaCl,0.1 mol/L pH 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 μL;柱温:室温。取标准品(BIO-RAD公司随柱标准品)进样,确定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分子量的对数值对保留时间作图,得到标准曲线。样品进样,由保留时间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分子量。结果表明:主要为两个色带,其分子量为:6 000,9 000。
, http://www.100md.com
    2.3 小鼠肝保护作用[7,8]:取18~22 g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茵陈多肽组(4 mg/mL),茵陈蒿汤组[9](茵陈醇提取物6 mg/mL,栀子醇提取物3 mg/mL,大黄醇提取物2 mg/mL),正常对照组。第一天上午,下午;次日上午除正常组外,各组给药1次(10 mg/kg体重,im),末次给药后0.5 h,各鼠均 ip 扑热息痛200 mg/kg,24 h后取血清,根据标准曲线测定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同时剖取肝脏作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

    2.4 小鼠刚果红吞噬作用[10]:小鼠3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3组,分别 im 生理盐水组,茵陈多肽组(4 mg/mL),茵陈蒿汤组[9](茵陈醇提取物6 mg/mL,栀子醇提取物3 mg/mL,大黄醇提取物2 mg/mL)。连续给药5 d(10 mg/kg体重),每天1次。于末次给药后1 h分别用经肝素处理过的毛细管从眼后静脉丛取血50 μL,立即放入5 mL蒸馏水中,使之完全溶血,作为对照管。随即从尾静脉定量注入10 mg/mL刚果红生理盐水溶液10 mL/kg体重。注射后2 min,同法取血50 μL,放入5 mL蒸馏水中溶血,作为试验管,在510 nm波长下比色。
, 百拇医药
    3 结果

    3.1 小鼠肝保护作用:茵陈多肽对小鼠肝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作用,以及用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的统计结果见表1(采用SigmaPlot统计软件)。

    茵陈多肽与茵陈蒿汤两组进行t-test统计,结果表明P<0.05,说明茵陈多肽的保肝作用优于茵陈蒿汤组。

    小鼠肝脏切片结果表明:正常组包膜完整,无渗出,肝细胞排列整齐,无明显瘀血及变性坏死现象。生理盐水组有大量肝细胞浆疏松化,范围超过肝小叶范围的1/2,肝脏瘀血明显。茵陈多肽组包膜完整,无渗出,肝细胞弥漫性胞浆疏松化广泛,个别细胞气球样变,无明显瘀血、坏死现象。茵陈蒿汤组:包膜完整,无渗出,肝细胞浆疏松广泛,个别细胞出现脂肪性变,无明显瘀血、坏死现象。

    表1 茵陈多肽对小鼠肝血清谷氨酸转

, http://www.100md.com     氨酶(SGPT)的作用(x±s) 组 别

    鼠数

    剂量

    (mg/kg)

    SGPT

    (U/mL)

    P值

    F值

    正常组

    10

    10

    61.12±16.11

    生理盐水
, http://www.100md.com
    10

    10

    128.50±47.33

    茵陈多肽

    10

    10

    42.56±13.56

    <0.001

    18

    茵陈蒿汤

    10

    10

    58.19±18.82
, 百拇医药
    <0.001

    18

    3.2 小鼠刚果红吞噬作用:各组小鼠定量注射刚果红后,30 s时每毫升血中刚果红浓度,以及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统计结果见表2(采用SigmaPlot统计软件)。表2 茵陈多肽对小鼠刚果红吞噬作用(±s) 组 别

    鼠数

    剂量

    (mg/kg)

    刚果红水平

    (μg/mL)

    P值
, 百拇医药
    F值

    生理盐水

    10

    10

    7.04±1.27

    茵陈多肽

    10

    10

    3.73±1.95

    <0.001

    18

    茵陈蒿汤

    10
, 百拇医药
    10

    4.00±1.37

    <0.001

    18

    茵陈多肽与茵陈蒿汤两组间进行t-test统计,结果表明P>0.05,说明茵陈多肽与茵陈蒿汤两组间,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扑热息痛致小鼠肝损伤的中毒剂量和观察指标较明确,且其代谢途径又与四氯化碳、乙硫氨酸、D-半乳糖等有所不同,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和筛选抗肝炎药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保护实验统计学分析表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茵陈多肽组和茵陈蒿汤组均有显著的抗药物肝损伤作用(P<0.001),而且茵陈多肽比茵陈蒿汤具有更强的抗肝损伤作用(P<0.001)。以往的文献报道抗肝损伤的主要成分为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氯原酸等[11,但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茵陈中的大分子同样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甚至更强。
, 百拇医药
    吞噬作用是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它在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殊性异性免疫反应中,在第Ⅳ类变态反应的炎症过程中,以及在肿瘤免疫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实验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茵陈多肽,茵陈蒿汤都可以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茵陈多肽与茵陈蒿汤的作用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484

    2 褚明艳,等.中草药,1998 29:516

    3 洪振丰,等.福建中医药,1991,22(2):50

    4 Wu T S,et al. Phytochemistry, 1998,47(8):1645
, 百拇医药
    5 Kitasato Institute, Jpn. Kokai Tokkyo Koho JP 82 18,622

    6 师治贤,等.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62

    7 徐秀兰,等.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4

    8 陈重阳,等.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8,4(2):124

    9 赵新先.中药注射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65

    10 严宣左,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1):40

    11 胡润生,等.药学学报,1965,12(5):289

    收稿日期:1999-07-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