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2924
鼻窦霉菌感染1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蔡宪玉

    单位: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达川 635000

    关键词:鼻窦;霉菌感染;临床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991228 【摘要】 报道19例鼻窦霉菌感染,其临床特点为:好发于30~45岁的青壮年,病程经过缓慢。CT表现窦腔密度高低不均,骨壁完整无损。术中见窦腔内有褐色泥土样块状物为其特点。清除物病检可找到霉菌丝。治疗关键在于尽早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保持窦口通畅,并行抗霉菌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5.4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鼻窦霉菌感染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现将本院近年来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鼻窦霉菌感染19例分析总结如下,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9例,男性11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最小24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39岁。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感染。其中单个上颌窦霉菌感染者最多占89.5%(17/19),上颌窦合并筛窦同时感染者占10%(2/19),未发现额窦及蝶窦感染。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以回吸酱色脓血性鼻涕者最多见,占84.2%(16/19),常以晨起时量多。这与同济医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报告[2]10例中有涕血者8例;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报告[3]的6例中有涕血者5例基本一致。有鼻阻、额部及眼眶胀痛等鼻窦炎的一般症状。鼻窦CT均可见鼻腔内密度高低不均,常在低密度昏暗的窦腔内出现点片状高密度影(金属离子的和钙盐结合的结果)[4],CT质为16~73。鼻腔检查常表现为中鼻道、中鼻甲等处粘膜充血水肿及息肉样变,中鼻道及鼻底有暗红色脓血性分泌物。术中见窦腔内有大量灰褐色或黑褐色泥土样团块状物为其特点,并可见粘稠状黑褐色脓液及暗红色陈旧性凝血块,窦腔粘膜常充血水肿及息肉样变[5]
, 百拇医药
    1.3 诊断:本组首诊时确诊仅有31%(6/19),误诊率为68.2%(13/19)。误诊病种为鼻窦慢性普通性炎症5例,鼻咽癌3例,鼻窦肿瘤5例。误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活检查到霉菌证实。

    1.4 治疗:治疗以手术彻底消除窦腔内病变组织为原则,常用3%的双氧水反复清洗术腔,并保持窦口引流通畅。术后清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和霉菌培养。口服酮康唑或氟康唑,术后5天抽除窦腔内填塞物后,用自制30%大蒜液行鼻腔超声雾化吸入及15%大蒜液术腔冲洗,每日一次,连续冲洗7次。

    2 结果

    治愈率94%(18/19),仅1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少许酱色血涕持续存在,术腔冲洗治疗无效。半年再次手术发现上颌窦口及内上壁处仍有少许黑褐色泥土样物,彻底清除持续上述方法治疗后全愈,全部病例观察半年至3年无复发。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1)本组中,该病多局限于一个窦腔,以上颌窦感染最多见[2]为100%(19/19),其中伴筛窦感染者约占10%(2/19),未发现额窦及蝶窦感染。此点与鼻窦普通炎症的发病规律一致。(2)发病年龄偏大,平均年龄39岁。加之症状出现回吸涕血或暗红色酱色血涕时,易误诊为鼻咽癌,本组误诊3例,占16%。(3)鼻窦CT表现窦腔昏暗、密度高低不均的团块状形。易误诊为鼻窦肿瘤,本组误诊5例,约占21%。(4)长期脓血涕,在无条件CT检查情况下,仅行鼻窦平片极易误诊为鼻窦慢性普通性炎症,本组有5例均在门诊反复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及抗菌素治疗无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霉菌感染,加用氟康唑,局部用自制大蒜液雾化及冲洗治疗痊愈。(5)在治疗方面,以手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保持窦口引流通畅为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5]。从本组1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病情复发的原因来看,主要是手术清除病变组织不彻底,虽然仅少许病变组织残留在上颌窦内上壁及窦口处,但足以造成窦口引流不畅、影响窦腔的空气交换,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而使之长期不愈或复发。
, 百拇医药
    总之,在抗菌素广泛应用、且有滥用趋势的今天,霉菌不再罕见。其临床特点为:①该病好发于30~45岁的青壮年,健康状况良好。②病程经过缓慢。③CT表现窦腔密度高低不均或出现骨质增生及硬化,此点与肿瘤不同[4]。术中见窦腔内有灰褐色泥土样块状物及少许凝血坏死组织,这是与鼻咽癌及上颌窦肿瘤的鉴别要点。④清除物病检可找到霉菌丝,真菌培养阳性率不高。⑤手术应彻底清除病灶,保持窦口通畅,以加速病变痊愈防止术后复发。⑥对可疑患者应试行抗霉菌治疗,并尽早手术。

    参考文献

    [1]安淑英,赵绰然,刘刚,等.鼻内窥诊治鼻真菌病[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29(2):120

    [2]汪吉宝,黄选兆,毕胜斌,等.鼻腔鼻窦真菌病[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7,22(4):224~225

    [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病理科.鼻窦霉菌病[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78,13:46

    [4]刘湘燕.鼻窦炎性疾病的CT分析[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8,22(2):82~86

    [5]王大昌,赵恭华,王跃.鼻窦曲菌病的内窥镜手术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30(3):169~170

    (收稿:1999—05—18 修回:1999—09—12), 百拇医药